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宜賓市對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約1600名校(園)長、副校(園)長開展全覆蓋黨建履職通識測試,全面摸底政治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
測試內容通識化。涵蓋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章黨規黨史、中小學黨建業務等黨建知識和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教師校長專業標準等教育教學管理知識。測試過程規范化。采用統一時間、集中閉卷方式進行,依托專業網站平臺,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指定網頁、手機掃描二維碼等方式登錄,在規定時間段內進行網絡在線答題,實時公布測試成績。結果運用剛性化。將測試成績劃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并向縣(區)黨委通報;凡測試不合格的,年終考核不能確定為優秀等次,不能參加第二年的職稱評定。(宜賓市委組織部 謝玉平)
資陽市通過實施一張工作清單、一套黨建全景圖、一套黨建制度、一套工作流程、一個黨建APP、一套網上黨務系統“六個一”工作法,精準打出基層黨建工作晉級升位的“組合拳”。
建立工作清單、全景圖。全市以支部為單位全覆蓋建立工作清單,每年3月之前,建立全年工作清單,每月建立工作清單和上月完成清單。勾畫建立“1”幅全市黨建工作全景圖,“3”幅城區黨建工作全景圖,“8”幅分領域黨建工作全景圖。健全黨建制度、流程圖。全市建立一套黨建工作制度,配套圖文并茂的業務工作流程。以基層黨建制度體系為指導,制作發展黨員、民主生活會、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等24項黨建業務規范工作流程,讓基層黨組織照圖施工。開發APP、網上黨務系統。創新“互聯網+黨建”思維,創建黨建APP,開發網上黨務系統,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黨員隨時隨地學習、交流、互動。(資陽市委組織部 翁航)
阿壩州直機關工委創新方式,以“三個結合”全方位開展干部談心談話。
集中談與個別談相結合。工委以會議的方式,同全體干部開展集體談心談話,并強化針對性。在“一對一”談心談話中,班子成員之間,側重于思想溝通和方法提醒;領導與干部之間,側重于關愛,調動工作積極性。分層談與分類談相結合。采取主要領導與班子成員分別談,班子成員與分管科室干部分別談、各科室負責人與科室干部相互談的方式;將工委科室劃分為綜合、業務、紀檢三類,實行常務副書記與綜合類科室談服務、分管領導與業務科室談質量、紀檢領導與科級干部談廉政。普遍談與重點談相結合。在普遍談的基礎上,對新調整崗位的年輕干部重點談履職盡責、嚴格要求;埋頭苦干的老同志重點談鼓舞士氣、再接再厲;工作能力不足的同志重點談加強學習、內強素質;有困難的干部重點談困難原因,盡力幫助解決。(阿壩州直機關工委 楊繼雄 范興旺)
資中縣探索建立第一書記工作聯盟,進一步規范第一書記管理,整合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劃分5大片區。由組織部牽頭成立第一書記工作聯盟,并結合地理位置、產業發展等情況,將全縣33個鄉(鎮)分為5大片區,建立工作聯盟分支。建立聯盟運轉機制。聯盟實行統籌協調、互幫互帶、自主管理,旨在打造一個整合力量、經常溝通交流的工作平臺,幫助全縣第一書記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實現“抱團發展”。強化服務保障。縣委組織部給予各聯盟分支培訓經費5000元/年,用于外出學習、技術服務購買等,采取單筆經費審批報賬的形式列支。(資中縣委組織部 周潔)
西昌市采取“三個三”舉措,著力夯實、筑牢基層黨建工作基礎。
“三個突出”配強黨建“責任人”。突出從機關干部中遴選、從后備干部中優選、從基層年輕干部中精選等方式,著力解決鄉鎮黨務副書記總量不足、文化不高、能力不強等問題。“三個擇優”選準村級“帶頭人”。擇優從返鄉農民工中回引一批、從復員退伍軍人中挑選一批、從機關干部中選派一批等方式,切實選準選好村級組織帶頭人。“三個瞄準”建好基層“橋頭堡”。瞄準易地搬遷、新村建設、拆遷安置等契機,擬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集中對34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選址新建或改擴建,確保每個鄉鎮都有一個高標準的規范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西昌市委組織部 黎克元)
