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海自貿區的建立,中國改革將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經濟結構,探尋出一條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革道路,帶動全國各省市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自貿區給我國貿易發展方式轉變帶來的機遇,如何充分利用上海自貿區的貿易優勢,轉變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方式,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自貿區;進出口貿易;改革
一、緒論
1.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現狀
上海自由貿易區是坐落于上海浦東區的自由貿易園區,面積120.72平方公里,由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等七個區域組成。建立至今,基本上實現了計劃要求的目標,制度也在不斷成熟和完善中,七個區域之間形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的產業經濟網。
上海自貿區在區內實施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力求打造一個便利、透明、自由、完善的深度開放貿易環境。在投資領域中,建立完善的投資體系,便利投資程序,優化市場信息網,讓企業及時了解最新市場行情,吸引外來投資者。在貿易領域中,一是創新發展模式,重點聚焦貿易便利化,在業態和功能上尋找突破點。二是完善物流體系,整合資源,重點發展多種方式聯運,使整個運作系統智能化、簡便化,提高整體運輸水平。在金融領域中,國家根據政策導向,打造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中心,放開外匯交易平臺、支持開展多種類型的資本項目等措施,拓寬了融資渠道,進一步提高了上海自貿區的資金融通水平。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期間,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共計約25萬億元,大大促進了我國的資金融通和金融行業的良好發展。上海自貿區深度開放各個領域,借此推動整個中國經濟體制進行改革。
2.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中國對外貿易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及2001年加入WTO,一直呈穩步增長趨勢。我國對外貿易雖然發展迅猛,但是出口的產品結構低級,對外依存度較高。并且歐美國家為保護本國產業,提高配額限制量,對外資企業增稅,提高市場進入門檻,造成貿易壁壘。據統計,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出口企業遭遇貿易壁壘問題?,F階段,隨著經濟結構升級的要求,發展成本的不斷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國逐漸失去了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的外貿優勢。
筆者認為中國外貿正處于外貿發展的瓶頸時期。據海關統計,201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下降0.9%。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進出口貨物總值下降,說明了目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形勢低迷。2017年,就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外貿走勢雖有所上升,但由于世界經濟需求萎縮、貿易保護主義泛濫,國際關系不穩定等因素,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形勢依舊嚴峻。因此,必須集中火力對我國外貿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升級改革,重點探究如何創新外貿的發展新模式,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外貿發展道路。
二、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促進對外貿易加速增長
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及其區內實行的一系列措施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加速增長。據上海市口岸服務辦公室統計,2016年,上??诎哆M出口貨物總值6.9萬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1.5%,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8.3%。其中,出口4.1萬億元,同比增長0.3%;進口2.8萬億元,同比增長3.3%。2016年,上??诎冻鋈刖陈每?845.3萬人次,同比增長12.7%,其中郵輪出入境旅客287.5萬人次,同比大幅增長75.6%,當年上??诎冻鋈刖常ǜ郏﹪H郵輪1027艘次,同比增長49.3%。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上海2016年進出口貨物量呈良好增長態勢,反映出上海良好的貿易環境,也顯示出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得天獨厚的優勢。自貿區從通關、物流、結匯、退稅等一系列流程上進行改革優化,促進外貿交易方式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推動了外貿的加速增長。
2.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提高“便利化”水平
上海自貿區簡化了以往繁瑣的貿易程序,推動創新外貿發展新形式,極大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一是上海自貿區實施分線分類監管。監管系統化地分為兩條線路,一線“先進后報”“進境免簽”“申報前檢疫”,二線“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匯總納稅”“預檢核銷”。據統計,實施分線分類監管后,通關時間平均縮短三天,通關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左右。二是設立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2016年,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施了2.0版,形成“監管+服務”的高效貿易模式,多個部門聯合建設,普及口岸貨物通關作業全流程和國際貿易相關業務。上海港口95%的貨物和船舶申報都通過2.0版單一窗口辦理,使用用戶達到5000家,服務企業約17萬家。2016年12月30日,上海單一窗口從2.0版升級為3.0版,相較2.0版,升級版加大改革力度,規定企業可以跨地區申報進出口貨物,提高了貿易效率,增強了區域之間的靈活性。三是建立了完善的網絡系統,實時推送和共享最新信息,促進企業、各部門間相互交流和溝通,方便企業籌備相關貿易事宜和完善區內監管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四是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創新和開放,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跨國企業提供便利的金融配套服務,幫助其資金調撥和融通。
3.優化進出口貿易結構,提升對外貿易的質量
