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義

[摘要] 目的 研究注射用阿奇霉素致兒童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 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在我院注射阿奇霉素的患兒,觀察400例患兒的用藥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的危險因素。 結果 400例患兒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包括神經系統反應、胃腸道反應、呼吸系統反應、心血管系統反應、過敏反應等。在分析影響因素后發現,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性別、用藥劑量、藥物濃度、使用頻率、聯合用藥,而年齡、過敏史以及療程對不良反應發生的影響不大。 結論 在臨床上應根據相應危險因素制定并實施對應的預防措施,降低患兒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關鍵詞] 阿奇霉素;注射;兒童;不良反應;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97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4-008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induced by for inj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00 children injected with azithromyci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med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The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rate of 400 case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azithromycin for injection was 5.00%, including nervous system respons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espiratory system response,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action, allergic reaction and so on. After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gender, drug dosage, drug concentration, frequency of use, combination therapy, while age, allergy history and treatment course had little effect on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risk factor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ravenous azithromycin for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 Azithromycin; Injection; Children; Adverse reactions; Risk factors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作為一種大環內酯的抗生素[1],最先于1980年發現并在1981年推出,其藥物作用機制與紅霉素等藥物相似[2],能夠結合細菌核糖體中的50 s亞基,對細菌轉肽過程、細菌蛋白質合成進行抑制[3],具有較強的抗菌(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等)效果。阿奇霉素的血漿半衰期和組織半衰期分別為35~48 h、68~76 h[4],抗菌效果較其他大環內酯類藥物更強。阿奇霉素常用于治療兒童感染性疾病,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與傳統紅霉素相比,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嚴重程度均更輕[5],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相關研究表明,兒童在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時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本文旨在探討注射用阿奇霉素致兒童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從我院收治的患兒中抽取400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收治的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的患兒400例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整理患兒的完整病歷資料,其中男220例,女180例,年齡2~15歲,平均(6.28±2.75)歲。疾病類型:鼻竇炎20例,急性咽喉炎60例,皮膚軟組織感染20例,化膿性扁桃體炎100例,化膿性中耳炎30例,肺炎170例。納入標準:①用藥途徑為靜脈給藥。②存在細菌感染及阿奇霉素指征的患兒。③患兒家屬知情本次研究內容及目的,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在參與本次研究前和用藥前未進行肝腎功能檢查的患兒。②為過敏體質且對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過敏的患兒。③存在阿奇霉素禁忌證的患兒。④因不合理用藥現象導致不良反應的患兒。
1.2 方法
對400例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患兒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指標包括患兒的性別、年齡、用藥種類、用藥濃度、使用頻率、過敏史、療程、肝腎功能、不良反應的類型及特點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患兒的基本信息、臨床資料、用藥情況以及不良反應情況,并分析其與患兒不良反應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文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信息
400例患兒中,男性患兒與女性患兒的比例為220∶180,平均年齡分別為(6.28±2.75)歲、(6.35±2.74)歲,共出現20例不良反應。其中277例使用門冬氨酸阿奇霉素(0.5 g),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為6例(2.17%);123例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0.25 g),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為14例(11.38%)。
2.2 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患兒在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后會發生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神經系統反應、心血管系統反應、呼吸系統反應等不良反應情況,400例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20/400),其中注射乳糖酸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率為11.38%,注射門冬氨酸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率為2.17%,兩組不同酸型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單因素分析
通過分析發現,年齡、是否有過敏史、療程是否合理對注射用阿奇霉素患兒出現不良反應的影響較小(P>0.05),性別、劑量是否合理、藥物濃度是否合理、使用頻率是否合理、是否聯合用藥均是造成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患兒出現不良反應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3討論
阿奇霉素的主要成份為阿齊紅霉素[6],其具有半衰期長、穩定性強、抗菌活性強、組織滲透性好且抗菌譜廣等優點[7],能夠對多種細菌DNA的合成進行抑制,能夠有效治療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由敏感細菌所致的急性支氣管炎、中耳炎、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疾病及皮膚軟組織感染,還能治療由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機體耐受性良好[8-9],不良反應呈現由輕到中度的可逆性反應。
注射用阿奇霉素在治療兒童時,其不良反應常在10歲以下的患兒中出現[10],可能與兒童應用注射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更安全有關。注射用阿奇霉素使用的患兒較多,且患兒的身體正在發育,受多種因素影響,患兒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較高。相關研究認為,注射用阿奇霉素在靜脈輸注時可能會使患兒血漿內的胃動素含量提高[11],促進其結合胃動力受體,刺激胃腸道,進而引發消化系統不良反應[12];同時還可能受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的阿奇霉素異構體的影響,出現神經毒性以及過敏,進而導致患兒出現神經系統或靜脈疼痛等不良反應[13];另外,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使用時間過長,會對患兒的肝臟造成損害,減少血小板,促使腎臟負擔增加[14]。
