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生
又是三月陽春,南疆木棉花漫山紅遍,北國陽春白雪分外妖嬈,交相輝映祖國大地。木棉花被贊為英雄花,雪絨花被譽為神州魂。國歌唱響時,神州英雄會,正是全國兩會的共商國是之時,共謀強國富民之策,暢談和平發展之言,同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肩負人民囑托,履行歷史使命,兩會代表委員使命擔當的精神,高潔似陽春雪,堅定如木棉紅,諍言和行動匯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血染的風采綻放出英雄之花,民族的堅貞鑄就了神州之魂。民族自由和解放,國家繁榮和富強,都來自一條萬眾一心用血肉筑起的長城……任何國家與民族,只有牢記歷史,不忘初心,執著前行,自強不息,與時俱進,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雪絨花飄,潔白壯麗,展現著的是一種堅貞的情懷和純潔的品質。革命前輩的家國情懷一如陽春白雪般的堅貞偉岸。《鄧小平與成渝鐵路建設》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一代偉人鄧小平的鋼鐵般意志與革命情懷。新中國成立之初,鄧小平領軍成渝鐵路建設,僅僅用了2年多時間,全長505公里的成渝鐵路就全線通車,結束了四川沒有鐵路的歷史。《方志敏的“蘇維埃”情懷》“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的結論,是方志敏從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得出的,并為之奮斗終身,表現出方志敏愿意為蘇維埃和革命事業獻身的決心與意志。《鄧穎超與女作家趙清閣的深厚情誼》中的往來書信,見證了鄧穎超對一位普通作家的無私幫助,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愛情懷。《陳毅戎馬倥傯的淮北詩情》“道口破重圍,曾經彈雨飛。戰場遺跡在,捷報迭來歸”的豪邁詩篇,則體現了陳毅元帥“上馬殺敵,下馬寫詩”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從幾千年前開鑿京杭大運河的民眾到北宋督修海堤的縣令范仲淹:從抗戰時期“戰時農都”從事農事試驗的農業專家到民國時期實踐教育救國的教育家錢均夫,中國各族人民一代接著一代,奮力拼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富強!
木棉花開,殷紅如血,綻放著的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木棉花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沸騰的熱血詮釋著對生命的理解和對祖國的忠誠,把自己的鮮血溶入鮮花之中。《安順場: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記述了17名紅軍突擊隊員在巨浪急流中與國民黨守敵頑強激戰,迎著槍林彈雨向河對岸沖去……70多名船工冒著生命危險給紅軍撐船奮力搶渡,紅軍成功渡過了大渡河,但被槍彈擊中的戰士、船工們倒下了,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河水和河岸的鮮花。《江橋抗戰:“九·一八”后抗日第一槍》,發生在1931年11月由黑龍江抗日義勇軍總司令馬占山打響,此戰警醒了國人,“黑龍江中國的軍人在日軍的橫暴下,孤軍奮戰。嫩江河畔赤血,是中國血性男兒的瑰寶。”《氣壯山河的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衡陽保衛戰雖然兵敗城破,但由此掀起了全國一浪高過一浪的抗日熱潮。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總有英雄挺身而出……
往昔經歷的是現在的史記,今天進行的是未來的歷史。對歷史有交待,對未來負責任,無論是堅貞高潔的雪絨花,還是那熱情似火的木棉花,都如英雄的家國情懷和綻開的燦爛笑臉,鼓舞著每一位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