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丕旻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大規模展開,在眾多基礎設施中,橋梁工程是至為重要的一種。橋梁工程建設項目為露天施工、立體交叉作業、各種工序間交接頻繁,且設計和施工條件受自然地質影響較大,隱蔽工程較多。因此,橋梁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是整個橋梁工程建設項目的關鍵環節,不僅關系著投入使用時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而且關系到施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文針對橋梁建設工程的實際問題,分析了影響橋梁建設質量的5M1E因素,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并建立起基于PDCA循環的橋梁施工質量動態管理機制。
一、PDCA循環方法原理
PDCA循環方法是建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和進行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原理如圖1所示,每一循環都是圍繞預期的目標,進行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置(Action),隨著對存在問題的不斷解決和改善,在一次一次的滾動循環中項目質量不斷上升。每一循環的四大職能活動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構成了質量管理的系統過程。
PDCA循環方法實施步驟為:①確定質量管理目標,研究并分析施工標準并調查施工環境,制定實現質量目標的具體施工方案,找出關鍵工序和比較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②分析關鍵工序中的難點和影響質量管理的各種因素;③分析找出各類因素中的關鍵因素;④針對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制定具體的處理方案和切實可行的施工應對措施;⑤按照既定計劃執行實施;⑥根據工程計劃的要求,檢查實際的執行效果,檢驗是否真正達到了預期目標;⑦根據檢查結果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并在以后的施工措施之中,提升效率,防止再次出現類似問題;⑧提出該次循環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并將其轉入下次循環中解決。
二、PDCA循環法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
1.橋梁工程項目質量計劃編制(P階段)。P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制定目標,分析問題,確定行動方案的具體實施措施的階段。對于橋梁工程建設P階段就是在項目開展前將工程中的技術難點和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盡可能詳盡的羅列出來,然后就這些問題會同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等共同制定出實際的解決方案。結合橋梁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運用5M1E分析方法,從人(Man/Manpower)、機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測量(Measurement)和環境(Environment)六個方面進行重點分析,做好橋梁開工前的準備工作:①人的質量管理。首先,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使全體參與人員樹立牢固的質量保障意識。明確各級管理和施工人員在質量管理中的職責,并加強質量管理的宣傳和教育工作,使得每位建設人員都能夠自覺遵守質量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質量管理意識,形成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其次,應當嚴格審查工程中所有單位的勞務資質,看其是否滿足工程的施工需求,確保全員持證上崗。例如:項目監理工程師應當具備相應專業的注冊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項目經理必須取得本專業的國家一級建造師執業和注冊資格證書;其他專業技術人員需持有相應專業的崗位執業資格證書,如造價員、專職安全員、材料員等,且具有相應的施工經驗。再其次,通過定期開展技術交底會議和工程質量管理研討會,提高技術人員的施工水平。例如:橋梁建設工程中總承包單位比較重視的分包單位的人員素質問題,由于分包單位往往由農民工組成,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質量管理意識較差,施工中更加容易出現偷工減料和隨意施工的現象,缺乏相應的質量管理意識。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的技術交底和研討會議,將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難點和事項以及質量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交底和培訓,將質量管理的觀念深入各級施工人員心中,最終樹立起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
