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鋼琴教學時遇到的問題而得出的一些感悟和解決方法,希望能為學習鋼琴的人提供一些意見和經驗。本文從學琴時的節奏、技術、心理及技巧的解決等四方面入手進行簡析,幫忙高校學生很好地學習鋼琴。
【關鍵詞】鋼琴;節奏;技術;心理;解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80-02
一、鋼琴學習中出現的節奏問題及原因
完美的音樂就像正常的人一樣,而節奏就是人身體上的某一器官。瑞士著名音樂家達爾克羅茲在強調節奏訓練的重要性時指出:“人無不具有天生的節奏本能,不過需要誘發培育,進而為音樂所用;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原始的節奏是人類脈搏的跳動、呼吸及內心情緒起伏的體現,節奏是音樂的生命力,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1]但對于初學鋼琴的人來說,要準確、穩定彈奏每種節奏型是有很大難度的。筆者就初學者出現節奏不穩、特殊節奏彈奏不準確等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進行重點論述。
(一)節奏不穩、節奏不均勻。節奏不穩表現為:在彈奏一首樂曲時不知不覺彈奏得時快時慢,演奏者不能正確感受旋律的韻律與呼吸,節奏的不統一破壞了整個樂曲的韻律,從而導致演奏的失敗。導致節奏不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節奏感薄弱。演奏者內心不能準確把握樂曲的節拍,導致彈奏得不完整,同時也破壞了整個樂曲的音樂風格。在練習時,要用自己能控制住的最慢速度進行彈奏,這有利于提高大腦對手指的控制能力。此外還可以多聽一些音樂會,感受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優美的音樂節奏對增強節奏感也是非常有益的。同時也要養成打拍子的習慣,且拍子要準確,在打拍子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去感受節奏的韻律,應多感受節奏的分組、彈奏特性,以及多注意拍號,體會它的強弱拍,要養成認真分析、感受、體會節奏的好習慣,并把用心體會到的節奏用手指表現出來。
2.技術薄弱。鋼琴注重的是手指的靈活性和感情的投入。所以開始學鋼琴的最佳年齡是5歲,在手指未發育成熟的階段進行正規訓練,這樣能夠更好地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和獨立性。但是,高師的學生學琴難度就會大一些,這時的手指骨骼已經定型,沒有兒童手指那么強的可塑性,手指的韌帶彈性,甚至是肌肉的反應都會遠遠不如兒童。
不過,成人學習鋼琴也有著兒童無法比擬的優越條件,雖然骨骼已基本定型,但是成人的智力、能力以及意志力要優于兒童,再加上對學琴的熱情,以及刻苦學習的精神,只要訓練方法正確,努力練習,相信很快就能練好手指的獨立性與靈活性,在彈奏技術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同樣的時間里,成人學琴的速度肯定要快于兒童。
(二)特殊節奏的彈奏不準確。由于成人長期的單向思維方式,用兩只手演奏不同的節奏比較困難,往往會出現兩只手的速度、節奏不一致,因此更應該在初學階段注重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可以先從一些簡單的節奏訓練起。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這些節奏型都是一些比較容易彈奏的。
二、節奏問題的解決
(一)加強節奏訓練。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夠準確把握音樂形象,要正確把握音樂的力度、節奏、音色等。節奏是整個音樂的靈魂,可以表達人們不同時刻的心情。初學者在學習鋼琴時一定要注意節奏、節拍,要彈奏準確,下面介紹了幾種節奏練習方法。
1.數拍子。在初學階段,可以先從彈奏一些簡單的節奏開始,運用數拍子的方法來幫助練習。通過數拍子對樂曲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再多唱曲譜,這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識譜能力和表達樂曲歌唱性的能力。
2.節拍器練習。除數拍子外,還可以用節拍器來輔助練習。雖然有些人認為節拍器的節拍太機械化,沒有音樂的律動感,但它對于糾正一些不準確的節拍還是比較有效的。
(二)加強手指的技術練習。造成節奏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手指不靈活,獨立性差,不受大腦的支配。開始學琴時,最重要的就是斷奏彈法,斷奏可以讓我們的掌指關節更加牢固,從而保證好的手型。學完斷奏后,接下來學習連奏。連奏需要掌握高抬指的技術,高抬指也是要在手指放松的前提下進行。基本的演奏技巧學會了,就應該進行大量的手指練習了。有人說練習是枯燥無味的,但俄羅斯著名鋼琴家雅科夫·扎克曾這樣解釋,“這樣的練習對我來說一點也不枯燥,如果從創造性對待事業的角度出發,這樣的練習比演奏某種音樂作品更有意義。”[3]著名鋼琴家里赫特也曾說過:“我從不把練習與藝術創作分割開來,因為二者是相互聯系的。在慢慢彈這些練習曲時,我檢驗動作,牢牢地記住它們,并隨之產生各種感覺。另外我追求自由,我盡量避免各種不舒服的體位和不準確的動作。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堆積知識,而是對知識加以選擇。”[4]
