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俐 胡凡剛
【摘 要】2017年3月底,警匪片《非凡任務》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在眾多的主流電影中,該影片繼續推陳出新,給龐大的主流電影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非凡任務》不只是警匪片的杰作,更是在向人們傳播一種主流價值觀。本文將通過傳播學的角度,來深入挖掘《非凡任務》的成功之道。
【關鍵詞】《非凡任務》; 傳播學;主流電影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13-01
一、傳播者的明星效應
《非凡任務》的導演是麥兆輝、潘耀明,編劇是莊文強,麥兆輝和莊文強在圈內被稱為“麥莊組合”“王牌組合”,他們曾經合作打造了《無間道》系列、《竊聽風云》系列影片,而在《竊聽風云》中擔任攝影指導的的潘耀明也加入了《非凡任務》,并擔任導演,在“鐵三角”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拍攝了《非凡任務》。麥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早在2011年,就曾經受到邀請來拍攝中國內地的警察故事,通過了長時間的溝通交流,又加入臥底、毒梟等新鮮角色,才逐漸形成《非凡任務》故事的雛形。莊文強也曾表示,如今中國內地公安更多地參與到跨國打擊犯罪行動中,所以香港導演才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內地,相信這會是一個具有良好口碑的的故事創作。
不僅導演組實力雄厚,強大的明星陣容也是該片的一大賣點,具有超高人氣的兩位主演——段奕宏和黃軒,不管從顏值還是演技,都會讓觀眾為之驚呼。段奕宏在此片中一改往日的正面形象,首次挑戰演起了販毒集團的“老大”,雖是反派,但也是一個鐵錚錚的“硬漢”,演技超群當然是毋庸置疑,但是能讓觀眾愛上這個大反派,段奕宏不愧是國內實力派演員。段奕宏在之前的演藝生涯中一般扮演警察、軍人等正面角色,也曾憑借《烈日灼心》中的警察角色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對于此次突破性挑戰,他表示也有過擔心,不過在與導演的再三交涉下,最終被導演的信任所打動,才決定接下這個“非凡任務”。而片中的另外一個主演黃軒也是實現了一次重大突破,在之前飾演的角色當中,大部分以文藝書生的形象為主,而這次卻飾演了一名緝毒特警,在觀眾心中實現了一次華麗轉身。
二、傳播內容的主旋律弘揚
影片在傳播過程中,作為傳播者的導演、編劇,包括演員需要把想要傳達的信息轉化成鏡像、聲音等符號,進行有組織的編碼才能有效傳達給受眾,而受眾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要對內容進行正確解讀,才能真正理解信息的含義。
《非凡任務》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緝毒警察劉浩軍接受上級派下的任務滲透到“雙鷹”販毒集團做臥底,在臥底期間,發現該集團的幕后老大“老鷹”,并拼盡一切力量獲取“老鷹”的信任,與另外一名警官李建國共同搗毀了整個販毒集團的故事。
在故事性的基礎上做了市場化運作,首先在制作上融入了商業化元素,這主要體現在其強大的宣傳策略;其次,則是按照市場化的原則來選擇檔期;第三,就是主旋律的弘揚。一部好的影片一定要有一個扣人心弦的主題思想,該影片就是憑借其對國家形象的弘揚,才會如此深入人心。把故事細節處理得相當巧妙,再加上演員的實力出演,充分展現出了此片的感情思想。
此次主演黃軒在影片中扮演的臥底林凱,是該片正面角色中的一大看點,所謂亦正亦邪,亦冷亦熱,帶入感十足,肌肉硬漢的形象對于黃軒來說也許是一次蛻變,在片中,完美詮釋了警匪片中不可或缺的槍戰、肉搏,相信黃軒在此次轉型之后,也拓寬了自己以后的表演道路,
三、傳播受眾的迎合創新
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之一即是娛樂功能。電影作為大眾傳播的具體形式之一,其娛樂功能也就更加明顯,在現代社會中,電影已經成為娛樂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眾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放松身心,減緩工作生活中的壓力。
在《非凡任務》這部影片中,模式的創新給觀眾留下了諸多思考,可能在今后的主流電影中,都會受到一定的啟示。其中,主流電影按照“商業電影”的方式來制作宣傳,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受眾的關注,以往那些不太受歡迎的主流電影,往往就是由于制作老套而導致市場低下,所以,《非凡任務》讓主流電影有了市場,是與其類型化與商業化相結合分不開的。
四、結語
目前,我國主流電影不論在主題上還是在制作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影片《非凡任務》的品質更是毋庸置疑。但是在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發展當下,《非凡任務》的創新意義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原本的創作模式下融入商業元素,這將是一種新的電影形式。可以說,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而它的成功也將影響著整個電影市場,對今后這類題材電影創作與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正山、陳菁從《湄公河行動》看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北京電影學報,影人論壇,2016年12期
[2]李正良《傳播學原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王小俐,女,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視文化;
第二作者:胡凡剛,男,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后、碩導,研究方向:影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