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華
在物理教學中,創設情境能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活了課堂,營創出良好教學氛圍,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主觀需要,提高了課堂效率,這是課改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幾種方法。
一、利用實驗創設情境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幾乎堂堂有實驗,教師可恰當的運用各種類型的實驗,如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的分組實驗、教師自制小制作,來創設情境。如教學《在流體中運動》一課,我通過用一個倒置的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球不落,反而上升的小實驗,順利地創設在流體中運動的情境,不但吸引了學生,并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了物理探究中,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積極的思考下,順利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
二、借助圖像創設情境
圖像是一種形象直觀的語言表達方式,它包括課本上的插圖、圖表、教學掛圖、教學自畫的漫畫,以及師生所畫的草圖等,借助這些圖像建立教學情境,能使教學環境寬松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如教學《功》一課,我畫了兩幅漫畫,“搬石石未起”、“推車車未動”并且兩人都大汗淋漓,然后問學生這兩人做工了沒有?但是從物理角度來說這兩個人都沒有做功?學生自然感到矛盾,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物理上的功是什么?可想而知,這個時候講功效果自然不會差。
三、聯系STS,創設情境
新課程要求“從物理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社會”,對物理的學習決不能滿足于課堂的分析,而是要求學生走進生活、社會、科技,去分析生活社會科技中的物理,教師通過巧妙的引導,讓學生走進生活社會科技的情境中。如教學《杠桿》一課,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去尋找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這樣不但理解了知識,又學會了應用。
四、妙設提問創設情境
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掘學生智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師生進行信息交流,教師進行教學調控的重要方法,教師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對比、綜合、概括和創新,達到素質提高的目的?如教學《光》一課,先展示各種色光,接著提問對于光你想知道什么呢?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肯定很多,而且學生一定會對自己的問題特別注意,因此教學效果會很好。
五、巧用幽默創設情境
幽默是教學藝術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在物理教學中,巧用幽默創設情境,使抽象知識趣味化,經常運用幽默藝術,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而且能起到發展學生能力,優化學生個性之功能。如教學《慣性》一課,慣性概念比較抽象,只靠平凡的語言敘述,理解起來較難,我把一個關于坐車時“德性”與“慣性”的小幽默,引用到課堂。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對慣性了解更深一層。
六、引入故事,創設情境
中學生喜歡聽故事,在課堂上,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故事、寓言、謎語、趣聞、諺語等,不僅幫助學生思考問題,還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吸引他們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如教《浮力》一課,講撈鐵牛的故事;教《測固體體積》時,講烏鴉喝水的故事;教《杠桿》時,講阿基米德能利用杠桿移動地球(足夠長的杠桿)。在課上,教師用準確、凝練、生動、形象、妙趣、典雅的語言,對這些故事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興趣盎然,學習信心倍增。
七、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成為教學的一重要手段,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展示物理過程,使間斷變為連續,變靜態為動態,方便學生理解概念、規律、定律原理,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置一些物理情境,如演示不便操作的物理實驗,和利用視聽畫面營造氛圍,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心領神會,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如教學《大氣壓強》一課,用水銀做托里拆利實驗,教師不易演示,并且有毒,因此大部分教師根本不做這個實驗,但是這個實驗卻是本章的重點實驗,不做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若用現代化手段演示本實驗,不但安全方便,并且實驗效果理想化,學生理解效果自然很好。
總之,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創設合理的情境,就能讓學生帶著積極的情緒學習,使這節課在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