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妍
摘要:本文通過財務部門的角度分析公立醫院現階段可能出現的腐敗情況,并對這些可能出現的腐敗情況的預防措施進行了列舉,從而闡述了財務部門在公立醫院反腐中的關鍵作用。
關鍵詞:公立醫院;財務部門;反腐
中圖分類號:R197;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自從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頒布以來,反腐倡廉又一次呈現出高壓態勢。2014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反貪部門共連偵查醫療衛生領域貪污賄賂案件108件,涉案人員共123人,其中院長16人、副院長6人,個別地市甚至出現絕大部分二甲以上公立醫院都有相關人員被查出的“塌方式”腐敗。財務部門作為重要職能崗位,與人事部門共同擔當起公立醫院“左右手”的角色,對防止公立醫院腐敗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公立醫院可能出現的腐敗情況
1.財務部門自身可能出現腐敗
財務部門掌握著整個公立醫院財務資金動態以及方向,如果會計從業人員自身要求及素質不夠,那么經常與金錢打交道的財務部門相對于其他部門而言更容易出現自身內部腐敗的情況,特別是財務人員要提防職務犯罪的發生。一般的會計職務犯罪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利用財務制度及人員漏洞侵占公款:湘潭市某醫院財務人員在擔任財務科收支會計期間,多次利用該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的不規范,使用本人或者他人的信用卡憑條,向出納重復提取現金再占為己有,或代替出納員直接到收費員處收取現金,將公款占為己有,時候通過修改會計賬進行平賬,利用該職務便利,貪污公款數額巨大。還有一種是通過制作虛假賬目和開設假賬戶的方式騙取公款:銅陵市某醫院財務科職員在擔任工資核算工作時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在每月制作工資發放表過程中虛列非本單位職工和本單位離職職工的姓名、銀行賬號、工資數額以及虛增自己的銀行賬號和工資數額等方式來騙取單位資金并非法占有,十余年來共騙取公款達748萬余元。
2.醫院其他科室費用使用存在腐敗
目前公立醫院的很多費用沒有一個明確的數額,大多數的經費報銷都是“見票即報”“見字即報”,也就是只要有合規的正規發票,有了相關院領導的簽字,都可以報銷。很多持有配套科研經費的醫生由于持有的配套經費在科研發面的花費不多,導致相關經費沒有辦法全部提現,這就給某些人有了可趁之機,將自己私人購物的發票內容替換成比較概念模糊的發票項目,抬頭開成單位,或者直接使用手撕發票,上到大額物資的零星購物,小到市內交通都能夠通過科研經費或者醫院報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積累的金額對單位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三公消費是指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產生的費用,特別是隨著三公經費的公開,公立醫院的車輛使用費、差旅費及招待餐費等也成了腐敗的重點治理對象。公務接待方面,由于多數醫院的公務接待沒有固定的接待標準,也沒有固定的接待對象,很容易出現私客公待、奢侈宴請的情況;更有甚者會將送禮協調等高消費的娛樂活動以及領導的個人開支等見不得光的費用全部加在公務餐費上進行報銷,導致了虛報、多報的作假。公務差旅費方面,存在巧立名目違規公款出國(境)旅游、借開會之名轉道旅游景點游玩、借公務出差之名轉道旅游景點參觀,違背了公務差旅費使用的初衷。公務用車方面,超標準編制配備使用公務車輛、公車私用來購物及接送等、加油維修存在漏洞,由于很多公立醫院對公務用車的加油和維修沒有具體約定,這就導致了公務用車會有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為公務用車增加高檔配置或者豪華內飾、從別的渠道獲得車輛維修的發票以多種修車理由報銷高額修理費用,最據為己有。
二、公立醫院財務部門控制腐敗風險手段
面對內部和外部的雙重腐敗風險,作為管控資金流向的財務部門應當采取相應的的行為來控制這些風險的發生,即內部提高財務部門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外部則通過一系列干預手段來加強對費用報銷的控制。
1.加強財務部門內部控制
從財務部門自身角度而言,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許多違法的財務人員在第一次得手之后沒有被發現,巨大的利益趨勢其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違法行為,很多沒有發現的會計違法行為在沒有及時糾正的情況下很容易演變成會計犯罪,沒有發現不代表沒有發生,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建立健全的規范標準來預防內部腐敗的出現。
2.利用預算與監管雙重手段鏡進行外部風險控制
財務部門通過建立內部預算指標的控制能夠很好地控制各項費用的支出,通過對每個部門制定內部預算計劃,每一筆支出都由相關的經費歸口科室進行掌控;對于科教項目可以通過經費本進行統計,每一筆費用支出都登記在經費本上。當一個會計年度結束時,能夠很清楚的看出來個預算項目的經費使用情況和執行率的情況。對于預算執行數嚴重偏離平均水平及出現赤字的項目,財務科室應當及時停止對相關科室的費用報銷。財務部門還應當與其他相關職能科室掛鉤,對三公經費等費用的支出可以聯合監察室等部門對每一筆支出按照相應的標準來評定,例如因工作需要,接待單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接待正常伙食標準人均150元,并嚴格控制陪餐人數,即接待對象在10人以內的,陪餐人數不得超過3人;超過10人的,不得超過接待對象人數的三分之一。財務部門可以將公務接待的餐費、因公出差的差旅費及公務用車的費用報銷時,將相關費用進行登記并及時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判斷是否在合理合規的范圍之內,如果是超出了相關規定與指標,那么作為財務部門將不予以報銷費用。這樣相對于傳統的由財務科室先報銷再由稽核部門進行核查而言,能夠從源頭上就杜絕了不合理經費的發生。
三、結語
以上所總結的腐敗情況僅僅是公立醫院腐敗的“冰山一角”,很多超出財務部門掌控的腐敗例如衛生材料以及耗材藥品采購過程的腐敗也是很多公立醫院腐敗的通病。公立醫院腐敗,患者是最終的埋單者。某種意義上說,老百姓之所以看病貴原因之一就是在為腐敗埋單。盡管公立醫院運營沿襲著政府管控模式,但只是權力運作體系“照抄照搬”,而監管機制則更為闕如。也就是說,眼下的新醫改進展緩慢,且沒有觸及公立醫院權責機制的“靈魂”,先有權力失控,后才有腐敗塌方。若公立醫院內外的防腐反腐機制不起作用,腐敗現象必然循著“蟲蛀效應”向外擴散,由此可見財務部門在公立醫院反腐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施小紅,壽清和.公立醫院建立連接風險防控機制的時間與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2(18):300.
[2]李艷,魏敦英.公立醫院腐敗風險防控工作的探索和實踐[J].現代醫學,20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