在進行手指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慢練習。因為一切技術困難只有通過慢練習才能逐步解決。不會慢練習的就學不好鋼琴,慢練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去動腦筋、去仔細傾聽。相反,練得越慢,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問題就越多越細,通過放慢速度就能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慢練習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去掌握技術。[5]
(三)正確對待彈奏時的怯場心理。心理素質是影響鋼琴演奏效果的主要原因。對演奏者來說,需要學會在眾人面前“露臉”,例如,叫同學來旁聽自己的演奏,或為同學做一些簡單的伴奏。另外,也可以參加一些小型的鋼琴比賽。只有習慣了在眾人面前彈奏,并積累經驗,才能減輕恐懼緊張的心理。自信心對于鋼琴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
(四)特殊節奏的“特殊對待”。隨著我們手指能力的提高,以及曲目量的增加,必然會遇到一些比較難彈的節奏,雙手的配合能力就顯得要差一些。下面簡述幾種特殊節奏的練習方法。
1.附點節奏的練習。在練習節奏時經常遇到的困難是附點音符的彈奏,成人學琴會理解小數點和分數,如四分音符的附點彈奏時值是1.5+0.5=2,八分音符的附點彈奏時值是1+0.5=1.5,通過數字可以很快理解其時值。例如《拜厄初級鋼琴教程》的No.55。
2.三連音節奏的訓練。三連音在鋼琴彈奏時經常出現,演奏者通常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它彈奏成前十六的形式,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把三連音的每個音看成是3/8拍或6/8拍中八分音符,例如《拜厄鋼琴初學教程》No.85。
3.二對三的復節奏練習。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復節奏的學習,可能是所有鋼琴學習者在節奏方面最難克服的困難。著名鋼琴家曾這樣解釋,“復節奏,這是指在縱向疊置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奏型,其因素相互不能以整數除盡,因而不能按音符時值的正常比例關系相對應,除節拍音外不能同步奏出,而必須在時間序列上交錯進行演奏的節奏形式。”[6]復節奏通俗地說,可以分為“二對三”“三對四”“五對七”等。
筆者在德彪西的《阿拉伯風》這部作品中第一次接觸到二對三復節奏形式,
看起來很難彈,我們可以通過分手練習,兩只手都彈得很熟練,在熟練的基礎上,手指肌肉容易形成記憶性動作,左手就可以固定彈奏的位置,穩定節拍來進行記憶中的動作,這樣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就可以放在右手上。
復節奏也可以用插空的方法來練習,起音是同時彈出的,其他的音依次彈出。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練習方法,也是比較容易的。
綜上所述,鋼琴學習中出現的各種節奏問題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在本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學習鋼琴的時間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彈奏曲目的增多,面對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節奏越來越難彈,這就需要有耐心及時去解決問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努力練習,才能在鋼琴演奏上取得長足進步。
注釋:
①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②根納季·齊平.演奏者與技術[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47.
③雅·米爾斯坦.演奏理論與演奏史問題[M].莫斯科出版社,1983,189+190.
④童道錦,孫明珠.鋼琴教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9.
⑤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141.
參考文獻:
[1]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馮中良.學習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
[3]童道錦,孫明珠.鋼琴教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9.
[4]根納季·齊平.演奏者與技術[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5]雅·米爾斯坦.演奏理論與演奏史問題[M].莫斯科出版社,1983.
[6]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黃洪焱(1976-),男,廣東佛岡人,韓國大佛大學碩士研究生,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