上海自貿區建成以來,針對進出口貿易結構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自貿區中鼓勵培育新型技術企業,為其提供有保障的籌資渠道和信貸擔保。同時,重點發展技術出口,如將我國的高鐵技術、通信技術出口到一帶一路、東南亞等國家。積極開展境內外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外貿業務,使外貿方式由“粗放式”向“精致式”轉變。自貿區內針對進出口貿易結構和貿易質量方面,實施了一系列高效的措施,從多個領域可以體現:一是服務貿易發展迅速。服務貿易進出口的比重近三年來大幅增加,其中的電子信息技術、環保技術、新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產品增長態勢良好。二是國際市場多元化穩步推進。我國不僅把握住傳統的歐美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金磚國家出口增長迅速。三是對外貿易模式積極創新??缇畴娮由虅?、國際旅游等服務貿易、一達通等新型外貿服務平臺發展態勢良好,實現“生產-銷售-通關-物流-結算”一條龍式服務。四是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比重提升,反映出我國的市場活力增強,資金流通加速,經濟動力十足。五是高科技大型設備出口增多,我國企業加大在海外大型公共設施工程投資合作,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我國先進的高鐵、管道、通信等高新技術,拉動國內的裝備生產和技術產品出口。由此可見,我國的外貿結構和外貿質量都在逐漸的優化升級,逐漸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
三、借鑒上海自貿區的改革經驗,促進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的建議
1.加速金融開放創新,防范金融風險
上海自貿試驗區要促進我國對外貿易持續良好發展,第一要義就是要在金融方面進行創新改革。金融業是進出口企業的的強大資金支持體系,也是企業融資投資所需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須不斷探索新時期、新階段下的金融促進外貿發展的新道路。面對新趨勢、新目標,下一階段,一是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實行金融偏愛政策,對創業板中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給予金融政策上的傾斜,以鼓勵其快速發展。同時整合籌資渠道,促使集資形式多樣化,提供多元化的投資、融資選擇。并完善金融保護體系,保護資金鏈安全,降低其投資風險,創造一個安全的金融市場環境。二是提高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政府簡化政權,縮短審批環節,節約審批時間,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在可控范圍內逐步放開外匯管制,設立電子貨幣網絡兌換平臺,實現線上兌換功能,便利外幣兌換操作程序。三是優化金融監管體系,改變傳統的監管方式,創新監管模式,利用電子網絡平臺進行全網系統化監管,第一時間發現不法行為,及時采取相關處理措施,形成一套全面、高效的監管新模式。
2.擴大服務貿易發展,推進外貿轉型升級
我國的外貿產業要想全方面轉型升級,服務貿易將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點。服務貿易利潤率高、附加值高、形式靈活,例如旅游服務、通信服務、咨詢服務、金融服務等發展前景十分良好。由此可見,服務貿易已成為現代貿易的一大發展亮點,必須充分引導鼓勵發展。一是給予優質服務貿易企業信貸擔保,幫助其融資、拓展市場和技術研發。二是減輕發展潛力巨大的服務貿易型企業稅務壓力,例如在其應繳稅費的基礎上再降低15%。三是降低中小型創新服務貿易企業準入門檻,為成長中的服務貿易企業提供發展指導和財政補貼。四是積極培育高新技術型服務貿易企業,保護其專利技術產權并提供優先發展渠道。綜上所述,重點地引導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完善信貸擔保體系和方便融資的方式,有側重地鼓勵高技術、高附加值的企業發展服務貿易,提升服務貿易水平,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3.多方面完善我國外貿信用管理體系
我國在外貿信用的管理上仍處在成長階段,且在細節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從國際貿易興起以來,信用問題層出不窮,極大阻礙了我國外貿行業的蓬勃發展。在企業的貿易合作中,信用是維系良好貿易關系的重要紐帶,一旦信用崩塌,將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其在信用管理方面缺乏經驗,安全意識淡薄,因而造成不必要得損失,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其中,一部分出口企業在對外貿易中過于側重于訂單成交量,不重視對國外客戶的信用風險評估,導致應收賬款逾期,拖欠行為頻發,資金周轉困難從而引發公司經營危機。為完善和健全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一是推動企業加強信用建設。設立一套對內約束自身,對外評估客戶的完備信用管理制度,及時防范風險,保證公司及整個外貿行業的健康發展。二是要完善外貿法律體系。根據國際形勢,及時調整法律法規,并借鑒之前貿易糾紛的案例,總結經驗,彌補漏洞,完善立法。三是要強化對外貿易信用服務體系。增加信用服務的有效供給,完善外貿信用服務產業鏈,搞活信用服務市場,擴大信用消費,發展信用經濟,促進跨境電商業務和對外貿易增長。四是要設立網絡資信評估平臺,建立統一的評定規則,要求各企業在網上注冊信息并提供相應的審核材料,平臺通過多方面考量評出信用良好的企業。
4.加強外貿法治環境建設
安全穩定的貿易環境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因此必須注重我國對外貿易的法制環境建設。一要建全和完善專利技術認證制度。運用法律手段解決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品牌商標、技術專利等糾紛,加大力度保護技術專利。創新企業專利技術認證模式,開發互聯網電子認證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認證服務,提高技術認證便利化水平。二要完善和優化監管體系。在不斷完善立法制度的同時,積極創新監督方式,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并且利用新媒體進行輿論監督,擴大影響力,及時發現并遏制違法行為。三要規范政府部門權責。明確規定政府權力范圍和服務范圍,嚴禁跨范圍管轄。肅清虛假貿易行為,設立打假分隊,創造良好的貿易環境。并定期匯報工作成果,與上級部門和各大企業進行交流,提升執法水平。
四、結束語
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個重要舉措。自貿區在金融、教育、醫療、法律等多個領域進行全方面、深層次的改革,轉變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方式,促進了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經濟將面臨新一輪的挑戰,這要求政府要不斷完善監管體系,及時彌補政策漏洞,創造一個有法律保障的良好自由貿易環境。目前,自貿區已經進入了3.0時代,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新方向,調整的同時并引入新政策,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了改革和創新的力度,進一步擴大了開放的范圍??傊?,自貿區的建立對中國深化改革和經濟轉型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娜,馬秋.自貿區法治環境建設探討.法制與社會,2017.1.
[2]董淼.淺談上海自貿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智富時代,2015.10.
[3]侯本乾.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經濟管理者,2016.
[4]徐德順.多方面完善我國外貿信用管理體系.國際商報,2017.1.
[5]孫司琦.上海自貿區對上海市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國際經貿,2013.06.
[6]孫澤華.加快我國貿易投資便利化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國際商務論壇,2017.1.
作者簡介:胡婉雪,籍貫:浙江溫州,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學生,研究方向:對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