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古至今,管樂教學現狀一直不容樂觀,學生沒有興趣,教師簡單應付,根本達不到管樂教學的目的,管樂教學可謂岌岌可危,而如何培養學生在管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現如今管樂教學的現狀,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在管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管樂教學;學生主體作用;培養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的目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管樂教學也不例外。在管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管樂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是管樂教學的重中之重[1]。以學生為主體,改善和提高管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這是時代不斷發展不斷向前的需要,也是對管樂教學教育的尊重。
一、管樂教學的難點
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反映社會現實情況的一種藝術形式,從音樂的情境中可以感受到人類的“悲、歡、離、合”,也可以發現一些社會現象[2]。音樂教學注重德育教學,讓學生從音樂中提高素質修養,培養良好品德。現代音樂教學中,管樂教學是其中的一種教學分支,所謂管樂,就是指以管發生的樂器或者所彈奏的音樂。
(一)管樂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從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以來,管樂教學并未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無法跟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物理等學科類教學相媲美,這就直接導致各大學校不重視管樂教學,認為管樂教學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教學,所以在各個學校中,管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非常薄弱,正因如此,才導致學生普遍認為管樂教學可有可無[2]。
現如今的管樂教學在各個學校中的整體體現為師資力量薄弱,相對普通高校來說,藝術類學校管樂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要高一些,但是在藝術院校,如果與其他藝術類教學相比較,管樂教學的師資力量仍然是薄弱的,這個普遍現象說明,如果想要提高管樂教學,首先要改善管樂教學的師資力量。
(二)管樂教學教學設備不足
從學校到教師,再到學生,由于對管樂教學的不重視,學校并未引進相關的管樂設備,大型管樂器或者比較昂貴的管樂器學校是不具備的,一來浪費學校資金,而來浪費教育教學時間[3]。相對普通學校來說,藝術類院校相對情況好一些,但是仍然存在教學設備不足的情況。除了樂器設備不足以外,教學本身利用的多媒體或其他現代設備也是不充足的,不管是普通學校還是藝術類院校,都存在這一問題。
(三)管樂教學學習氛圍不濃
現如今,管樂教學中,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備不足,學校、教師、學生不夠重視管樂教學,所以管樂教學的學習氛圍不濃厚。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自然不會投入其中,要知道,管樂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沒有學生學習,再好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也是沒用的[1]。因此,除了基本的管樂教學條件以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才能更好地進行管樂教學,達到管樂教學的目的。
(四)管樂教學無法引起學生興趣
沒有濃厚的管樂教學學習氛圍,就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無法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4]。不僅僅是管樂教學,在其他教學中,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的投入到管樂教學的學習中,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管樂的潛能,這也有助于教師完善管樂教學的教學方法,更好地進行管樂教學。
二、如何培養管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投入資金,升級管樂教學的設備
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從基本條件開始入手,所謂基本條件,首先就是先解決設備資金問題。學校既然開設管樂教學,就應該重視管樂教學,管樂教學不僅僅作為一種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教學分科,同時也是具備教學目的的學科,管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素養[2]。因此,學校應該更多地投入教學資金,引進教學設備,其中包括樂器以及新媒體等教學設備,從基礎的硬件條件吸引學生的目光,從學生的好奇心入手,這樣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管樂,進而達到管樂教學的德育教學目的。
(二)加大加強管樂教學師資力量
管樂教學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各個學校的普遍現象,不管是管樂教學還是其他科目的教學,如果師資力量薄弱,那么教學質量就會相對的不高[3]。盡管學生是管樂教學的主體,但是教師是管樂教學中的主導者,沒有了主導者,學生就沒有學習的目的,因此,培養管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先要加大加強主導者的隊伍,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管樂教學,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助于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改善,有助于達到教育教學目的。不管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還是藝術類院校的教育中,升學率逐漸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目的,教師更加看重對成績優異的學生的教育,忽略對成績較差學生的教育,因此,在管樂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待學生一視同仁。教師是為社會培養人才,而不是升學率中的工具,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師生關系的建立。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樂其言”,這就反映出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管樂教學是雙向的,教師和學生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教學,既然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那么主導者首先要從自身出發引導和影響主體,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也應該逐漸被改善,在管樂教學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是少之又少,教師不能提供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管樂特別單調,特別枯燥乏味[4]。管樂教學在于言傳身教,在于師生共鳴,教師可以了解一下大多數學生崇拜的音樂人或者歌手,與學生都討論一下這些明星,進而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更好地達到管樂教學的目的。
(四)營造良好的管樂教學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管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它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管樂的興趣,首先要營造良好的管樂教學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讓學生投入其中,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全身心的投入管樂學習中。
另外,教師可以根據管樂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環境,模擬一些情景劇,讓學生成為情景劇中的角色,為角色設定一些管樂器,從情景劇中讓學生體會和了解管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讓學生有一個情景劇中吹笛子的角色,那么就可以了解和學習情景劇中笛子的曲子,這樣輕松生動的課堂,可以開發學生的學習管樂的思維,也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培養學生在管樂教學中的主體意識
管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管樂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1]。管樂教學應該更民主化以及個性化,讓學生實踐和參與到管樂教學課堂中,學生在管樂學習中的主體意識越強,他們在管樂學習中實現自我表現自我的欲望就越強,這樣就更能夠有助于管樂教學。
三、總結
音樂可以表達人類的內心世界,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可以舒緩人們的情緒。管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道德品質以及審美能力,在管樂教學中,通過對管樂的學習,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提高學生的表現力、鑒賞力以及感受力,讓學生有主體意識,并且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與方法[J].陳賀新.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7)
[2]淺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J].閆書桔.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04)
[3]歷史課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學習的幾點嘗試[J].宋美英.職業技術教育.2006(11)
[4]淺談提問設計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J].朱江,李玉玲.教學與管理.2006(21)
作者簡介:劉柳,助教,從事音樂教育研究,現任職于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