②機械設備的質量管理。機械設備的先進程度、質量優劣和穩定性能直接影響著橋梁建設施工的質量,但工程中的最優設備并不一定是技術最先進、功率和型號最大的設備,需要根據橋梁施工環境、工程結構特點、技術方案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同時,需要合理規劃各種施工機械的進場和工序銜接,并根據施工合同和現場具體條件靈活增減施工機械數量或功率,并注意做好機械設備的養護工作。盡量采用新的施工機具開展施工,若使用舊機具需檢驗設備的歷史使用和維修臺賬及相關的檢修合格證。
③材料的質量管理。要按規定的渠道和流程進行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采購,然后按照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來進行材料的質量檢測實驗,確保符合國家現行的橋梁工程規范和標準。比如,檢驗水泥的安定性、凝結時間、細度和膠砂強度,鋼筋和鋼板的強度、伸長率和焊接強度以及橋面所用瀝青的針入度、延度和軟化點等。要建立健全材料的管理制度,保證材料在采購、運輸、儲備和使用的過程中不受污染和損壞。
④施工方法的質量管理。施工工序是施工方法的重要方面,工序質量是構成工程質量的最基本部分。因此,需對實測的工序質量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和驗證,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方向和原因以確保后續施工質量。應當明確各個工序的合格標準和質量目標,然后針對其中的關鍵工序進行重點監控,比如鋼架拱橋的卸載拆除工序,斜拉橋掛籃施工的中間合龍段工序和橋梁水下灌注樁基礎的施工工序等,都是典型的橋梁施工重點和難點工序。需要在關鍵部位、薄弱部位和采用新工藝施工部位建立完善的質量監控點。
⑤測量的質量管理。施工測量是保證施工精度和質量的重要一環,因此測量的質量管理對于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包括平面控制網的建立,橋梁上部結構的位置、高程和方向的精確定位和橋墩基礎施工的尺寸控制等,需要測量技術人員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進行平面布設、施工定位和尺寸監測,保證橋梁各構件的精確安裝和高質量施工。
⑥工程環境的質量管理,主要包括工程技術環境(地質、水文和氣象條件)、工程管理環境(質量保證系統、管理制度和措施等軟件環境)和工程勞動環境(勞動工具和組合、施工工作面等具體工作條件)三個方面。由于橋梁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其環境具有多變性,隨著不同施工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同時橋梁內部也具有局部的質量環境,比如上道工序造就了下道工序的施工環境,分項、分部工程造就了后續分項和分部工程的質量環境。因此,必須在施工中對環境因素進行動態監測和控制,做好工程環境的質量管理。
2.橋梁工程項目質量控制(D階段)。橋梁工程具有許多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點,是道路路線遇到江河湖泊、山谷深溝以及其他鐵路或公路等障礙而建造的人工構造物。施工工序復雜,且隱蔽工程較多,對于橋梁工程的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關鍵在于施工人員的自我控制,比如采用綜合方法(目測法、儀器檢測法和實驗檢測法等)對施工過程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各工序是否按章操作、隱蔽工程的驗收結果和重要分項工程的復檢等。同時,檢查過程中要敢于發現質量問題,并及時采取相關補救措施。發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隱瞞問題導致發生更大的質量事故。
3.橋梁工程項目檢驗(C階段)。橋梁工程的質量管理水平,最終需要通過工程的質量檢測為依據,應當充分發揮檢測的保障、預防和報告的職能。當分部和分項工程完成后,應當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開展四方驗收(建設方、監理方、設計方和施工方),重點檢驗各項工程是否和設計圖紙清單相符,是否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進行施工且施工質量是否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各項試驗結果是否達到施工的質量要求和對施工過程的工程數據進行如實記錄并及時歸檔等。但目前仍有較多項目部質量檢驗工作基礎十分薄弱,不能起到檢驗監督的作用,因此項目檢驗工作整體需要進一步提高。
4.總結調整(A階段)。A階段既是上循環的最末階段,也是下一階段的起始段,主要作用為反思總結上循環的經驗和教訓,并將其應用于下階段的施工,以提升后續的工程施工質量。需要將檢驗結果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將其中改進的施工工藝和管理方法總結成文件以推廣應用,對于上一循環遺留的問題可再次進行PDCA循環,不斷研究改善,以最終達到預期質量管理目標。
三、 結論
PDCA循環管理法,作為一種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的質量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且在其他行業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橋梁工程自身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現場的質量管理多以管理人員的經驗為主,因此對于將PDCA循環法應用于橋梁工程的實際管理仍有一定差距。可嘗試將PDCA循環法進一步應用于橋梁工程質量管理的不同層次,比如在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中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應用,通過不斷地循環總結實施,項目整體的質量管理必將上升一個臺階。
(作者單位:南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