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龍,楊海林
(江西工程學院,江西 新余 338000)
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的項目化數學改革
劉鵬龍,楊海林
(江西工程學院,江西 新余 338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各領域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但是人才培養中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對接的人才缺乏,很多學生雖然積累了豐富的與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卻缺乏對實踐的感性認知,很難將已掌握的知識與實際項目相聯系。對此,為了切實提高學生PLC控制技術運用能力,學校應該積極推行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課程的教學改革,引進項目教學法,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機械設備電氣控制;項目化教學;改革;策略
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課程作為結合了傳統機電控制技術與現代PLC技術的一門極具實踐性的應用型專業課程,是每一個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目前,很多高校為了滿足國家以及社會對于高等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都開始嘗試將項目教學法引入課程教學中,并取得了不錯成效。但是為了向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的高等應用型人才,各高校也要有所突破。因此,我們需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不斷嘗試對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PLC控制技術的應用水平,從而為今后的人才培養積累寶貴經驗。
1.1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
目前,項目化教學的內容以及操作方法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步,即企業調研→確定崗位群→職業能力目標→項目化內容。可見,項目化教學的內容基本都來源于企業,但是當前我們有很多老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轉變為老師的,盡管他們擁有十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實踐經驗卻很貧乏,甚至于有些老師沒有參與過任何一個項目。這就造成他們在授課過程中,常常出現用理論知識可以說通的卻無法在實踐中得到落實的現象,也就是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這使僅僅依靠老師來解決問題較難實現。
1.2 從教學硬件設施的角度來看
很多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辦學水平,也積極地去參觀其他學?;蛘咴O備展,看到某些設備被大部分院校所使用的,就一味的選購回來,甚至于引進了自認為很先進的設備。但是這種選購方式勢必會造成設備與項目不匹配的現象。另外,有些學校以及老師為了讓這些設備物有所值,常常會根據設備來設計教學內容,至于項目能否符合學生情況以及項目是否符合本專業特征,都很少在老師的考慮范圍之內,這就會影響到教學的順利進行,也與人才培養初衷背道而馳。
1.3 從課堂教學效果的角度來看
作為一門必修課,在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課程教學中,由于每個班的學生大多在40人左右,而可供實踐的設備卻僅有少量的十幾臺,有些甚至還處于故障狀態中。面對這種情況,為了保證教學效果,老師不得不根據可用設備的數量來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約為4、5人。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卻發現,每組真正動手操作的學生卻只有1、2個,其余兩位學生只在旁邊觀看。再加上僅有一名老師進行授課,他不但要進行正常授課,對學生進行輔導、糾偏,還要維護課堂秩序,在多重任務下,老師很難面面俱到,從而就無法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1.4 從考核評價的角度來看
目前,很多老師會采取以下考核方式來確定學生的成績:首先,由每組組長對本組成員進行打分;然后,各組員之間進行打分;之后,老師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以及操作等進行打分;最后,取前三者的平均值就是學生本門課程的成績。這種考核方法雖然看上去較為完善,但是其中卻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比如組長對組員的感覺、組員對組員的感覺、老師對學生的感覺等,這就難以保證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同時整個過程操作起來也較為繁瑣,浪費時間。
2.1 大力推行“小班制”教學
經過多次實踐可以發現,項目教學法的最理想人數應該是30人以內。這種“小班制”教學模式旨在讓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指導,而老師也能將更多的時間以及精力放在教學以及與學生互動上,從而保證學生更好地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踐問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老師應該將每個學習小組人數控制在2到3人,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本次項目任務。具體來說,老師在分組時需要慎重,為了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可以結合學生以往的綜合成績以及實踐能力水平,對不同學習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學生進行分組。另外,老師還可以進行交叉分組,也就是在完成不同項目時,讓學生參與到不同的分組中,實現他們的全方位發展。這種分組方式一方面可以讓不同水平、不同能力以及不同優勢的學生進行互補,另一方面還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進而有效提升整個項目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
2.2 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
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課程是與企業實際生產緊密相聯的應用類課程之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性、實踐性極強。想要學好這門課程,就必須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十分緊密。對此,學校除了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與企業的更深層次的合作,來對實訓環節進行改進以及優化。為實現這一目標,各大院校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第一,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學校可以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先進模范及相關技術人員進校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可以對當今先進的技術以及理論知識等有一個及時了解;第二,學??梢杂行Ю媒萄薪M老師以及往屆畢業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組織學生去相關企業進行實地參觀,提前讓學生了解今后的崗位環境以及要求,以此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以及強化;第三,學校和老師可以為學生創造和提供多種課外設計或者生產實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鍛煉實踐能力。
2.3 加強多種教學手段的融合與運用
項目化教學實質上就是師生或者生生合作共同完成項目任務的一個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靈活融合以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具體來說,為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老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點。第一,在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課程中,很多知識點是十分抽象的,僅依靠文字敘述是很難讓學生正確理解的,比如說常用低壓元器件、調速控制線路以及基本電器控制線路等。對此,老師可以就這些知識點制作flash動畫課件,通過課件來直觀生動的向學生講解那些抽象的知識點。這種方式不僅極具趣味性,同時學生的注意力也相對集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第二,為了讓學生了解控制系統的具體界面以及操作方法,老師可以在工程現場或者生產現場拍攝相關控制系統,并將拍攝下來的視頻或者圖片等資料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給學生,從而達到情景教學的效果;第三,為了方便學生課下自習以及復習,學??梢苑e極建設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網絡學習平臺,并實現與其他學校的資源共享,將與該課程相關的錄像、教學案例、教學課件以及題庫等寶貴資源上傳到平臺上,供學生下載學習。同時還可以專門設立一個互動模塊,當學生遇到疑問時,可以在平臺上與老師或者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形成一個多維教學網絡,以保證教學效果。
2.4 改進以及優化考核評價方法
以往的教學考核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但是受人為因素影響,其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并不強。所以,老師在收回“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等表格時,不能單純的取這些結果的平均值作為學生成績,而是應該通過認真細致的分析,來確定其中是否存在亂打分、自相矛盾以及亂評的現象。事實上,很多學生對于以往的考核評價模式也存在質疑,認為受感情因素影響,自己做出的評價可能并不公正,互評、自評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對此,老師可以在項目完成后,將學生成績合理分為以下幾部分,即文明操作占一成、設備使用占一成、準確畫出電氣原理圖占一成、上機實踐操作成功的占兩成、正確畫出安裝接線圖的占兩成、團隊合作占兩成、答辯占一成。這種包含了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目標的考評方式,既可以保證教學評價的公平公正,也促使那些“袖手旁觀”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中來,為其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是每一位機械類專業學生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所以,針對當前該課程項目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大力推行“小班制”教學,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多種教學手段的融合與運用,改進以及優化考核評價方法,從而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帶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劉永華, 吳玉娟, 孔德志,等.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 裝備制造技術, 2014(11):239-241.
[2]安長俊, 周家婕. 電氣控制設備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J].求知導刊, 2016(17):139-139.

G642.0
A
1671-0711(2017)06(下)-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