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蔚
(浙江省永康市大徐小學)
摘 要:根據我國提出的新課程改革理念,要培養自主學習型人才,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求學生具有合作精神,能夠結合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成為對科學知識有探索熱情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教師要根據課程改革的內容進行認識和分析,提出相關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夠給予現代小學數學教育領域一定的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課程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要求復合型人才在實際工作生活中體現出他們更多及時應對和處理問題的工作能力,突出個人特色職能和極具熱情創新的工作情懷。新課程的改革目標就是培養積極主動學習的新型人才,摒除傳統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弊端,改變照本宣科的形式,摒棄理論指導的空泛之談。本篇文章就各所學校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新課程改革接受能力進行分析,希望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改革措施,為我國人才從小培養的計劃作出貢獻,為我國教育事業助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念改革
在正確認識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深化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程度,要求教師轉變自身位置,把自己從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轉變成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成功地引導學生對自己學習的內容充滿興趣。小學數學學科就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和養成,這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進行應用。
在小學數學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對沒有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未知的知識理論,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興趣。改變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理念,主要是為了培養更加具有綜合實力的人才,因為理念的轉變改變了學生與教育的固有模式,這樣的關系更有利于形成學生的個人特色,使我國教育事業的未來發展形勢從傳統的復制型人才轉變成為具有現代社會個人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人才培養做貢獻,也是為綜合型人才的培成事業助力。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方法上進行從傳統到創新的改革,把原本對學生進行的書本教育融入生活中,找到更多實用并且有辯證思想的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的創新上要有深度,要貼近生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為了淡化教師對學生教學考核結果的重視,而轉變成對教學過程和內容的重視,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也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這樣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更有利于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更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育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是教師在課堂中需要給學生傳達的訊息,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理論。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教案等素材的輔助。在新課程的教學方向指引下,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從單一的傳統灌輸轉變成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式教學。從前要求學生閱讀書本,再通過教師的講解去了解和學習數學,但是新型教學內容改革就是要求教師利用幻燈片、微電影、教學模具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立體地學習,并加深印象。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步驟改革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應該提前要求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讓學生互相幫助,這樣能夠培養合作的精神,還能對問題進行意見交換,根據個人的不同生活經驗得到各種各樣的理解,最后得出完美的答案。得到答案后,教師沒必要再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可以提供多項選擇給學生,讓學生從今天學習的內容中找到自己的薄弱方面,然后有針對性地復習。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步驟進行改革,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也能使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還能有效地讓學生通過合作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融合。
綜上所述,當前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在新課改政策的影響下進行全面改革,小學數學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行的教育改革要求,因此,正確認識課程改革并推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深化改革實為必要之舉。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有效提高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整體效率,也能夠為社會培養出綜合性的人才助力。
參考文獻:
[1]丁學保.通過試題評價,引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J].淄博師專學報,2006(29).
[2]呂小平.讓板書在數學課堂中綻放出獨特的光芒:江西省第九屆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優質課觀摩會板書設計例談[J].學生之友(小學版),2009(43).
[3]陳明華.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的有效化[J].課程·教材·教法,2005(5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