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檢察官專業化是法治國家對檢察官隊伍建設的唯一選擇,也是我國依法治國和司法改革深入推進的必然要求。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和十八大對依法治國的科學論斷,社會對文明規范執法有了更高的期待,這也給檢察隊伍執法辦案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在這樣的新時期和新形勢下,本文認為應從思想、教育培訓和制度建設上進一步加強檢察官隊伍專業化建設,以充分發揮法律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關鍵詞 檢察官 隊伍 專業化 教育培訓
作者簡介:李瑤,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085
專業化概念是由社會學學科引入,其并非靜態名詞,而是指當某職業在一段時間后逐步成熟至符合專業標準,成為專門職業并取得此專業領域權威地位的動態過程。依據美國社會學家哥林伍德的理論,專業化具有五項特征:即專業的知識體系、判斷標準、道德及信條、文化以及獲得社區的認可。具體到檢察官隊伍來說,我國檢察官隊伍的專業化是檢察官作為行使國家檢察權的專門職業,需要具備獨特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技能、職業地位和職業保障。這便對檢察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兼備理論素養和實踐素養,更要具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信仰,嚴格遵循司法操守和個人行為準則,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
一、當前形勢下檢察官隊伍面臨的挑戰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作為黨的會議主題,足見司法改革已經成為建設“法治國家”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作為檢察機關,更要緊隨黨的號召,加強檢察官隊伍專業化建設,為檢察工作提供保障。
同時,新刑事訴訟法、刑法修正案(九)的實施對檢察機關規范執法提出更高要求。新法的修訂涉及內容較多,修改范圍較大,將對執法辦案帶來深遠影響,只有加大檢察官的培訓學習力度才能使其更迅速準確掌握辦案的標準和注意事項,使執法更加規范。
除此以外,《關于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應改革之機于2015年9月28日下發,該文指出要完善司法辦案責任體系,實現“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目標,堅持突出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做到權責明晰,確保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此種“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 有助于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實現司法公正。當然檢察官也會在這樣的制度下承擔更多的責任,因此需要提高其法律素養,分享辦案經驗,讓每一位檢察官都能夠全面成長足以肩負這份重任。
二、加強檢察官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價值
首先,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若沒有專業的隊伍去執行,“徒法”便“不足以自行”。人民檢察院作為憲法規定的法律監督機關,其檢察官必然是監督法律執行的責任主體,因此加強其專業化建設是社會法治建設的應有之義。
其次,檢察院作為打擊刑事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法律監督機關,需要一支擁有扎實的法律知識、深厚的法律素養和豐富的司法經驗的檢察官隊伍為保障,才能實現執法規范化,從而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再次,加強檢察官專業化建設是檢察工作的內在要求,是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公正高效的檢察權運行機制的客觀要求。只有每一位檢察官都具有專業的知識儲備、教育背景,同時擁有足夠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才能保證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檢察機關也才能真正作為國家法律的監督機關旅行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使命。
三、檢察官隊伍專業化建設實現路徑
(一)以思想建設為先導,提升隊伍的專業意識
檢察官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重點在于理想信念教育。檢察官隊伍專業化的靈魂是理想信念,而在司法領域這種信念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該理念決定著檢察工作的方向和性質,其體現了“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因此若要保證檢察官隊伍專業化的正確方向,關鍵點在于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引領建設。
檢察官專業化建設的基礎是檢察職業道德。檢察官必須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觀作為執業之基,而忠誠、公正、清廉、文明便是對每名檢察官的基本要求,它是立身之本、是發展之源,更是每一名檢察官所應遵循的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要不斷提升檢察隊伍職業道德水準,通過加強檢察官自身道德修養、外部激勵和監督機制建設,使其能夠將“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這一檢察工作主題實現于司法實踐中的每一個細節。
(二)以科學、規范的專業教育培訓為手段,提升隊伍的專業素能
檢察官專業化建設歸根結底是其職業素質的建設。而檢察教育培訓作為便捷有效的手段在培養職業素質方面有著系統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的獨特優勢,因此應當將其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核心地位。
檢察教育培訓頭緒繁多,但有兩個理念、兩條線索貫穿其中——學員的主體性理念和教育培訓一體化理念。第一,學員的主體性理念是指,確立學員在培訓中的主體地位。在做培訓計劃前,事先征求培訓對象的需求,根據檢察官的具體崗位業務標準,深入開展分類培訓。分類培訓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根據業務類型、職務層級進行劃分,比如地市檢察長輪訓、分市院反貪局長培訓、公訴業務骨干培訓等;二是在同一辦案部門內,根據各業務崗位對于不同層級和業務水平的不同要求做進一步分類,例如公訴業務中分為幾個崗位,每個崗位應當掌握哪些能力或技能,而對于這些技能,不同級別的檢察官分別需要掌握到何種程度。之后這些不同的崗位要求和層次安排相應的培訓內容。第二,教育培訓一體化理念包括很多內涵,但最主要是培訓機構和培訓資源的一體化建設與共享,與此同時還要將崗位培訓與崗位練兵結合起來。作為基層院,應著眼于實際,科學計劃,有選擇、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制定培訓計劃。各檢察院可應將業務培訓師資、課程、教材和教學資料建設統一起來,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培訓資源的共享機制。
在檢察培訓的形式和內容方面也應當傳統和創新齊并進。一方面,繼續發揚傳統培訓形式,實行“檢察官職業導師”制度,由優秀資深的檢察官作為職業導師,通過傳統的“學徒式”培養方式,將豐富的經驗和辦案技巧在實踐中傳授給新任檢察官。另一方面,通過集中式的教育培訓,提高檢察官的專業素養。在培訓課堂上可以采用“說給他聽、做給他看、讓他做給你看”的互動參與式教學,或者邀請幾位持不同觀點的專家辯論,通過體驗式學習增加培訓效果。除此以外,利用網絡平臺的在線式學習也不容忽視,它能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員隨時隨地掌握所需專業知識。在內容方面,不應當僅僅局限于法律知識,而是應當隨著時代發展和現實需求,加入工作中所需要的類似于經濟、計算機、心理學等內容,從而提高辦案的能力和效率。
(三)以機制建設為著力點,規范專業化建設
完善檢察官管理機制建設是實現檢察官隊伍專業化的關鍵所在,因此要在符合實際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的檢察官管理機制。一是建立嚴格的錄用和準入制度。根據檢察官隊伍的現狀來看,不僅要吸收法學理論功底深厚的年輕人進入到檢察隊伍,更需要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既精通法律,又在其他專業領域有較高造詣,具備跨專業、跨行業的符合知識結構和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和專門型人才(實踐經歷豐富,能夠處理復雜疑難案件和承擔重要任務的業務骨干)。二是建立規范有效的考評體系,根據實際情況,將工資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與檢察官業績相聯系,鼓勵檢察官奉公執法、主動學習并創造性工作。同時在目標量化考核的基礎上,全面評價檢察官的能力、知識和業績,以保證評價體系更具客觀性和真實性。三是探索建立檢察官職業保護機制,不僅要保障檢察官能夠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同時要保障其職業地位的穩定性,完善檢察官等級制度。
參考文獻:
[1]黃繼承.基層檢察院隊伍專業化建設研究.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3).
[2]李靜.基層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調查分析.法制與經濟.2011(266).
[3]項明.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檢察專業化建設.人民檢察.2008(18).
[4]胡衛列.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與正規化崗位培訓.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14(5).
[5]趙建偉.檢察官職業能力建設要義.中國檢察官.2014(12).
[6]趙陽.最高檢研制檢察專業化發展規劃.法制日報.201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