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探究性學習越來越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疤骄俊边@一詞越來越成為廣大師生熱議的話題。當然,在語文這一學科中,探究性閱讀這一模塊也自然而然的受到重視。那么,什么是探究性閱讀,它有何特點?該如何引導中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如何更好的調動中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在探究性閱讀中,師生是怎樣的定位。結合當下現狀,本文對這一系列問題做出了解答。
關鍵詞:高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
在中國,漢語作為人們日常交往最重要的工具,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內容。語文知識是人們文化素養形成的最基本單元,語文這門學科教會人們如何靈活的運用語言,這些足以顯示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從傳統上來看,高中語文無非就是一些死記硬背的理論常識,以及大量的反復訓練。這樣長期以來,不僅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上課提不起興趣;同時也導致老師的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果差等一系列問題??墒?,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探究性學習逐漸進入課堂,改變了原先令人頭痛的問題。在西方,探究性學習的思想淵源由來已久,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蘇格拉底早就在他的教學中實施了探究性學習。在我國,探究性學習可追溯到孔子,他采用啟發式誘導式的方法教導弟子。在語文教學中,探究性閱讀就是要通過探討、辯論、問答等方式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在認識上存在的問題,老師與學生共同探究,解決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逐步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交給學生模板。為此,本文對探究性閱讀進行了深一步研究。
一、探究性閱讀的定義
探究性閱讀就是一種在以文學作品為主的文本閱讀的基礎上,以問題為中心,通過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經驗來對閱讀文本所涉及的文學現象和文化現象進行理解、闡釋、分析和探究的過程。其實在實際教學中,就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閱讀文章,概括主要的內容,摘錄重要的信息,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自己質疑,向老師提問,從而達到深入理解文章或廣泛攝取信息的目的。
探究性閱讀,顧名思義就是用探究的方式進行閱讀。探究即“探索研究”,探就是“試圖發現”,究就是“究其根本”。所以,探究性閱讀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索,進行深究。
探究性閱讀是對當代語文教學提出的一個嶄新的目標。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閱讀探究時應貫徹主體性、合作性、問題性、傾聽性、討論性的原則。它以閱讀目的為前提,以閱讀理論為指導,圍繞閱讀目的準確、快速、有效把握文學作品的相關信息以及有關內容,進而開展探究性閱讀課堂。
二、探究性閱讀的特點
(一)能動性
探究性閱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的原則。它以尊重、信任、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為前提。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疑問,自主的進行選擇探究。探究性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吸收發展成為主動探究。
(二)互動性
語文是一門富有情感的人文學科,它的最高境界就是產生共鳴。在探究性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思想大碰撞,甚至與老師產生共鳴。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共同欣賞文學意境。
(三)開放性
探究性閱讀的前提是必須搜集、掌握大量的資料。由于當前師生本身所具有的知識水平不夠,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識中信手拈來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須改變“臺上教師講課,臺下學生接受”的課堂形式,創建一種開放的課堂結構。只要集中于相關問題的研究,學生可以自由地走動,相互參閱資料。學生可以隨意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共同評價和討論。
(四)創新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學校進步的核心,學生作為祖國的下一代,對國家的未來擔負著重要使命。
在探究性閱讀課堂上,學生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疑問,同時可以解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式討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無限的創新意識。
三、對探究性閱讀的建議
(一)邊學邊教
在探究性閱讀的課堂上,不能進行“散養式”教學,不能只讓學生進行討論。老師要進行講解、教授,要讓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接受老師所教的內容。等學生自己討論結束后,老師要講解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不懂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從老師那學到知識。
(二)注重整合
探究性閱讀的最后,教師要記得進行總結和整合??梢宰寣W生自主進行,也可以由老師進行概括??傊?,要讓學生清晰的明白探究性閱讀后的成果。等到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了解所有同學的觀點和思路,進行最后的匯總。
探究性課堂結束后,老師可以留下幾個從文學作品中延伸拓展處理的問題,供同學們課下討論研究,然后為同學們解答。
(三)注重創新
在探究性教學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關卡。首先,要求教師對創新思維的準確認識,轉變教學理念;其次,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對文學作品進行理解。
教師需要更新教師定義和教學理念。在探究性課堂中多進行創新,改變過去那種墨守成規的教學方式,多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例子。
四、探究性閱讀中的師生定位
(一)學生為主體
探究性閱讀強調學生進行探索、探討,必須改變以往那種教師自己講,不顧學生的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在新課改的浪潮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各位教師的腦海。在探究性課堂中,這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探究性課堂上,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所給文學作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各種天馬行空的疑問。
(二)教師為輔助
探究性閱讀,雖然學生為主體,但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必要時給學生一些正確的,不同的思路引導,可以更好的推動探究性閱讀的進行。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性閱讀是當下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流行的的方式。它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活躍課堂氛圍;更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融洽師生關系。同時,它又是一種超前的語文教學模式,使教與學的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變“學跟教走”為“教為學服務”。探究性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不斷篩選、認知、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探究性閱讀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但是,要利用好這種教學模式,可不是簡單的事。所以,教師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要謹慎而又不過度小心。為此,廣大語文教師工作者及相關教育專家應當共同努力,共同推進探究性閱讀教學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