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滋潔
摘 要:情景教學法是日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對于檢測教師的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當下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越來越高,一線教師也逐漸重視教學方法的選取。但是,國內的大部分課堂表現出教師沒有足夠重視到課堂授課的技巧性,對于課堂教學僅停留于表面認識和簡單模仿層次,這一點在歷史課堂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明確課堂中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教學取向是決定課堂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文章根據具體教學案例對歷史課堂的情景教學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情景教學法的定義
情景,即某一具體場合的景象。情景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根據所學內容創造具體的合適的教學環境,通過視覺、聲音、形態等將信息傳授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視聽等感知更好地體驗和理解學習知識。
二、情景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本文以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中的歷史課堂“五四運動”為具體分析案例。
1.整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在以往的歷史課堂中,大部分老師過分注重學生對書本中的教條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讓學生對課堂所講課文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的傳承。近年來,隨著教學體制的逐漸改革,現今最新的蘇教版教材課程標準所提到的關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景教學法使學生感受到八十多年前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深刻地領悟“五四精神”的內涵,明確理性愛國和不理性愛國之間的界限。
2.創設最佳情景
網上有關“五四運動”的資料并不在少數,但選擇哪些材料可以起到震撼學生心靈的效果卻是一大難題,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應該花費足夠精力去甄別和篩選有益的資料,以便在上課時提供給學生進行情景模擬的背景資料。我仔細考慮后選擇優秀影視作品《我的一九一九》,并具體地選取了其中幾個優秀片段,作為貫穿活動的內容。
3.選擇最優的體驗方式
對于大多數情景教學課程,大多數老師通常選取的是用單獨的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對于“五四運動”這一歷史課堂,則應做一定的轉變,群體性是這一課堂所展示出來的歷史情景的最大的特點,因此在角色扮演中,也應該選取群體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課堂表演。
4.具體步驟
(1)通過在課室運用多媒體播放所選取的影片進行歷史情景再現,使學生知曉基本的史實,引起學生強烈的共鳴。
(2)老師拋出相關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對于這一歷史課堂,老師根據循序漸進原則選取的問題是“此影片再現的是哪一歷史情景”“這一問題的歷史根源是什么”“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的正義說明了什么現實問題”,通過設置一系列有合理梯度和有相關難度的問題,將學生引導到自我探究的過程中,激活舊有的知識,并在腦海中建構系統的知識探究網絡。
(3)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還原歷史。設置情景讓學生演出在巴黎和會上中國要求遭拒后,在法國的華僑和留學生集體抗議以及國內五四運動爆發的情景。
(4)安排小組討論,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中智慧的碰撞,更深入地了解五四運動的社會影響和所體現出來的深刻的人文精神。
三、情景教學法對歷史課堂的有效性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一方是常規的教學方法,遵循規律,另一方是情景教學法,通過一系列手段再現歷史情景,讓學生體驗歷史真相,在漸進中感受新的知識,我堅信這樣的課堂教學肯定要比傳統常規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課堂知識。傳統的歷史教學課堂的教學,都是由老師進行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則在下面進行聽課、記錄,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播,這樣學生學的知識往往比較枯燥抽象,很容易忘記,而學生在模擬歷史情景課堂中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卻并不是抽象的、短暫的,可以更長久地存儲在大腦里,不會馬上遺忘,當考試時遇到相關的歷史問題時,他們的腦海中所存儲的知識就更容易被回憶或者提取出來。
參考文獻:
[1]黃幸莉.淺談情景教學法在《新概念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南方論刊,2011(2):111-112.
[2]張兵兵.情景體驗式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8,22(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