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事業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所在,對于國家的發展和進步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肩負著重大責任。小學的學習是學習過程中的啟蒙和開始,基礎的學習理念和教育思維影響著以后的學習生活。其中語文作為國語貫穿始末,影響甚重,更凸顯小學語文的重要所在。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逐步深入,小學語文的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早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培育,創新理念的教育思維和模式正在慢慢地發展之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新課改
引言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計算機系統和互聯網不斷更新換代的同時,社會取得長久進步的關鍵依舊是人才的重點培養和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學生開始學習的起點,其影響和作用是不可預計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模式,深刻影響學生在以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學習方式、對學習的態度、生活方式、興趣培養、創新理念和思維。加強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對祖國未來花朵的培養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育理念和模式和幼稚園的學習內容是完全不同的,相比之下更加標準科學。在教育體系不斷改革和創新下,社會對小學語文教育的要求更加的嚴格。小學語文教育模式在確保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實現學生的整體發展是目前教學改革創新的關鍵問題。
一、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的開始和基礎課程,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前提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學習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未來學習的結果和發展前景。在社會的進步和不斷課改的影響下,教師的身份由最初的統治者逐漸變化成現在的領導者。現在的教育模式相比傳統的教育模式進步了不少,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善。
(一)課堂上缺少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
在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思維仍舊停留在傳統的授課模式。課堂上,教師認為低年級的學生年級較小,學習能力差,只是單一地傳授識字認字的基本能力,沒有對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和教育,極大限制了學生思維的開拓和發展,嚴重影響日后學生的創新能力。低年級教師的主觀意識認為,學生只要認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不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訓練,例如合理的課堂提問、合理的朗讀環節等,在很大程度上扼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的只是枯燥無味的文字學習。
(二)傳統教學模式仍舊處于重要地位。
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仍舊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壓力下,原本屬于成年人的壓力逐漸向小學深入,高的學歷要求也漸漸被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學習目標而重視起來,產生的不利影響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課堂內容和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相差甚遠,很難完成,更高的學習要求使得目前的學習內容和作業早已超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應有范疇。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地給學生施加壓力,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欲速則不達,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教學管理和師資力量未達標準。
學習成績的高低是評估學生好與壞的準則,一直是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理念,不僅忽略學生的興致樂趣和特長,也沒有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產生重視,阻擋學生在某一領域的特殊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是在很大范圍內現有的師資力量標準不能達到創新教育教學的實際要求,特別是提高偏遠貧困區域的標準就更加困難。師資力量的不足、隊伍建設的不夠完善,直接影響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少數教師缺乏高亢的教學激情和對學生的愛護。
二、創新的措施
作為學習的基礎學科,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一)觀念創新,加強意識建設。
觀念的創新和改變是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關鍵所在。創新的意識才會有創新的教學理念。培養教學教師具備創新思維和意識,不再規行矩步、按部就班,不斷向傳統教育教學提出挑戰,是培育創新思維人才的必經之路。課題設計、課堂組織安排、教學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方式等方面都是需要創新的關鍵點。小學語文教學想要實現真正程度上的創新,就必須在意識和觀念的創新上加以沖破。
(二)教學上的創新。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培養的主要方式,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主要途徑。
1.創新課題。
課題的創新是研究培養、創新學生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教育方式。課題的創新,其內容是指引學生完成自學、疑慮、探討、自省、領悟的全部過程,在傳統教授模式的基礎上創新學習,不斷改進的結果。課題創新的優點,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要部分,教師作為主要部分的領導者,引導學生培養自我創新學習意識,從真正意義上確立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行為。
2.找對契機創新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宗旨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初步認識、培養訓練、教學教育、激勵發現、契機。好的契機,就是小學語文教學引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最合適的時機。小學語文教學在不斷研究書本教育存在潛在問題的同時,找到合適的教學執行契機,培養教育學生意識和能力上的創新和學習。
3.課堂模式的創新。
傳統教育模式的課堂較多是中規中矩的,沒有具備學生自讀自學、相互研討的學習氛圍。一般的相互討論有兩人同桌和四人小組模式,研討模式的創新也是課堂模式創新的一部分。根據不同課程和課文的學習要求,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采取不同的模式規劃,自愿組隊,根據不同的題材興趣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分組。不再拘泥于死板的分組計劃,讓每一次的課堂分組都變得新鮮有意義,不僅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而且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更加牢固,學有所想,真正達到創新的學習理念。
4.創新的教學方式。
現代科學技術網絡媒體教學,一方面積極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習,從接受板書到觀看學習電子白板中的內容,具體簡明的事例使得在學習上更能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學生獵奇的心理,對于新鮮事物具有較高的關注和認知的渴望,更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學生在課本、課件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兩者相同與不同之處的不斷學習和深入,反復思考討論,活躍思維,產生更多的創新思想和理解,使教學得到良好的創新改革。
5.課堂板書的創新。
雖然先進科技的電子白板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一堂有創意、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經過精心設計的板書,濃縮了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深度開掘文章的潛在構思線索,簡明學習內容,化難為易,詳細但不贅述地講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板書上精煉的詞語和漢字,配以動態立體的圖表圖形,視覺上簡要明了,深度上凝聚精華,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板書設計創新理念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參加到板書的設計中,單獨完成板書的設計也不是不可以的。生動靈活的板書模式,是達成課堂教學創新標準的重要組成之一。
6.教學言語風格的創新。
具有獨特語言魅力的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是重要的部分。在教師不斷教學、學習和進步的同時,形成適合自己的一種語言風格,能夠更好的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上的創新。教師的面部表情、舉手投足、專注目光等都可以隨時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配合多種多樣的語言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標準,也屬于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理念的范疇。
7.地域不同實施不同的創新方案。
國家教育部門需要依據不同區域和地理位置的區別,分別制定不同的改革創新方案,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幫助,以成功完成小學語文教學教育上的真正創新。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身體力行地為學生做好榜樣,在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教育的同時不斷升華自身價值,讓學生快樂學習、茁壯成長。
結語
在滿足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前提下,結合時代進步的需求,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工作也在不斷的改變和蛻化。新課改指出了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明確目標,在加大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力度的同時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合理科學的安排小學語文教學方案,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效率,保證語文教學的高效率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模式不斷創新的前提下,加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不斷激勵學生學習語文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改革中,著重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培養,轉變小學語文教師傳統的思維模式,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創新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道路上不斷進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薇.創新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生命[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6):156-157.
[2]蘇靜.淺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
[3]熊昆.小學語文教學的生命在于創新[J].科協論壇,2007(8):402
[4]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黃少聲.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1(6):41-79.
作者簡介:徐梅,女,漢族,遼寧省蓋州市人,學歷:大學專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