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
摘 要:民主管理,是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開”的原則下,協調各組織各行為達到管理目的的一種管理方法,換言之,是一種被管理者意識不到的但事實上卻正在接受的管理,或者說是一種群眾參與下的多數人管理多數人的管理。因此,民主管理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思想的體現,也符合人們的心理要求,有利于調動人的積極性,喚醒人的主體意識,弘揚人的主體精神,發揮人的主體能力,是現代管理者追求的一種管理藝術。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民主管理風格
班主任是眾多官職中最小的一個“主任”,但是即便如此,班主任需要管理的事務仍然有很多,大到教育教學工作小到班級衛生、紀律的管理曾經有人這樣說過,擁有一位好的班主任就等于辦好一個班,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班級管理工作將直接影響學校的管理水平作為班級活動的主導者,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質、工作方式、管理理念都將會對班上每一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為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國內的各個小學都應該推行班主任民主風格管理但是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小學班主任在是實施民主管理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這就需要我們小學班主任要在實際工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提高班級的民主化管理
一、小學班主任民主管理風格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民主管理風格的認知程度不高
盡管新課標大力推崇發揚民主,但是絕大部分的教師對如何實現班級民主化管理仍舊存有疑問,很大程度上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到民主化的管理學生因為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以及其自身教育的限制,使得他們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仍然推行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管理模式,在他們看來,民主風格管理就是放手對學生的管理,給予學生過多的自由空間,這樣會使得學生變得越來越懶散,班級整體成為一盤散沙,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極其惡劣,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不到保障例如,在班級管理活動中,部分老師自始至終就以自我為中心,班級中的大小事務都要親力親為雖然也提倡動用班干部幫助班級一些事務的管理,但是,這類班干部很少是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一般都為班主任挑選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來任命,從而使得成績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和成績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這些都是班主任對民主管理風格的認知度不高所致。
2.實施過程中注重形式,忽略民主管理的實質性
有些學校的教育管理理念較為先進,在教學過程中倡導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要對學生具有足夠的耐心,信任并理解學生,用真心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要求學校的班主任采用民主化管理方式組織班級活動但是在實際管理中,這種民主風格的管理理念并未被教師全盤認可,許多班主任欠缺相關的理論知識,對民主風格管理的實際意義理解不到位,因而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只是一味地注重形式,未能對民主管理形式進行設計與規劃,故而管理方法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
二、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民主性的方法探究
1.給予家長相關的民主權,發揮家長管理的作用
作為學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家長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民主管理工作時,要多加獲得家長的支持,信賴家長,適當地給予家長一定的民主權利現今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眾人的寵愛,故而在受到班級管理約束時,可能會很難適應所以,班主任需要定期對班級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家庭教育情況為了進一步發揮學生家長參與班級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各小學班主任可以多開展一些家長會,促進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性,讓家長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出優秀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參與班級的民主風格管理另外,讓家長代表參與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對學生負責,從而為學生創造出民主化的學習生活環境
2.給予學生一定的民主權,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風格班級管理是要做到讓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精神,積極調動班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為班級管理工作獻計獻策首先,班主任要讓學生參與到班級規章制度建立過程中在班委會成員擬定好相關規章制度后,由班上學生進行討論,對于不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與完善,直到規章制度被班級大部分學生接受方可見效其次,班主任不可依據個人意愿任命班委會成員,班級干部應該由班上學生通過民主選舉產生,需在班級所有同學的監督下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最后,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勵學生參與民主決策,可以建立一個班級管理工作信箱,為民主風格管理開辟道路。
3.給予任課教師相應的民主權,實現班級綜合化管理
要想實現班級的民主管理,只憑借班主任、家長以及學生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應注重充分發揮班級任課教師的作用任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講解的,相比于班主任,他們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了解得更加透徹,也是班級相關規章制度的切實體驗者因此,筆者認為班主任應該多與任課教師商量班級管理工作事宜,積極聽取任課對班級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使得任課老師意識到實施民主風格管理的重要意義,由此而來,任課教師們就會在潛意識中自覺投人到班級的民主管理工作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班級管理工作的民主性,更有助于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與進行。
4.班主任工作要具有透明性和示范性。
班主任的工作要定期向班級公布,使每一位學生知道班級管理情況;班主任自己要樹立民主意識,認識到學生是班級的主人,自己是班級中的普通一員,與他們是平等的。魏書生說過:“在一個班級以學生為主的集體中,老師只不過是渡口擺渡的船工。”班主任要“俯首甘為孺子牛”,在工作中做出示范、做出榜樣,要樹立學生的集體和民主觀念,有事讓學生集體商量,集體解決,這樣才能把學生舉得更高,讓學生從中得到鍛煉,重新認識自我,從而發揮、發展自己的潛力,獲得一種“存在感”。
總之,在小學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下,各學校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式也應該得以優化和調整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主導者,在班級管理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到民主風格的班級管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一直是我們重點關注的課題,更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永恒的工作目標筆者結合自身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對如何實施班級民主風格管理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可能會存在缺陷,但是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創新,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切實落實好班級民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