旺蒼縣在村(居)“兩委”換屆選舉中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安排部署周密,為圓滿完成換屆選舉任務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分類制訂聯系縣級領導、縣委組織部等10類主體責任清單,根據時間節點印發每周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抽調紀檢、民政等部門108人,分9個片區組建風氣組、程序組、維穩組,到342個村(社區)開展巡回督導,全面把控換屆選舉政策、紀律和穩定。各鄉鎮黨委書記自覺履行直接責任人職責,主動把換屆選舉工作抓在手上,做到各村選情全覆蓋研判、重難點村直接聯系、重大問題認真研究。各村黨支部書記把村委換屆作為上任后的頭等大事,自覺把各項任務落細落實,確保村委換屆上下聯動、左右互動。(旺蒼縣委組織部 蘇紅梅)
廣元市利州區委組織部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采取“兩化一嚴”舉措,確保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全面貫徹落實。
項目化管理。結合會議精神,初步確定全年9大重點項目、34項重點工作、138項具體任務,分層分類建立臺賬。作戰化實施。將任務落實到股室、責任明確到人頭,制作2017年全區組織工作作戰圖,明確目標任務、質量要求和完成時限,同時實行掛圖作戰,對全年任務逐項落實銷號。從嚴督查督辦。制定年度工作督查計劃清單,采取會議督辦、現場督查、點名通報等多種方式開展督查督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利州區委組織部 李濤)

丹棱縣充分利用原村小學校舍、村級陣地空閑場所等集體閑置資源,在全縣21個省市貧困村率先建立村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由縣電商協會與各村簽定合作協議,各村為其提供電商創客辦公室、臨時倉儲用房等設施。(丹棱縣委組織部 廖七游川)
宣漢縣堅持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抓手,開展“3+N”模式嚴格“黨員活動日”,力促黨員學在經常、嚴在日常。
“3”即現場繳納本月黨費、為黨員過政治生日、學“兩學”篇目三項固定活動,“N”即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談心談話、黨性分析、民主評議、交流心得、主題討論、實地調研、訪貧問苦、志愿服務等自選活動。以“固定活動+自選活動”,讓“黨員活動日”成為“黨員提能日”“組織生活日”“黨群聯系日”。實行“痕跡化”記實管理,統一印制《黨支部工作手冊》,規范活動開展記錄。綜合采用派員列席、電話抽查、巡回督查和定期通報、專項督辦等方式,督促基層黨組織把從嚴從實要求貫穿始終,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宣漢縣委組織部 陳興均 文勤耕)
為破解鄉村換屆后基層黨支部和黨務干部對發展黨員工作業務不熟、發展黨員責任追究落地不實等問題,榮縣探索建立“一圖兩單三集中”黨員發展規范化機制。
一圖,即以《發展黨員工作手冊(新編本)》為基礎,制訂發展黨員工作流程圖,確保基層黨組織按圖施工。兩單,即制訂材料清單和責任清單,梳理歸納43項黨員檔案存檔材料,由縣委組織部統一制發參考模板。根據黨員發展工作流程,分類制訂基層黨委、黨支部等5類主體責任清單,實行全程追究。三集中,即每年初縣委集中審查黨支部和基層黨委擬確定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審查不過關的一律不得培養。每年6月縣委集中組織對發展對象進行入黨考試和實踐鍛煉,考試和實踐鍛煉不過關的一律不得入黨。每年3、7、10月縣委集中審核新入黨黨員檔案,檔案審核不過關的一律不予審批。(榮縣縣委組織部 吳文佼)

隆昌縣通過實施精準扶貧智力支撐“金鑰匙”計劃,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等方式,從全縣抽調150名優秀人才,組成農業、衛生、教育等10類人才服務團,建立“服務團成員+單位+貧困戶”的幫扶模式。人才服務團圍繞貧困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貧困戶就業和發展能力建設等5類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建言獻策,通過集中授課、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送政策、送理論等“五送活動”,重點解決貧困戶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技術難題,增強貧困戶脫貧信心和動力。(隆昌縣委組織部 李毅)
