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有剛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第二小學)
摘 要:根據學困生的特點,了解其心理變化,運用較好的教育方法,針對學困生心理障礙的表現,在育人的大環境中實施心理疏導與矯正,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引導和培養學困生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都給予肯定的評價,對其進行全面的心理矯治。
關鍵詞:學困生;心理;疏導
一、學困生的心理障礙
小學生尤其是中、高年級的學困生心理障礙表現十分突出,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密切關注、了解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運用較好的教育方法對其進行教育。通過對任教班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調查和學困生的心理障礙調查,本人認為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反映在心理壓力、心理敏感性、心理矛盾、心理控制力、健康水平諸方面的心理特征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
成績不理想,名次滯后,因對某科或幾科不感興趣,對教學不適應,對該科或幾個學科失去學習信心。
2.人際關系不協調
由于成績不太好和老師關心不夠,或在同學中不善于交往而產生孤獨感、自卑感,同學之間出現不愉快,鬧矛盾,甚至下意識地在班上“惡作劇”。使之在集體中的地位低或表現欲得不到滿足,沒有自我表現的機會或抓不住這種機會。
3.家庭負擔
家庭經濟困難,又因自己上學而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家庭父母離異,父母離開原有之家,放棄對子女的教育,使之產生一種沒有家庭溫暖的孤獨感,無人關心的寂寞感。
4.對前途的憂慮
因學習始終不能進入最佳狀態,自己對前途感到迷茫,情緒不穩定,情感脆弱,心理壓力過大,心理矛盾突出。
二、學困生的心理疏導
1.消除戒備心理,進行感情疏導
學困生和待轉化學生在班級里由于成績不好,紀律又差,所以經常受到同學和老師的指責和懲罰。大家對他們持有不同程度的嫌棄態度,因此,在他們和老師之間存在無形的隔膜,假如我們不和他們建立起真摯的情感聯系,就說不上心理疏導和心理教育工作。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所以對他們要給予真摯的師愛,而不能有半點虛假。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謹言慎行,不能傷害他們脆弱的自尊心,盡量給他們以平等、民主的人格,傾聽他們的心聲,對于那些犯過錯誤的待轉化學生,可以通過感情疏導告訴他們“一切可以從頭開始,好壞看今后的實際表現”,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自己不是“朽木不可雕”。
2.在學習動機方面疏導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而學困生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時常受到個別老師的冷落、否定。他們從沒有品嘗過成功的喜悅,于是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或是災難的根源,從而導致他們失去了學習動機。這也就是他們經常曠課,遇到困難時不能堅持學習,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等原因。我們應對他們不斷進行心理疏導,使他們正確認識學習的意義,把學習與遠大的理想及共產主義事業聯系起來,從而形成長久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3.在是非觀上心理疏導
很多學困生的是非觀模糊,不能在出現錯誤之前及時辨別、制止,行動之后又不能主動悔過與改正,所以錯了不知其丑,并且一錯再錯,最后不能自拔。具體表現如:常頂撞老師,把違反紀律看作勇敢,包庇同學的錯誤,把抄作業看作友誼等。因此,要在是非觀上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首先,在是非觀上嚴格要求,分清大是大非,正確的要求一旦提出,必須嚴格執行,并在執行中要有配套措施,及時評價結果。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感受到哪些是正確的行為,應怎樣嚴格要求自己,怎樣言行一致。
其次,要培養他們的自制能力,幫助他們走出意志薄弱的低谷,引導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出現反復,我們決不惱火、泄氣。因為待轉化學生的轉化一般都會經過醒悟、轉變、反復、鞏固、穩定的過程,對他們進行是非觀的心理疏導,既要積極,又要穩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鼻形鸺庇谇蟪?,也不應寄希望于僥幸。在轉化過程中可通過考驗的方式使他們得到鍛煉的機會。如:讓搗亂的學生負責自習課上的紀律??简炇且环N信任的表示,也是心理疏導的一種手段,它可以使人產生一種尊嚴感。在考驗中新的高尚的動機戰勝原來的不良動機,從而增強他們的意志力。但這種考驗必須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并有適當的監督。考驗中要及時發現“閃光點”,讓學生吃下“定心丸”。
4.在育人環境中心理疏導
學困生不是生在真空里,他們的思想感情、興趣、理想是受社會、家庭與周圍的人影響的,要使一個學困生的性格、情感有所改善,除了老師循序漸進的心理疏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素外,實行強化訓練。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更好地配合,齊抓共管,使學困生在多方面獲得發展。
5.當好學困生的心理醫生
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當好學困生的心理醫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至關重要。我們要細心觀察對心理活動不同表現方式的學困生采取相應的辦法,培養心理素質,當好心理醫生。
總之,我們必須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面向全體學生,當好學困生的心理醫生,抓其心,導其行,讓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都處在完好狀態”的一代“健康”人,使之成長為經得起風雨的參天大樹,早日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