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靜[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 210023]

⊙王雯靜[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 210023]
徐訏和張愛玲作為兩位海派文學的代表人物,都曾紅極一時。對于他們的對比研究已有許多,但主要集中在婚戀情愛主題、創作手法和思想取向上,目前沒有人從意象方面進行兩者的對比研究,筆者就徐訏的《盲戀》和張愛玲《傳奇》作品集中的“鏡”意象進行對比,探究其“鏡子”意象內涵的異同
鏡子 徐訏 張愛玲


但是,當盧微翠的青梅竹馬張世發出現時,他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技術,給了盧微翠恢復視力的可能,前文中一直隱藏的鏡子在此處便登場了。首先是陸夢放為了迎接盧微翠做完手術,要對其屋子進行改造,張世發也幫忙改造,在屋中為微翠增添了一面鏡子,陸夢放第一次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他自己,他一直在鏡子中逃避自己:“頂使我吃驚的是里面多了一個衣櫥,衣櫥的門上是一面很大的鏡子,我突然看到了我丑怪的容貌與畸形的身軀,我的頭頂是三角形的,脖子粗短,兩肩斜削,胸部內陷,肚子外凸,我的人不算矮,但是身軀奇長而兩腿奇短,一切都不是一個人形的比例。我每每意識到自己的丑怪,但在一直避免鏡子的生活中,我也不曾想到我是一個丑怪得完全不像人的動物?!贝藭r,鏡子的登場實際上就已經使陸夢放為自己的丑陋而感到自卑,而他也知道實際上翠微恢復視力后是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愛他的,他們之前會產生一種距離,也就是文中所說的“一塊不可逾越的石壁”。
而張愛玲的《傳奇》中也同樣有著諸多的鏡子登場,《金鎖記》中就有一段曹七巧照鏡子的描寫:“七巧雙手按住了鏡子。鏡子里反映著的翠竹簾子和一副金綠山水屏條依舊在風中來回蕩漾著,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再定睛看時,翠竹簾子已經褪了色,金綠山水換為一張她丈夫的遺像,鏡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張愛玲這里以一面“鏡子”來照看十年的光陰,鏡子也起到了一種創設距離的作用,巧妙地將小說中的時間點拉開,時間上的距離由此產生。

張愛玲的孤獨感就更加不用說了,在《傳奇》這一集子中俯拾皆是,每當人物心理活動非常復雜狂烈的時候,鏡子就會出現:白流蘇被兄嫂羞辱之后就一個勁地跑到穿衣鏡前把自己照了個遍,覺得自己反比以前美,還有嫁出去的希望,她便笑了;周吉婕喝醉了,便對著鏡子發著一通又一通的牢騷;佟振保在車上遇到了王嬌蕊,他在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臉在顫抖,眼淚流了下來……鏡子在這里也是一種孤獨感的體現,主人公內心的痛苦、煩悶、多愁感慨只能通過鏡子來排遣,但其實鏡子里的人還是自己,他們在鏡子中流淚,看著自己千瘡百孔的人生,眼淚簌簌而下。這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代閨怨詩中女子的顧影自憐,照鏡子永遠是這些孤獨者的最好的宣泄方式,鏡子也是他們最貼心的伙伴,于是也就頗有些“對影成三人”的意味,只是這里表現的不是李白的狂放,而是無所消遣和訴說的孤獨與落寞,一個人,沒有同類。

張愛玲的“鏡子”,每當主人公心理活動極其復雜時,就會冷漠地出現,作為一種主人公內心情緒的反映和內心情緒的宣泄對象而出現。鏡子本身反映的就是主人公的情緒,而主人公的情緒就是現代性的情緒,表達著人生的悲涼、滄桑,甚至虛無等等。






② 張愛玲:《金鎖記》,見《傳奇》,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頁。
作 者:王雯靜,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本科生,曾多次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擔任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中國當代幽默小說生存狀況與研究》主持人。
編 輯:趙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