仁壽縣探索建立清單制度,明晰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分層分類建立黨組織領導班子,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和其他班子成員4張黨建責任清單,全覆蓋下達鄉鎮、縣級部門和園區黨建任務,全面壓實黨建責任。分季度建立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并通過開展全覆蓋專項督導,建立問題清單,督促整改到位。分機關、農村、“兩新”組織等領域建立黨組織工作清單,每月編發黨建任務提醒短信,促進黨建責任落細落實。(仁壽縣委組織部 鐘強)
鄰水縣針對換屆后領導干部隊伍實際,結合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特點,突出重點實效,實施差異化培訓。
對黨政“一把手”,突出黨性教育、宏觀領導。扎實開展“紅色記憶、橙色關愛、黃色預警”三色教育活動,錘煉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黨性;精心開設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一把手”、輿情應對等10余門課程,提高其統籌全局能力和宏觀精準決策能力。對新任領導干部,突出角色轉換、能力提升。針對新任領導干部領導經驗不足、鄉情民意不熟等實際,將群眾工作方法、周邊地區發展經驗等11門課程作為必修課;根據不同班次的特點,設置精準脫貧、社會管理創新等專題課程。對繼任領導干部,突出融入融合、幫帶引領。根據繼任領導干部的崗位和分工,開設黨政主要領導讀書班、副書記主體班等;建立幫帶聯系人制度,要求每名繼任領導干部結對幫帶1名新進班子成員。(鄰水縣委組織部 李建軍)
會東縣以“三學一轉”為抓手,著力打造新型組工干部隊伍。
學理論。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為主線,部署開展“講政治、守規矩、抓落實”專題學習研討。學業務。依托縣委黨校、各類夜校,組織編寫培訓教材,統籌選拔培訓師資,定期開設專業課程,錘煉組工干部“安專迷”專業精神。學實踐。拓展深化組工干部“五個一”聯系制度,一線聽取群眾意見,學習基層鮮活經驗,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轉作風。深入開展“五帶雙爭”活動,模范踐行會東組工“十項承諾”,以實心行實政、以實干求實效,推動組工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接地氣轉作風。(會東縣委組織部 楊正中)
什邡市探索“五訪五有五帶頭”,激發社區黨員活力。
關心關懷抓“五訪”。社區“大黨委”成員,采取年初必訪、每季度必訪、黨員有困難必訪、黨員生病必訪、黨員有紅白喜事必訪等“五訪”,增強黨員的歸屬感。教育管理強“五有”。通過主題黨日活動有載體、黨員日常行為有監督、線上教育有人抓、年度組織生活會有“辣味”、民主評議結果有獎懲等“五有”,強化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五帶頭”。引導黨員通過帶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帶頭義務勞動、帶頭幫貧扶困、帶頭建言社區發展等“五帶頭”,共建美好家園。(什邡市委組織部 張兵)
洪雅縣制定出臺18條措施,強化黨務干部管理。
“3條”定目標。縣委分領域提出黨建目標,制訂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基層黨(工)委根據目標任務擬定年度黨建工作要點,提出“自選清單”。“4條”定職責。明確基層黨(工)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黨務干事直接責任人職責。基層黨(工)委書記50%以上的精力和時間用于抓黨建。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黨務干事全精力全身心抓黨建。“8條”定制度。建立聯系指導、談心談話、述職點評等制度。1名黨務干部聯系2至3個黨支部,指導督查。每年開展全覆蓋談心談話,每季度組織黨務干部述職并作點評指導。分批安排黨務干部到縣委組織部頂崗鍛煉。“3條”定獎懲。每年評選表揚一批優秀黨務工作者,干部選拔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優秀黨務干部。黨建工作出現貽誤差錯,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基層黨(工)委書記等責任人不得評為“優秀”,并問責處理。(洪雅縣委組織部 饒斌)
(責編: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