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輝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人們對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一些基礎樂理知識的了解,而是通過音樂的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就很有必要就小學音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能愉快地學習到更多音樂知識。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
新課改呼吁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與傳統的只重視語數外等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不同,人們也更加關注學生在體育、美術、音樂等方面的發展。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探索一種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的新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欣賞和感悟能力。下面就從具體的幾個方面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進行論述。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對電子技術的使用越來越頻繁,這些科學技術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利用新科技來輔助教學,像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給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新課改也提倡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教會學生更多、更全面的知識,呈現口授或板書所不能直觀呈現的內容。
例如,教師在指導一年級小學生學習《數鴨子》這一課的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借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會學生《數鴨子》這首歌。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直接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可能會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同時學習的興趣也不會很高。這個時候,在課堂的開始,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放出小鴨子的叫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根據學生唱到的歌詞部分,逐步出示相對應的圖片。如當教學生唱到“大橋下”時,出示圖片大橋;當唱到“一群鴨”的時候,就出示一群小鴨子的圖片,以此來幫助一年級的小學生記憶歌詞,同時還為歌曲的創編做了一定的鋪墊。在學生熟練唱會本首歌曲后,教師還可以借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本首兒歌的視頻,鞏固學生的記憶,這種聲像俱全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直接說教的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差別,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就會被吸引過來,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進入本節課的學習。除此之外,對于充分考查學生欣賞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音樂學習來說,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就更是不可缺少了,其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實施情感教學
音樂是一門飽含情感的課程,教師在教小學生音樂的時候,就一定要把情感融入課堂中,逐步引導學生領會音樂中所蘊藏的感情,體會創作者的心路歷程,這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學生今后在音樂創作上發揮出更大的才能。實施情感教學還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以心靈去感知音樂,真正在音樂的學習中體會到樂趣。
例如,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媽媽的心》這一首兒歌的時候,教師在本節課上就要十分注重感情的投入,要是教師自己在教學的時候就不帶任何情感,生硬地指導學生,這就沒有多少教學意義了,特別是在唱到“媽媽的心里總愛牽掛我,我的心里牽掛著媽媽的歌”“媽媽的歌,兒女的歌,都歌唱紅星燦爛的祖國!”等這樣的詞句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飽含感情,祖國媽媽養育了我們,我們愛祖國媽媽,把我們與祖國媽媽之間的深厚感情演唱出來,并注意在演唱過程中的停頓,對感情的把握適當,引導學生去領悟其中的那份情感,使學生能夠扎實地學好本節課,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音樂上的領悟能力,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溫度。
三、組織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
任何一個科目的教學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小學音樂教學就更是如此了,教師可以通過經常組織不同的教學活動來豐富教學課堂,并在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訓練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我們多快樂》這一課時,本課在唱歌和欣賞曲目之后,有一個活動叫“化妝舞會”,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來促進這一教學活動的進行,事先讓學生從小動物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紙質面具,然后教師讓每個學生帶著自己扮演的角色的面具上臺唱首歌或者表演一個其他的小節目。這樣一來,課堂就變得異?;钴S,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極大提升,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總之,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的學習能有效豐富他們的生活,健全學生的發展。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可以從新技術的運用、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情感的投入這三個方面出發,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音樂知識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萬海紅.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方式探討[J].時代教育,2015.
[2]盧天超.關于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探討[J].小品文選刊 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