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琳
打開歷史的鉛封,輕輕觸及遺失的時間煙塵,我們讀到的是亙古的傷痛。戰爭、戰爭、還是戰爭!厚重的史卷所記載的輝煌瞬間似乎永遠都是戰爭。王朝更替、族群爭端、宗教博弈,甚至僅僅為了一片草場、一條河流,人們都可以訴諸武力,戰爭似乎是解決一切矛盾的終極手段。無數人的鮮血染紅了大地,也染紅了“英雄”的桂冠。于是,我們記住了凱撒、亞歷山大、成吉思汗……他們被后人千古稱頌,頂禮膜拜。但我們忘卻了戰爭背后千萬個亡魂、億萬人的哭喊,更忘卻了人們心中共同的期盼——和平!
戰爭,永遠都會存在。因為欲望和權力,也因為正義和尊嚴。欲望和權力像是毒品,一旦沾染就欲罷不能。它們侵蝕著人們本真的內心,激發征服的野性,引誘施暴者將內疚、不忍和所有善念統統拋在腦后,置之不理。縱容施暴者以各種名義肆意蔓延戰火,踐踏別人的尊嚴,摧毀對手的和自己的美好家園,“兼愛非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笑話。他們的追隨者們追隨著他們的謊言,付出靈魂,投身戰火,犯下罪行。戰前的豪言壯語,不過是在亂軍廝殺中支持自己廝殺下去的精神支柱。夕陽西下時的那飯香與叮囑,才是他們刻骨銘心的溫暖。于是他們想找到答案,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理由延續暴行。他們得到的答案可能是為了保護妻兒,可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可能是為了戰后的功勛,也許還有別的。可再美麗的泡沫也終究會破滅,有誰會真的愿意為一個謊言、一紙戰書,背負一生的罪惡。
不只是他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答案。尤其是那些無處安身的人們,那些因為炮火身體殘疾的人們,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親人好友的人們,他們飽含熱淚的質問,為什么讓這個世界變得這么苦不堪言。他們一遍一遍地在心里質問,一遍一遍地仰頭質問,一遍一遍在夢里質問。教堂的鐘聲里似乎有答案,寺院經書的字句間似乎有答案,可這些答案只能給那些無助的人們帶來一絲絲瞬間的心靈慰藉,卻無法改變殘酷的事實,更隱藏了骯臟的真相。好想將這些答案撕碎在風中。
對于戰爭的回憶,我們所遺忘的,他們不曾遺忘;我們所記住的,他們刻骨銘心。那些戰火在他們心中永遠不可原諒。失去、逃離、屈辱、傷痛、憤恨,都在他們心中扎下了根。當我們在照片中看到赤身小孩驚恐地逃離漫天炮火,看到瀕死的戰士回頭看自己遠處殘破的軀體,看到絕望的母親拿著兒子手臂無聲的哭泣,我們應該允許他們憤怒。更應該祈禱,不要讓這痛苦延展到下一代。
在昨天、在今天、在明天,總會有紅色漫天包圍著一些無助的人,那不是繽紛落英,而是因為點點鮮血長埋在塵世間,染紅了眼睛所看到的盡頭。開始與結果總是沒有改變,只有苦難在世上一遍一遍地重復。那些一去不復返的人們,不知道故鄉的花又開還是那么的動人,不知道在白云邊等待的人一直在。他們的夢境飛過一只只白鴿,在遼闊的大地聽著風起云落,看著海天一色,牽著愛人溫暖的手不愿意醒來。
并不太平的世界,有著無法安心的人們;并不明確的目標,有著迷茫前進的人們;并不美好的生活,有著依舊堅持的人們。
我們不知道,一場正義的戰爭可不可以讓飄零離落的人安心,可不可以讓惶恐的城市恢復寧靜,可不可以讓所有的人找回夢想。可就是這樣,我們也愿意穿上戰甲,為了一個美好自由的世界去戰斗!因為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善良和隱忍換不回這世上的和平。
當英雄們在鐵鑄的搖籃中長成,舉戈沙場,揮斥方遒,遙遠家中的窗后,總有人紅著眼,一遍遍溫熱那杯茶,等他共話當年! 那天什么時候到來?什么時候再擁有家園?什么時候再聽聞鳥語花香?沒有人知道答案,但我們堅信會有那么一天!
英雄遲暮,遙首回望,究竟是豪氣干云還是一聲長嘆?常年爭斗的人們,面對風輕云淡、皓月星空,還有沒有太多的恩怨沒有化解?那心中的凈土,經過血洗后還有沒有花開?誰又能告訴我們答案?抬頭望向天空,那答案就在風中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