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元金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優化和創新,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核心,起到了組織、領導和教育學生的作用。小學班主任兼顧著學生與家長雙方,責任和意義重大,如何高效的進行班級管理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術。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高效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班主任擔負著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任,班主任不僅要積極響應教育政策的號召,實施學校教育方針,還要協調班級內部、各科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并且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工作,可謂任務繁重,這就十分需要作為班主任的教師,擁有和保持細心、耐心、誠心、愛心和責任心,言傳身教。以各種合理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良好、高效的班級管理,不僅能為學生創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有效地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和特質發展提供舞臺,加速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想要使班級管理更加高效、有特色,小學班主任要下的工夫有很多,作為班級的“領頭羊”,班主任首先要對每一位同學有著相應的了解,并通過時不時的與家長溝通來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知曉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然后是每個班級都必不可少的環節,即建立班集體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集體規章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的約束小學生的行為,制度的建立要體現嚴格,也要體現友愛和互助,等等。以下,本人將對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高效的班級管理,做一個較為詳細的經驗分享。
一、建立班集體規章制度
一個完整的班級需要良好的班級秩序,這個秩序的建立需要做兩個大方面的工作,一是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二是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
對于班級班干部的選舉,一定要注重“民主”,在選舉過程中,既不可班主任一手包辦,也不可讓心智不夠成熟的小學生完全自己決定,一般采用的較民主的方法就是學生自薦,然后逐一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和演講,為自己拉票,再讓學生們通過舉手表決或其他直接的形式進行票數統計,得票最多的學生成為對應的班干部。這種選舉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讓同學們發表個人意見,且過程較為合理、民主,班干部的人選也相對理想,在選舉的過程中,小學生的獨立辨別、思考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和培養。班干部選舉后,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對這些人選進行培訓,這些培訓不一定是集中時間、人力的,更可能是滲透于日常的學校生活中,就事論事,教師除了交給班干部們相應職位需要做的工作,還應時常教育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責任感和積極性,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團結同學、大膽行動、嚴格要求自我。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起到領導作用,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及時總結班干部的工作,并針對種種問題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法,達到班干部與教師的完美配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接下來是班集體規章制度的制定,班級班規的制定也應遵循“民主”的思想,廣開言路,不能只是班主任和班干部提出意見,更需要每一位同學的發言和見解,這樣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制度確立的公平性,還能鍛煉小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班級班規的制定過程中,班主任起到的作用是根據對班級各方面實際情況的了解,做一個班規向上的引導,使班級向正確、和諧、前進的方向發展,保證班規體現出對學生的關心愛護的同時,也不乏對小學生的嚴格要求。班級班規的制定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班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做好記錄工作,最后匯總同學們的提議,進行整理和集體投票決議。
二、關注各層次學生發展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里面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學生,作為班主任,想要使班級管理高效,班級發展良好,做到的就是愛這個班集體,了解和關注這個集體中的每一位學生。對于班級里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班主任也應該有一雙慧眼和自己獨到的方法來進行管理。
對于那些成績優良、表現乖巧的同學,班主任要不吝嗇給予他們贊揚和鼓勵,以此表達對他們的肯定,進一步激發他們前進的信心,但這些贊揚也不能過多,在肯定他們的同時,還要指出他們身上存在的關于學習、生活方面的其他的問題,不能只看到他們的優點而忽視了缺點的存在。
對于一些相對平凡的學生,班主任應善于去發現這些同學身上的特質和較為出眾的方面,鼓勵他們大膽展露自我,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在挖掘這些同學的潛質的同時,也要對他們不夠出眾的那些方面進行向好的培育,給予他們關心愛護的同時,不降低對他們的要求。
而對于班級里那些較為后進的學生,教師應一視同仁,萬萬不可歧視和排斥,而是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寬容,這些學生往往較為自卑,不夠自信,班主任作為這個班級的“家長”,應盡量深入而客觀地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對他們進行開導和心與心的交流,使他們感受到來自班級里平等的關注與愛,一步步增強他們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并盡可能的為他們創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班級中難免還會存在著個別異于平常小孩的學生,他們也許身心不夠成熟和健康,與他們不同,但他們也有著與其他學生相同的受教育和被重視的權利。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不夠成熟,無論是其他正常的學生,還是身心有缺陷的學生,若班主任不進行正確的引導,難免會引發許多不必要的問題出現,此時,班主任應向學生們傳授平等、互助、友愛、團結的理念,呼吁大家一起照顧身心殘障的同學,共同生活和學習。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并不簡單,任務繁重,但做好班級的管理又是多方受益的,教師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想要將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和諧友愛,不僅需要做充足的準備工作,包括班級小干部的選舉和培訓、班集體規章制度的建立,還需要付出更多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并做好家校溝通。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積極帶領小學生們不定期的舉行一些屬于自己班集體的活動和游戲,以此來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集體責任感和團結意識。對于一些細節,例如:教室環境,班主任也可花些心思,鼓勵同學們不定期的自行設計黑板報等裝飾,美化學習環境,營造生動和諧的班級氛圍,使大家對這個集體更加關注和重視。班級的建設不止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努力,需要的是整個班集體的參與建設,作為小學的班主任,如何進行更高效的班級管理,要付出的努力還有很多,要做的創新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