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娥
摘要:在新形勢下,三公經費的公開變得更有必要,它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順暢和透明化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內涵機制。本文主要希望明確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曬三公經費”行為的現實意義,為三公經費公開對未來財務工作推進提出新要求,并基于數據對接、費用預算分解、精細化管理等方面為行政事業單位構建了面向社會外界公開的三公經費公開內控實施制度,希望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三公經費;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求;建議
所謂三公經費就是指因公出入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以及公務接待費。2011年,我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全國95個中央部門公開自己的三公經費,并允許社會公眾對各部門三公經費信息進行相應分析和點評。這也間接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曬三公經費的現實意義
在傳統中,我國三公經費是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的,所以中央部門及政府才出臺政策,面向社會提出要曬三公經費的相關提議,希望基于此為社會監督機制建立全新起點,遏制并整治我國一直以來都存在的“四風”不正,嚴重腐敗等等問題。而曬三公費用正是希望以小見大,基于法律法規政策來限制一直都存在的不合理三公費用支出,降低始終都居高不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行政管理成本。這也是希望體現我國政府加快推進預算公開的現實工作決心,并體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有的改革發展趨勢與財政透明化發展方向,以利于進一步推行財務公開機制,直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有效使用率,為黨風廉政建設添磚加瓦。所以說,曬三公經費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的財務管理工作開展具有極大現實意義。
二、三公經費公開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形勢下,我國三公經費公開政策釋出也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若干新要求,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兩點。
(一)實施系統布置與數據對接過程
考慮到政府行政事業單位三公費用公開屬于一項漫長的系統性工程,所以其所公開的所有信息也要經過政府全面審計,并接受社會的全面監督,其具體的三公經費也要根據部門決算相關經濟科目數據統計并編撰出來,以部門決算中的財務數據為基礎來進行計算,最后圍繞數據來構建一套完整實用的單位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實現對三公經費、財務數據以及部門決算三者之間的無縫對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在數據信息公開過程中能夠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再一方面,為了實現財務數據與部門決算之間的有效對接,還要基于三公經費會計核算過程來彰顯行政單位會計準則相關規章制度技術屬性,進一步反應部門預算執行狀況。具體來講,要按照企業部門決算經濟科目,包括三公費用在內的15類分支費用來設計三級明細科目,確保實現對單位行政管理財務數據與部門決算之間的有效無縫對接。
(二)構建實施長效數據并把控全局
上文所述的部門決算與財務核算都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事后環節,決定它們的前提條件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財務預算。所以,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初期部門預算的相關分解工作,爭取做到從全局上把控“三公”經費規模,確保每一單位都要嚴格執行單位預算,并做到將三公經費支出控制在預算計劃范圍之內。另外,行政事業單位也要立足于長遠發展基礎,構建三公經費信息共公開的長效發展機制,解決當前單位在三公費用方面不夠公開透明的傳統桎梏,為事業單位未來的行政管理機制優化奠定永久性有利基礎。
考慮到行政事業單位的一般產品與服務支出均有會計部門財政核定,并且其三公經費總額可能會在公開透明后有所限制,所以三公專項經費使用也決定了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的總體規模。單位應該從全局角度出發,嚴格控制并核定專項經費,圍繞專項經費來合理規劃計算三公經費[1]。
三、公開透明現狀下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的財務管理對策
在公開透明現狀下,行政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財務管理也要做出改變,與時俱進,下文主要從三公經費的每一項來簡要分析它其未來在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對策。
(一)對公務接待費用的管理對策
公務接待費用是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花銷最大的費用之一,它代表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以及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工作交流成本支出。但是若要迎合三公費用未來管理對策發展,在實際中就要做出以下兩點改變:第一,要仔細分清費用類別。以會議費用為例,它很容易與公務接待費用相互功能混淆,但實際上二者存在明顯區別。例如因為會議發生所產生的相關費用就包括了場地費用、工作餐費用、場地布置費用以及住宿費用等等。而會議管理費用則要根據相關報銷手續來履行經濟責任,確保會議費能夠在最后轉化為公務接待費用并被行政事業單位所良好消化。
再一方面,應該嚴格控制消費場所及場所標準,如果是公務出差,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出差人數來進行總金額預算,最后交由審核部按照最終核定人數來支付相應公費金額。
(二)對因公處境費用的管理對策
伴隨新形勢下新政策的提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也應該做到盡量壓縮和控制單位出境人員的經費,考慮到處境后像城市交通費、翻譯費、國際機票費用等等存在較大彈性,所以應該建議城市間交通費用與翻譯費用由受益單位來承擔,這樣能夠有效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及三公費用支出壓力。基于此問題也應該與受益單位做好相關協商工作,以免引起各種利益爭執。
(三)對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的管理對策
據統計,我國中央部門在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用方面已經占到三公費用總額的62.18%,其比例已經占到三公費用之首,引起了來自于社會各界的爭議聲音。為此,建議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基于三公經費公開背景下來公開公車平均運行費用,甚至能夠公布具體的公開車輛運行里程數和油耗等細節內容。同時,也應該為事業行政單位車輛牌號建立相應臺賬,并監督對公車車輛實際用車狀況,真正做到“一車一賬”,以此來優化公車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并做到定期統計、定期公布。
四、總結
三公經費公開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而言是全局性工程,它涉及到各項預算、財務審核、協議簽署以及發票流轉等多個環節。為此,我國必須基于三公費用公開來為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健康有效的經費公開工作體系,以此來確保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堅決杜絕三公腐敗問題的再次出現。
參考文獻:
[1]李占樂.中國政府“三公”經費公開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云南社會科學,2012(2):105-109.
(作者單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處邯鄲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