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勝中
摘要:由于高職高專院校的不斷擴招及社會市場對于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改革日益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一直處于研究薄弱的體育教育改革也被納入研究重點。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國人傳統觀念影響,課程缺乏創新性等原因一直以來陷入教學改革發展困境,本文立足困境分析,進一步展開對于高職高專職業體育教育改革的思考與探討,試提出打造能科研能實踐教師隊伍,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培養與市場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等三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體育;教育;改革
一、前言
隨著經濟繁榮的發展,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缺口巨大,外加高職高專院校應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擴招,目前已負擔近百分之四十九左右的初中畢業生的教育任務。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一體化發展,一直以來也就是我國教育所追求的培養目標。然而,體育教育的缺失與不完善在我國曾長期存在,目前,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經濟不斷繁榮,人們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發展,而高職高專職業教育水平尤其是職業體育教育方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壓力倒逼高職高專院校對于職業體育教育現狀進行反思,探求改革發展之路,高職高專職業體育教育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已然成為我們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從業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高職高專職業體育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傳統觀念影響對體育的重視程度
我國以儒家為代表的輕“力”的觀點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人們更傾向于成為博取功名的文弱書生,而不是市井中的粗野大漢,傳統思想觀念里勞作是粗野的代名詞,體育被看成“小人”的行為而非君子之道,因而我國傳統教育一直重視德育,體育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地位。目前,全民健身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群眾體育發展如火如荼。但青少年在一考定終身的國內高壓環境的籠罩下,仍然漠視體育教育。由于高考中體育依然不是考試科目,在高中階段,乃至中小學教學活動中體育一直被作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活動課,在期中期末關鍵時期為一切考試科目讓道,自然而言,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高職高專學生難免會不重視體育專業學習。正是我國這樣的傳統文化,從思想觀念上就對高職高專院校職業體育教育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二)體育課程設置缺乏創新性
不重視體育教學不僅體現在學生及家長身上,同樣,學校對體育學科建設的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夠。目前高職高專開設的職業體育課普遍存在或枯燥乏味或陳舊不堪的問題,還面臨著課程設置模式陳舊,體育教學科研創新力度弱等多重挑戰。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仍舊處于傳統的訓練方式,缺乏科學有效的培養模式。在技能層面的訓練單一枯燥,實踐時間安排過短,設施不夠完善,缺乏長期系統的操作訓練。在理論文化層面的涉獵更是嚴重不足,課程設置中基礎理論偏窄,存在著人文及自然學科被忽略。因而培養出的人才不乏是低技能低學術型,當此類型學生走入社會繼續從事體育競技活動競爭力不足,而從事體育教學活動時,其課程難免枯燥乏味并缺乏理論支撐的,更談不上擁有創新性了。
三、高職高專體育教育改革研究的思考
(一)打造一支能實踐能科研的教師隊伍
優化體育課程的前提是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職業體育教師隊伍,擁有包括心理健康、運動理論知識、營養學等多學科融會的知識結構,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技能的同時擁有更多的理論支撐,知道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有一定水準的教師隊伍是高職高專體育教育改革的中堅力量,各高職高專院校應廣泛引進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及學術能力的優秀教師帶動體育教育改革發展,同時對于院校已有教師應展開進修學習,只有強大的教師隊伍才是真正實現優化課程體育,整合課程內容的靈魂所在。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育改革需要每個體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奮斗,在發揮教職工力量對體育教學科研進行創新的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改革研究中來,這不僅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更讓學生深入理解新的教學改革發展的理念,學生是未來的體育教學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融入創新改革研究中來,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育方法,在無形中就培育出了下一代能實踐能科研的教師隊伍。
(二)加強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設施建設
目前我國各高職高專現有體育設施非常不完善,據資料顯示擁有體育館及完善體育設施的高職高專體育院校尚且不足百分之二十,要實現高職高專職業體育教育改革,擁有良好的硬件設施是必備條件,學校要努力創造條件加大體育設施及器材的投入力度,積極尋求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傳統重復蹲踞式起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排球、籃球等訓練已經不適應職業體育教育的發展,根據《關于制定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中明確規定要加強各類體育運動的實踐教學環節,因而加強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設施是職業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石。
(三)培養與市場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
高職高專院校培養學生的方式方法要以市場需要為導向,有針對性的輸送各類為社會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高專院校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是與本科大學教育并行展開的,高職高專在于培養學生為工作所需的職業專業技能,而大學更側重于建設學生專業學科的邏輯思維體系,在這樣大背景的籠罩下,基于加強高職高專的特色,實行面向市場的應用型教育無疑是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頭戲。構建職業體育教育課程體系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著力加強職業崗位需求的訓練,突出以職業能力養成為核心的目標,培養出與社會市場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
四、結論
高職高專院校職業體育專業是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在高職高專院校的擴招及社會對于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旺盛的情況下,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改革日益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在高職高專院校開展職業體育教育改革,將有效提高院校的體育教學水平,為職業體育教育教學帶來新的生機,真正培養出一批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孟.高職高專體育教育改革初探[J].學校體育學.2013(11)
[2] 吳立偉.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探討[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5(9)
[3] 丁新民朱生根廖麗琴張亭.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高昌高專學報.2010(8)
[4]中國職業體育發展研究[J]. 胡利軍,楊遠波. 體育科學. 2010(02)
[5]職業體育改革與發展的中國路徑[J]. 鮑明曉. 體育科研. 2010(03)
[6]中國職業體育發展的文化審視[J]. 何斌,畢仲春.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7]美國職業體育制度的起源、演化和創新——對中國職業體育制度創新的啟示[J]. 鄭芳. 體育科學. 2007(02)
[8]浙江省高職院校“準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的趨向性特征[J]. 駱偉,翁惠根.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6(10)
[9]中國冬季運動項目北冰南移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 于立強.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4(04)
[10]我國職業體育制度變遷的方式、路徑及相關問題研究[J]. 叢湖平,鄭芳. 體育科學.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