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建平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中洲新慶教學點)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和作文教學有機地整合,這是教學發展的趨勢,對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作文教學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積累素材,提供寫作內容;二是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三是啟發想象,開拓寫作思維;四是評改互動,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信息技術;作文教學;寫作水平
當前的世界是不斷發展的,越來越多先進的科技產品也不斷進入我們的教育領域,為我們的教學服務。而多媒體教學設備就是其中的一種,尤其是給我們作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明顯的生動性、直觀性、豐富性的特點,給學生提供了動靜結合的課堂情境,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為作文教學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增彩不少。那么如何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我們作文教學中?筆者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積累素材,提供寫作內容
內容是作文的生命線,沒有內容的作文自然體現不出作者的情感。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就算是老師口若懸河地指導,學生寫出來的作文依然空洞乏味,原因是學校或家長出于安全的考慮,禁止學生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或把學生關在家里,這樣學生的生活空間就小,可捕捉的生活素材就少,作文自然而然空洞無物。而多媒體的應用,以其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拓展知識的空間,為寫作提供了方便,這也就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困難。作文前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相關的網站,用關鍵字檢索等手段快速查找到與作文內容相關的各方面的材料。作文時,根據需要選取材料,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往往內容充實具有說服力。如在指導習作《我喜歡的傳統風俗文化》前,我指導學生上網搜索有關我國傳統文化的圖文素材信息。通過搜尋,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感受,寫起作文來也就有話可說了。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求學生及時把平時收集好的素材或學校和班級開展的各類活動素材儲存在班級多媒體電腦里,并將這些素材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門類儲存,這樣培養學生用心觀察身邊的生活習慣,從而讓寫作素材的積累自然成倍地增加,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寫出的文章內容才會更生動,更有活力。
二、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興趣高低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關,也就是說如果學生身邊有好的生活情境,那么學生的作文興致就高。但目前學生基本上都是學校和家庭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要想得到好的生活情境體驗確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而多媒體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多媒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進課堂,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提供了素材,學生也就有話可說了。為此,教學之前,教師根據習作內容,可以制作一些動畫,可以拍攝學生的活動照片并制成幻燈片,也可以下載相關的視頻片段。教學時,引導學生欣賞這些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的情境,激發學生對本次習作的興趣。如筆者指導學生寫《我愛家鄉的沙糖桔》作文時,為了激發寫作興趣,我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沙糖桔成熟時的景象,當學生看到那懸掛在樹上圓圓的沙糖桔、堆滿筐的沙糖桔時,仿佛進入果園一樣。這時要求學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學生紛紛舉手,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沉默。有的說:“沙糖桔圓圓的、紅紅的,讓人口水直流!”有的說:“當看到一個個鮮紅的沙糖桔就好像置身在金色的世界。”有的說:“當看到一個個飽滿的沙糖桔,我想到這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由此可見,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并讓學生置身其中,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然后再充分調動其生活積累,捕捉習作素材,幫學生成功地跨越狀物作文這道難關。
三、啟發想象,開拓寫作思維
一切創新活動都是從想象開始的。作文也是一項創新活動,也離不開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產生新奇大膽的設想,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如指導學生寫作《愛就在身邊》時,筆者采用多媒體制作了這樣的畫面:在敬老院,一群天真可愛的學生在陪伴老人們談天說地;在辦公室時,一個年老的教師在用心為學生輔導作業;在雨中,一群人在幫忙一個果農撿起路邊的水果;在半夜時,一個母親在為睡熟的孩子蓋被子……當學生欣賞完這些充滿愛心的畫面時,我要求他們給這些畫面添枝加葉,可以是寫人記事,也可以是寫景狀物,這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從而讓學生在不斷的聯想和想象的過程中產生寫作沖動,從而完成富有創意的作文。
四、評改互動,提高寫作水平
作文的評改一直是個老大難題。傳統的作文評改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地講,學生在講臺下聽,但很多時候學生是聽了前言忘了后語,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即使有時感覺到了語言表達上的問題,可要自己動手修改時往往感到困難。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則使作文的評改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通常的做法是這樣:在上作文評改課之前,教師選出好、中、差三類不同層次的作文,然后講評作文時利用多媒體投影出來,由教師示范修改或師生共同對作文內容立意、作文結構、用詞造句等方面進行評改,總結出評改的方法。再讓學生之間互評互改。最后由學生自己對自己作文中的字、詞、句、段、篇進行詳細的修改,這樣自然而然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例如,評講《我的同學》這篇作文時,筆者以一篇中下水平的作文為載體,從立意、內容、結構三方面對作文進行修改。當對作文內容進行修改時,針對學生存在敘述不清、語句缺乏情感、用詞不當的現象,我利用多媒體直觀明了的特點,將全文修改過程展示在學生的面前。然后,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來修改自己的作文,這遠比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講解的效率高,真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借助多媒體來評改作文的方法,將過去由老師一人獨自演奏作文評改模式變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并分享由此帶來的樂趣,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方便,效率極高。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有機整合從根本上改變了作文教學的模式,給作文教學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構成了作文教學的春天。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結合自己實際并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讓它能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教學,讓我們的作文教學開出燦爛的花朵。
參考文獻:
[1]李鎮西.熏陶感染與獨特體驗[J].語文教學通訊,2004,(8).
[2]劉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J].中外教學研究,2003(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