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玲
【摘 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英語學科越來越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重視,語法作為語言學科必要的部分,對語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而英語的語法教學難度較大,需要每一位英語教師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語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50
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拐棍,對高效的英語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學生提高英語語感和交際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應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出發,把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用法有機結合在一起,要引導學生在語境中了解和掌握語法的表意功能。教師進行英語教學一定要本著實用的原則,按照呈現、發現、歸納、實踐、活用的教學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能構建起一個語法的框架,同時也能培養起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此,針對如何對高中英語語法進行有效教學這一問題,本人根據這幾年的英語教學經驗,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和趣味性
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最主要的場所,要想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定要保證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教學活動就是設置情境,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利用圖片、音像資料展現情境,利用實物創設情境和通過師生的角色扮演來創設情境。若是能結合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就更能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高效性了。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放映一張秋天的景色圖片,圖中有著滿是黃色樹葉的大樹、飄落的葉子,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聽取了一些學生的發言后,教師最后放映出兩個詞組,分別是falling leaves,映在正在落下的葉子上,和fallen leaves,映在已經落到地上的葉子上,用情境引入課堂內容。
二、將英語語法融入學習和生活各方面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要與生活接軌,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尤其是像英語語法這樣應用性較強的組成部分,教師要盡量將語法教學生活化,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去引導和感染學生去學習和鞏固語法,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例如,在平常上課時,教師要盡量用全英文與學生進行對話,其中要有意的增添一些近期所學的語法,學生聽得多了,自然印象也就更深,記憶起來也就更方便。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多設置一些對話活動,讓學生兩兩對話或多人對話交流,要求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盡可能多用語法知識等。
三、構建語法結構,進行專項練習
高中英語語法包含的知識很多,教師分別教授完每一類知識點后都要進行一個總結歸納、突出重點和難點、補充細節、設置專項練習的教學過程,為的是構建起學生們的語法結構。
就拿高中英語的16種時態語法來說,教師要分課程對每一種時態進行詳細的講解,然后歸納起來,明確出這16種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將來進行時、過去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過去將來完成時、現在完成進行時、過去完成進行時、將來完成進行時、過去將來完成進行時,在這16中時態語法中,學生們往往對一般現在、一般過去、現在進行時的掌握比較好,但對“過去”、“將來”同時存在的時態難以掌握,對此,教師們就要多進行例題的分析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還可以通過做小專題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們分辨兩種或多種易混淆的時態,例如,辨析will/be going to/be about to do,be going to表將來,不能用在條件狀語從句的主句中,will則能,還可表意愿;be to do表按計劃、安排即將發生的動作,還可以表示吩咐、命令、禁止、可能性等。如此進行細致化的語法對比,再加之有針對性地習題的訓練,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能力。
四、強調語法之間的聯系和對比
任何學科的內部知識點和學科與學科之前都是有聯系的,找出這些聯系能有效的增強學生對多個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對于英語語法的教學,教師同樣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對比與聯系,從而增強學習的靈活性。
首先,是縱向對比同一語法項目中不同語境的細微差別,例如學生們常常混淆的as,that,which,where等連詞的使用。
其次,是橫向辨析不同語法項目之間的易混淆點,例如狀語從句與定語從句之前的系統比較。
五、傳授具體語法技巧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具體的某個語法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授解決語法問題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本人根據這些年的英語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英語語法的解題技巧。
(一)分析語境,注意搭配
固定搭配學習也是英語學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固定搭配往往不是單獨成為考題,而是融入到語法題目中來體現。學生在做語法題時,要先明了題干所表達的基本意思,在結合語境尋找最合適的固定搭配,從而增加答題的準確性。
(二)找出主干,化繁為簡
高中的英語語法考題的題干往往存在許多的復雜句,且由于英文表達與中文表達的順序不同,學生若沒有分清主語和關鍵詞句,就很難理解題干意思,更難以解題。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在反復讀題干的過程中找出主干,將復雜句分離成若干個簡單句,以便解題。
(三)注意中西文化差異,尊重習慣
上文也說過,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表達方式也如此。學生在解題時,要對題干內容進行重新排序,結合中西不同的語言表達習慣,選擇最合適的答案。
(四)增加閱讀,拓展知識
高中英語的考題中難免會涉及到課本之外的詞語、搭配、語法,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記憶,還可以不定期的為學生推薦或提供英語報、英語雜志、課外閱讀書等資料,引導學生向更更廣闊的的天地發展。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師的行課過程中,要時刻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設置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激勵學生自我思考和探究。為了更好的傳遞語法知識,教師要帶頭將語法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在課堂上盡量用英文與學生交流,并帶動大家一起多用英語進行溝通。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英語語法與其他英語知識,甚至其他學科相聯系,拓展知識的寬度和廣度,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當然,教師還要注意對具體語法技巧的傳授,引導學生有順序、有方法的解題。除此之外,教師自身還要永不停止進步的步伐,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多參與英語學科的交流討論活動,爭取為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