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軒
一家之言
秋天的紅葉凋零了,它不舍離別,懸掛于枝頭,直到寒風掃過,終究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我知道它的不舍,我知道它對枝頭的不舍,但命運確實捉弄人,留它形單影只,恰如鴛鴦失伴,凄清哀婉。我同情陰陽相隔的戀人。我始終不曾忘記黛玉的失魂落魄,不曾忘記黛玉在冷清中念著寶玉與寶釵的金玉良緣,不曾忘記黛玉含恨落淚,只余一聲“寶玉,寶玉,你好……”,魂斷香殞。我對曹雪芹因此都有了點恨意了:難道失去愛人的悲哀還不夠,還要用新人的纏綿來火上澆油嗎?我對寶玉則有愈發多的不滿:難道剃發出家就可以忘卻黛玉的紅顏了嗎?我不禁有些氣憤,但更多的是感傷之意——兩小無猜、兩廂情愿終成泡影。如果說愛情走到墳前仍令人無動于衷,只是靜視墓碑,那么這樣悲涼的愛情也只能讓我倍感不值了,即便它是如此的深沉哀婉。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我贊賞元稹這樣的男人,他有著一股癡情,有著一份執著。如此山盟海誓,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我本是不相信這樣神話般的愛戀存在的,但此時此刻我卻欣慰畢竟人間還是有陪伴到老的朝夕之戀,縱使時光改變兩人的面容,但無論是多么艱難的生活或是多么困苦的時刻,依然相敬如賓,始終如一。
當然,我更敬佩能夠共赴黃泉的戀人。正如層層浪花,須臾不分離地緊隨,即使前浪撞擊在礁石上,破碎成晶瑩的淚花,用破碎的聲音吶喊好好活下去,但后浪不理會,只管陪著它,然后,我又看見了淚花,這次——幸福溢出來了。
或許人們感嘆這樣的愛情是虛無而不切實際的,我卻執著于這樣的深情。
早不記得孔雀的尾屏有多么絢麗,但我卻深深記得孔雀東南飛時的“五里一徘徊”。我感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我一直相信這樣的愛情恒久。那輕輕流水把蘭芝的愛戀帶到幽泉,只等仲卿共賞細水長流;那細細東南枝把仲卿的愛戀掛上枝頭,只等蘭芝共結永世連理。我驚嘆這樣的愛情悲劇,我敬佩這樣堅守的戀人。
早不記得蝴蝶的翅是多么美麗,但我還曾記得梁祝墳中化成的蝶。那對彩蝶如今定然還依偎在一起。我無法揣測梁山伯的哀痛,但至少他的抑郁證明了他對祝英臺的愛;我同樣無法揣測祝英臺的哀傷,但至少她從花轎上投入墳中證明了她對梁山伯的愛。他們幻化成蝴蝶,那美好的愛情就在翅的揮舞間灑滿塵世。我不懂得黃泉路上的景色,看不清人性的復雜,但如此真摯的愛情我不得不為之折服。
有人說,不離不棄,生死相許,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做到?到頭來,愛人的墳前,只不過幾盞明燈。我欣賞相互擁抱御寒的戀人,我同情生死相隔的戀人,但我更敬佩共赴黃泉的戀人。一碗紅豆湯,多少思念,黃泉路上的牽手,這才叫轟轟烈烈,朝夕如一。
半生緣,蝶戀花。
黃泉恨,鴛鴦結。
【作者系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