安邦保險集團官方網站14日凌晨發布消息稱,該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先生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已授權集團相關高管代為履行職務,集團經營狀況一切正常。此前中國《財經》雜志曾有報道說,吳小暉已于上星期五在北京被警方帶走,警方未對這一消息予以證實。
吳小暉不能履職的消息廣受關注,外媒的大量報道同時提到另一名大陸金融富豪協助調查,以及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落馬等事件。
吳小暉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目前尚不清楚。中國官方公布這類信息通常非常謹慎,不確鑿的事情決不提前說,以對社會和當事人負責。當事方也不愿意成為焦點,因此能少說就少說。了解中國發生的敏感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具體人的敏感事情,恐怕要耐心些。
西方媒體經常搞各種猜測性報道,不太正規、甚至不可靠的信息源也被加以引用,當事方和社會對這類報道的承受力都比較強。但中國社會沒有這樣放開猜測議論的傳統,一旦那樣做,很多后果會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所以說,當中國一個人有可能“出事”卻只有簡短消息時,不一定就意味著這件事有著“特殊神秘”。
吳小暉不能履職的消息出來后,西方媒體習慣性地集體朝著政治方向解讀,把它與十九大往一起扯。不能不說那些媒體陷入了一個誤區。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導社會的從來不是資本,再大的公司也不具有影響和決定國家政治方向及社會生活性質的能力。西方的大公司真能深刻影響國家運行的規則和一些關鍵決定,所以它們那里叫資本主義。對于中西這一本質區別,一些西方人常常忘記了,因此以為一個中國大公司的人事變故會產生對國家政治進程的沖擊力。
中國哪有那么多“政治”,如果按照西方媒體這幾年的說法,中國全社會就光“搞政治”了,啥事都別干了。西方有些國家倒真像是這樣,而中國不是。中共黨內的政治團結是壓倒性的,十八大以來直至六中全會,“習核心”在中共穩步而自然地形成,十九大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境外所編的各種政治故事純屬臆想,編造者明顯居心不良。
中國正在加強反腐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很多圈子里都有人出了問題,或者參與協助調查。現在無論從政的還是經商的,都越來越注意依法依規做事了,這說明反腐敗確實針對了那些非法的現象,而不是“搞政治”的表面掩飾。否則的話,全社會都去找政治庇護者得了,還與法規對照什么。
不管吳小暉不能履職是什么性質的,這件事的實際沖擊都不會像西方媒體想象的那么大。那些媒體高估了一名中國企業家一旦“出事”的牽動力,中國社會并不是緊緊圍著他們運轉的,這點一定要搞懂。▲
環球時報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