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選成
摘 要:伴隨著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我國工民建體系逐漸趨于完善,無論是建筑數量還是建筑質量,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工民建工程項目中,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何積極發揮施工技術的優勢,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該文結合工程案例,對工民建工程中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著重闡釋了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應解決措施,旨在為工民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技術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民建工程 基坑支護 施工技術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a)-0051-02
1 工程案例
某工程于2015年竣工,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20 000 m2,具體的施工建筑面積是15 000 m2,地下建筑面積是17 500 m2,地上建筑為民用/商用住宅,而地下主要用于停車場、建筑設備機房等項目。地上建筑24層樓,地下1層與其相連。另外,項目設計人員結合實際建筑群,設計了附屬群房。該建筑主要采取的施工技術是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技術和沖孔灌注樁結構,地上建筑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建筑為90 cm地下混凝土連續墻以及2層鋼筋混凝土支架[1]。
2 工民建工程中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
2.1 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之邊坡開挖技術
邊坡開挖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其實際施工處理過程,根據規定角度對基坑周圍的維護措施以及維護結構進行集中的放坡處理,施工過程較為便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邊坡開挖技術應用時,要對大量的土方結構進行統一的開挖操作。技術應用要與地質因素以及挖方深度縫參數進行精密結合,從而有效判定邊坡尺寸的大小,目前,主要的邊坡形式就是階梯型和直線型兩種[1]。另外,開挖操作進行過程中,要結合邊坡的實際情況,若是邊坡角度比較陡,則容易引起塌方事故,若是邊坡角度過于平緩,則工作量會有所增大,造成空間的過度浪費,基于此,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要進行有效的技術交底,合理設計邊坡開挖的實際角度,從而提升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并且,邊坡開挖技術的適用條件也需要施工人員給予高度重視,一般而言,地質條件以及施工場地條件較好時,利用邊坡開挖技術效果較好。
2.2 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之排樁支護技術
排樁支護技術是邊坡支護施工項目中的常用技術,分為緊密式排樁支護施工技術和疏散式排樁支護施工技術,主要應用在混凝土灌注樁以及構件組合的擋土體結構施工項目中,結合技術要點制作不同支護結構。在排樁支護技術應用過程中,施工操作十分便捷,操作方式和操作效果都較好,特別是能有效提升鋼樁的實際承載水平,但是,排樁支護技術費用較大,對施工精細度要求也很高,直接導致施工進度緩慢。基于此,在實際建筑施工項目中,只有優化處理水泥,才能充分發揮排樁支護技術進行施工的優勢[2]。
2.3 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之噴錨網支護技術
在工程項目中,若是要應用噴錨網支護技術,就要集合常規化施工機械,實現基坑項目的挖掘作業。通常情況下,利用噴錨網支護技術主要選取下行式短臺階下挖操作,要將密度較高的錨桿合理化地布置在邊坡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噴錨網支護技術中,錨桿除了密度高也要保證尺寸,于此勇士,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置支護擋護體系。施工項目中應用噴錨網支護技術,要聘請專業的監理團隊對其穩定性進行集中驗收,待項目檢驗結果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 工民建工程中基坑支護施工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項目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值得相關部門注重關注。
第一,技術結構的設計和施工問題。在工民建工程項目施工設計體系中,設計人員對于邊坡角度和尺寸設計失誤,就會導致其出現嚴重的安全問題[3]。而除了設計問題外,最重要的就是現場施工,施工人員對于噴射混凝土養護操作缺乏認知,工作不到位或者是支護施工作業不規范等,都是導致整體施工操作安全性降低的原因。另外,養護操作不到位、支護施工操作和養護項目無法形成有效連接、錨桿設計強度不足、邊坡面處理不當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導致邊坡施工項目整體結構不符合標準。除了施工技術問題外,工作人員基坑工程項目的協調能力不強以及施工進度控制不當等都會給工民建基坑支護施工項目留有安全隱患。
第二,外界環境問題。一方面,地下水會對基坑項目的處理效果產生影響,隨著城市內工民建工程中基坑深度增加,其地下水位也隨之增高,甚至會在工程項目中出現涌水或者是滲水問題,這就需要相關施工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建構系統化的處理方案,利用有效控制措施,結合實際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從而減少其對工程項目質量的影響[4]。另一方面,深基坑本身環境就較為復雜,且具有多樣化特征,涌水層檢測不到位以及軟弱地層勘察失真等問題都可能存在,也會導致安全隱患的留存,影響整體工民建施工項目的常規化運行[5]。
4 工民建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優化措施分析
在工民建工程運行過程中,要積極落實安全性施工技術操作流程,踐行更加有效的管控機制,從而升級整體工程質量。
第一,相關工程項目設計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建構最為貼合的設計方案,在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開始前,要對地質情況以及環境參數進行全面整合和分析,并且利用專業設計人員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模型,從根本上保證設計方案貼合于施工實際情況,滿足項目要求和項目標準。并且,企業也要強化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科學化選擇技術的同時,確保施工操作的規范性,結合實際問題建立有效預案,并在施工過程中和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及時交流,建立動態化的控制機制和管理模型,以保證設計方案的不斷優化,在貼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效果。
第二,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安全防護措施,施工企業要組織專人進行施工設備維護和保養,確保施工設備能處于常規化運行狀態,從而提升工程項目安全性。并且,要集中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在強化全體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提高技術安全審核水平,保證工程項目按照標準化流程有序開展[6]。除此之外,施工單位要這對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支護措施,對安全性、地質條件以及壓力平衡狀態等參數進行集中評估后,保證支護措施能發揮其最大功效,提高整體工程項目的質量。
5 結語
總而言之,在工民建工程項目運行過程中,要積極踐行施工質量控制要求,給予技術操作充分認知和重視,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技術操作,深度處理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在做好基坑支護防水工作的同時,提升施工操作的規范性。采取貼合實際情況的基坑支護技術,有效升提高整體工程項目的綜合質量和水平,貫徹落實國家相關規定,為工民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汪福元.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7(21):62,63.
[2] 徐中華,王建華,王衛東,等.上海地區深基坑工程中地下連續墻的變形性狀[J].土木工程學報,2008,41(8):81-86.
[3] 吳小將,劉國彬,盧禮順,等.基于深基坑工程測斜監測曲線的地下連續墻彎矩估算方法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2,27(9):1086-1090.
[4] 史世雍,章偉.深基坑地下連續墻的泥漿槽壁穩定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11,28(Z1):1418-1421.
[5] 甄延海.復雜條件下深基坑的支護及監測方案設計[J].山西建筑,2016,42(21):70-71.
[6] 李超.高層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護施工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5,22(1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