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青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第十八小學校)
摘 要:研究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提高小學生核心素養,探索小學各階段學生的閱讀目標,提出科學有效的閱讀建議,使小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閱讀能力在大量的閱讀中得到強化、提升,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課外閱讀;全學科閱讀;有效性;核心素養
為了進一步推進學生讀書活動的有效開展,在以語文主題學習為基礎,以互聯網+教育發展為契機,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逐步整體推進全學科閱讀,創建卓有特色、具有可持續發展的閱讀文化,全面實現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提升,本文就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進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理論依據
1.現代語文課程觀、現代語文教學論
“課外活動”“語文實踐活動”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的“教學內容”,這一規定實現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統一,是大語文課程觀的體現。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大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蘇霍姆林斯基關于閱讀的論述
“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不要靠補課,也不需要沒完沒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
“要做到教會學生自學,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使一個人在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就酷愛讀書,并且學會在閱讀過程中認識自己。”
“一個不熱愛讀書的民族,肯定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崇尚讀書的民族,則肯定蘊蓄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
二、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使小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將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能力在大量的閱讀中得到強化、提升,達到“無師自通”的目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并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2.通過研究,探索小學各階段學生閱讀目標以及為達到該目標適合閱讀的書目,并提出科學有效的閱讀建議。
3.通過研究,探索小學生課外閱讀效果的評價指標及方法,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三、研究內容
1.形成閱讀指導模式,逐步營造校園閱讀場
研究獨具學校特色的閱讀指導模式,老師行之有效、引之有法地進行閱讀指導;在課堂內外營造出良好的閱讀環境,使學生逐漸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
2.研究小學生閱讀效果的評價指標及方法
努力探索學生閱讀評價指標及方法,以求通過各種定性、定量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閱讀的效果作出判斷,逐步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3.研究在閱讀活動指導過程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通過“探索小學生閱讀指導”這一契機,促使教師博覽群書,并對教師閱讀提出具體要求,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文學修養和文化底蘊,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四、研究策略
1.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
我們將制定兩個層次的研究計劃,即學校層次和年級層次。學校層次的計劃由研究組討論制定,確定總體實施方案后,各年級語文組長根據實施方案和本年級情況制定各年級的實施計劃。各年級計劃經過研究組討論、審核后實施。
2.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讀什么書有益,怎樣閱讀,教師要加以指導,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赤壁之戰》后,向學生推薦閱讀《三國演義》;學了《武松打虎》后,引導學生讀《水滸》……有了這樣的閱讀基礎,那么讀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謂“書越讀越厚”,學生的閱讀不再局限于語文書,實現了由課內到課外的有效延伸。
3.開設閱讀課
閱讀課是我校為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而專門開設的每周一次的課程。事實證明,這對于系統地提高孩子的閱讀技能是很有作用的。具體的做法是:將閱讀課教學計劃編入教師的工作計劃、組織專家聽、評閱讀指導課等,促進教師不斷地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具體方法和思路,逐步形成閱讀課的基本課型。
4.營造讀書氛圍
我們將利用校園空間,合理地設置閱讀文化環境(如閱讀墻、宣傳欄、班級圖書角等),讓師生主動親近閱讀;利用學校宣傳櫥窗、廣播每月定期給學生推薦一本好書,并倡導親子共讀一本好書;開展教師讀書沙龍、學生讀書匯報會等對閱讀情況進行交流,對閱讀效果進行及時反饋、評價。
5.合理而豐富的讀書活動
組織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這包括:讀書故事會、好書推薦會、佳作欣賞會、讀書心得交流會、同伴伴讀活動、古詩背誦比賽、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知識競賽、親子知識競賽、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并且在實驗研究的后階段,將研究工作的重點放在統籌、整合、提升上述活動形式,并嘗試根據反饋結果來設計、組織更加有效的讀書活動。
6.加強反饋和總結環節
反饋環節是過去研究過程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事實上,反饋環節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使我們能夠評估實驗效果,并能適時調整做法。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及時從學生和家長方面了解實施情況。
此次研究將分階段進行總結,為了減少由此給參與教師帶來的額外工作量,研究組將設計專門的表格和總結模板,通過盡可能精簡的文檔記錄研究實施情況。
參考文獻:
[1]林良英.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4):168.
[2]單銀娥.試析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途徑[J].新課程,2013(9):8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