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合力力·阿布拉
摘 要: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及國企改革重點領域分支,開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應借助國有資本走進市場投資和社會資本融入國企兩方面相結合,從體制機制、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加以調整,提高國有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4-0012-01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支柱性的角色。但是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卻從未停止,民營資本介入國有企業中,國有資本走出去參股民營企業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問題雖然提出較早,但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才被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明確下來。我國國企混改工作的推進需要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為了更進一步理清該領域研究脈絡,本研究對近20年來國內混改方面文獻進行了細致梳理,形成如下綜述。
一、關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研究
(一)國有企業的分類改革
我國國有企業分類改革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了。董輔(1995)將國有企業分為競爭性與非競爭性兩類企業,后者涵蓋自然壟斷企業以及社會福利企業這兩種分支,認為應從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有企業功能入手,發揮其在實施國有企業分類改革中的主導作用。張淑敏(2000)根據國有企業供給產品和企業規模的不同,將國有企業分為競爭性國有企業、壟斷性國有企業和非競爭性國有企業三類,針對不同規模、不同產品、不同性質國有企業,改革策略選擇和分類也應有所區別。藍定香(2006)從國有企業產權的角度出發,將其分為公共領域與非公共領域兩種類型的國有企業,公共領域類型的應該建立一個“特殊”產權制度,非公共領域國有企業則應建立制衡的產權結構多元化。
(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1.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混合所有制并不是我國首創,早在20世紀20—30年代,經濟學家凱恩斯就認為“挽救資本主義制度的唯一切實辦法就是讓國家的權威與私人的策動力相互合作”。而將混合所有制作為一個真正確切的概念作出闡述的是西方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把凱恩斯“公私合作”理論豐富為“混合經濟”理論,并提出了混合經濟論。直至上世紀90年代,我國才逐漸意識到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必要性。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學者對混合所有制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朱光華(2004)主張我國混合所有制結構應當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局面;厲以寧(2004)認為應當提倡“新公有制”,也就是少數國有企業依然是國家控股,大量國有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涵蓋了法人治理結構完整的公共持股股份制企業和各類型基金參股所有制;馬俊青(1995)認為,應當讓國家沒能力或沒必要實行壟斷性國有獨資產業或獨自企業,而是應該向混合所有制部分進行轉移。
2.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到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基本經濟制度重要實現形式的高度。國有企業特別是處于競爭性市場的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上愈加堅定。我國學者圍繞混合所有制改革問題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
吳廣津(2002)的研究認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實現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進而推動國企經營機制的改革,所以必須要把國資管理體制改革作為突破口,加快政企分開,弱化政府干預,引導企業自身進行轉變。黃速建(2014)認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問題包括:功能分類及分類監管問題,國有獨資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問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國企去行政化的(下轉24頁)(上接12頁)問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國企公司治理問題,如何鼓勵非國有資本進入持股的問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公司文化的管理問題。陳俊龍(2015)從行為經濟學視角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正式沉淀成本,實施有效控制;打破國企壟斷,完善市場體系;有序推動混改,弱化從眾心理;提升綜合素質,減少認知失調。吳愛存(2014)認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制上市,吸引社會資本,實現規范化治理;資本并購,融入市場優質資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充足產業鏈,打通產業鏈,實現上下游對接;全員持股,企業管理激勵,增強員工積極性;創新融資渠道,拓寬融資渠道,豐富多元化工具。湯吉軍(2014)的研究從不完全契約視角對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了制度分析,并提出:應當降低資產專用型,完善競爭性市場結構;降低交易成本,加強企業治理結構;減少敲竹杠行為,提高信息對稱程度;創造良好的締約環境,提高政府干預效率。
參考文獻:
[1] 程曉峰.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研究[J].財經界,2015,(3).
[2] 王儲,王峰娟.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資產定價問題——以中石化銷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例[J].財務與會計,2015,(6).
[3] 張祥建,郭麗紅,徐龍炳.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企業投資效率——基于留存國有股控制和高管政治關聯的分析[J].
經濟管理,2015,(9).
[4] 陳林,唐楊柳.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國有企業政策性負擔——基于早期國企產權改革大數據的實證研究[J].經濟學家,2014,(11):
13-23.
[5] 關于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與對策——混合所有制的路程還有多遠[J].發展研究,2015,(1):51-54.
[6] 惲力達.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以《上海國企改革二十條》為視角[J].現代國企研究,2015,(6):
18-19.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