目前,注射用阿奇霉素在16歲以下兒童和少年中應用的療效與安全性尚未得到研究證實和數據支持[15]。近年來,隨著注射用阿奇霉素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所致的不良反應逐漸被臨床和學者關注,成為臨床上一直在關注的問題。注射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應,包括血壓下降、心律紊亂、全身性損害、循環系統損害、聽力損害、視覺損害、過敏性皮疹等,對患兒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16],相關研究認為,合理應用注射用阿奇霉素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7],有利于臨床用藥安全,因此,本文對注射用阿奇霉素導致兒童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制定針對性的防范對策。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酸型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2.17%、11.38%,差異不大(P>0.05),說明不同酸型注射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應與使用的兒童例數無較大關系。在統計后發現,乳糖酸阿奇霉素(0.25 g)、門冬氨酸阿奇霉素(0.5 g)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神經系統反應、心血管系統反應、呼吸系統反應)均較低,其中發生率最高的為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2.25%,其次為呼吸系統反應和神經系統反應,發生率均為0.75%。另外通過分析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發現,用藥情況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劑量、藥物濃度、使用頻率以及聯合用藥等,均屬于人為可控制因素,因此,加強對其的控制十分重要。
本文認為在為患兒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時,應注意做好以下措施:(1)在使用前,根據藥物說明書和患者用藥后的實際反應對療程進行選擇。(2)在用藥前對患兒的病史進行詢問并確認其是否存在過敏史,憑此選擇合適酸型的注射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18],減少藥物不良反應。(3)在用藥過程中可根據患兒的病情程度,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進行配伍,比如西咪替丁等,減少不良反應。(4)在臨床中可將注射用阿奇霉素聯合中藥注射劑進行使用,防止發生不良反應。(5)根據患兒的年齡、病情程度選擇合適的劑量和藥物濃度[19],并對使用頻率和滴注速度進行控制,以速度適中為宜,還應控制用藥時間,同時對患兒用藥后的反應進行觀察,若患兒存在胸悶、眼花以及呼吸困難等異常情況時,需馬上停止輸液并實施相應的處理,避免出現過敏性休克[20]。
總之,在患兒靜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時應根據不良反應發生的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臨床合理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在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同時減輕患兒的痛苦。
[參考文獻]
[1] 曹冰.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應120例臨床分析[J]. 中國藥業,2012,21(24):83.
[2] ZK Lu,J Yuan,M Li,et al. Cardiac risks associated with antibiotics:Azithromycin and levofloxacin[J].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2015,14(2):295-303.
[3] 李郁,傅存冀,劉磊. 185例兒童使用阿奇霉素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分析[J]. 兒科藥學雜志,2017,28(1):28-31.
[4] 成詠. 羅紅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藥物的不良反應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7):130-131.
[5] Thompson AM,Thomas SE,Schafers SJ,et al. The role of azithromycin in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treatment[J].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2015,40(5):517-524.
[6] 李郁,劉磊,傅存冀.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分析[J]. 中國藥物警戒,2015,12(11):693-696.
[7] Hutson JR,Fischer HD,Wang X,et al. Use of clarithromycin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older patients receiving donepezil:A population-based,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 Drugs and Aging,2012,29(3):205-211.
[8] 李鑫. 兒科臨床中應用阿奇霉素發生的不良反應與藥學監護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8):4143-4144.
[9] 周呂法. 16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應分析[J]. 北方藥學,2014,11(8):131-132.
[10] 張立言. 阿奇霉素導致兒童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高危因素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4,20(12):50-52.
[11] Otake H,Suga K,Suzuki H,et al.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in tonsillectomy:The efficacy of preoperative single-dos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zithromycin in preventing surgical site infection[J]. Acta Oto-Laryngologica,2014, 134(1/2):181-184.
[12] 焦偉杰,高天曙,陳團營. 注射用阿奇霉素致兒童不良反應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藥房,2016,27(24):3340-3342.
[13] 湯迎軍,張詠梅. 71例阿奇霉素致藥物不良反應患兒相關因素的分析[J]. 抗感染藥學,2014,11(5):453-454.
[14] Potter TG,Snider KR. Azithr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Azitromicina en el tratamiento de gastroparesis][J].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13,47(3):411-415.
[15] 謝紅. 兒童使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應129例文獻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24):2281-2283.
[16] Uchit G.P,Shrivastava MP,Badar VA,et 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Nagpur[J]. Journal of the Indi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2,110(4):224-227.
[17] 陳佳. 遠紅外穴位敷貼防治阿奇霉素所致兒童胃腸道不良反應療效評價[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9):36-38.
[18] 宋遠. 兒童使用阿奇霉素胃腸道不良反應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15,44(7):787-788.
[19] 曹效紅. 兒童及青少年使用阿奇霉素不良反應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5):625-626.
[20] 李敏. 兒童靜脈滴注阿奇霉素108例不良反應臨床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5,35(25):16-17.
(收稿日期: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