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民
摘 要:培養符合企業所需人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是高職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制劑設備課程由于實踐性強,采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該模式即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項目化教學,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開展教學。
一、理實一體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范式[1]。該課程模式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實踐項目來源于企業的具體工作任務,強調在行動中學習,為行動而學習,在一體化教室中營造出相對真實的工作環境,將工作和學習交叉融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開展教學[2]。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可直接改變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成為“輔助者”,給了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可直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二、制劑設備一體化課程設計
1.制劑設備課程性質與定位
按照制劑行業崗位分析及制劑專業課程設置,制劑設備是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之一, 制劑設備講授的知識是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必備的基本知識。學生在學習制劑設備知識之前,已經掌握了相關的制圖和識圖知識,通過制劑設備課程的學習,可以了解和掌握藥廠典型單元操作及典型制劑設備的原理、結構、選型、操作和維護保養的基本知識。該課程的學習是制藥類專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形成的重要平臺和基礎,對制藥專業技術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制劑設備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根據職教理念和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基于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在授課時強調“工學交替、工學結合”的理念,重點強化理論知識的應用,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以實際工作過程的案例為切入點,把“工作”與“學習”的概念有機地結合到日常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經過整合后的課程,徹底打破原學科體系,構建“工作過程完整”而不是“學科完整”的學習過程。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把技能訓練和知識的掌握貫穿于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項目教學中。課程教學盡可能與職業資格取證培訓相融合,不刻意區分理論與實踐,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更加注重學生工作過程知識的獲取和崗位能力的培養。其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按照類似制藥企業實際生產工藝,按照崗位操作法進行熟練生產操作和控制。如學習設備開啟、運轉控制和關閉知識,對參數進行控制和記錄,設備出現故障時能進行簡單處理等。同時,還要求學生具備與典型職業工作任務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具有運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崗位一般性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獲得具體崗位能力的同時,還具備一定的職業遷移性。
3.制劑設備教學內容的設計整合
藥物制劑專業的高職學生畢業后主要到制劑生產企業具體從事藥品生產的技術工作,制劑設備課程的教學內容以能否勝任制劑生產為標準。我們首先進行企業調研,征求企業技術骨干的意見,修改制劑設備課程標準,在理論夠用的基礎上,對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做適當增減。教學設計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將課程的核心內容分為GMP與生產環境、制藥通用設備、固體制劑設備、液體制劑設備、包裝設備5個模塊,包含流體輸送設備、換熱設備、蒸發設備、分離設備、制水設備、滅菌設備、粉碎設備、制粒設備、壓片設備、硬膠囊充填設備等17個項目。項目的完成是在教師主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一次完整的教學活動,采用理論、實驗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也明顯改善了。但是在課程改革過程中還受到教師水平、教學理念和實踐場地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需要不斷探索完善。一方面要求教師自身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求學校有相應的激勵政策,為課程改革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周翼翔.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在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2014(30):18-19.
[2]申榮衛,臺曉紅,黃炳義.以行動為導向的“理實一體”課程開發方法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2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