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興
(重慶市巫山縣抱龍鎮石碑小學代家村校)
摘 要:學生普遍認為數學難,不好學,歸根結底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教師教學方法不恰當,教法不能適應學生的認知思維與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沒有找到能夠巧妙掌握數學又能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諸多,其中學生小組學習方法占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學習方式中比較重要又比較常見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小組學習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也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式。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已廣泛得到應用,本篇文章將對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價值進行探討,并提出數學小組合作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以促進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更好進行。
一、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在學校多為班級授課制,人數眾多,教師可能會顧及不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及學習狀況,不可能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僅能增加生生間的互動,還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人際關系的培養。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生的合作能力也會有所增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性,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的學習勁頭十足。小組合作學習是尊重學生個別差異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協作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獲得一定的成功體驗,使學生獲得學習下去的信心,不再對數學抱有偏見。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互動教學模式的一種,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不僅可以增加生生、師生間的接觸,還能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有學習下去的動力,誘發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原本枯燥的課堂氛圍一掃而空,變得生動活躍,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的主體性進一步提升,促進學生更活潑快樂地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能夠輕松有效地掌握知識,不僅不會讓學生反感數學這門學科,還會讓學生愛上數學。小組合作交流時,肯定會有不同想法的碰撞,這不僅會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答題方式也不再單一,可以做到一題多解。
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注意事項
1.小組合作學習不要脫離教師的引導
小學生處于未成熟的探索階段,小組合作學習無疑是給了學生一定的獨立空間,但教師不能放手不管,要引導學生在所探索的問題上思考,不能偏離問題的軌道,為學生的思考空間畫上一定的界限,主動權應該交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但教師此時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學生小組中的導師,只有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好,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有效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做出有限的評價,先對小組學習所取得的成果進行肯定,然后再點出存在的不足,并對小組學習中貢獻較大的學生進行鼓勵與表揚,使以后的小組合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學生單方的活動,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配合,以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進行,不再是形式上的活動。
2.杜絕形式化,使每位學生真正參與其中
“少數學生爭臺面,多數學生做陪客。”是課堂活動中的普遍現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這種情況也比較多見,雖說是小組交流、小組學習,但小組仍是由少數學生撐起了一片天。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要爭取做到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給小組中的每位同學都安排好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自己的責任,這樣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時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與差異,對小組進行合理的劃分,人數不宜多,同一組內可以有差異,但不同小組之間的水平應基本平衡。要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進行,還要恰當地分配小組討論合作的學習時間,不能過短,過于倉促會使小組得不到高質量的學習成果,不宜過長,過于漫長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隨著時間消失殆盡,要根據所設置的問題及小組認識合理分配時間。
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學習小學數學的途徑,不僅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學習發展自身,做到“知能并進”,教師也能充分了解學生,更有效地調動課堂,使教材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被學生掌握,而且還能通過合作與交流延展出更多并且有用的知識,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摩擦,有效地激出學生向往學習的火花。
參考文獻:
[1]包鳳花.“三策略”促合作: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實效性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6).
[2]任廣文,王淑華.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作用與實施方法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9).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