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健荷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鎮希望小學)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對小學生關于美的感受、審美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是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強化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基于此,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審美情趣培養的方法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和小學生審美情趣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情趣;方式
小學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要求,是對小學生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的重要課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發現美、認知美、創造美,審美情趣培養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目的,同時也是強化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關于審美情趣培養的現狀和問題
審美情趣培養是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育關于審美情趣培養的現狀并不理想。首先,小學美術教師不重視審美情趣的培養,大部分的小學美術教師將教學精力集中到小學生美術技能的教學方面,忽視了對學生審美情趣培養的重要性,由于認識上存在偏差,導致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缺乏,審美情趣培養效果并不理想。其次,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方法過程中沒有重視對學生審美情趣的體驗,美術教學大都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或者是教師單純地講授美術知識,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沉悶、無趣,這種缺乏情感體驗的教學過程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積極性不高,也難以開展針對學生實際的審美情趣培養。
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開展學生審美情趣培養的對策和方法
1.引導小學生學會欣賞美術作品
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是審美情趣的一個重要方面,美術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元素、人文元素和藝術元素,指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是強化小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步驟和環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角色,針對美術作品引導小學生進行欣賞。這里所說的美術作品并不一定是大家的藝術作品,可以是小學生身邊的“美術作品”,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和情感體驗是有限的,過于深奧的美術作品可能無法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也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美版教材一年級《漂亮的建筑》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幾幅比較成功的學生美術作品,讓小學生進行欣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建筑的形狀、運用的色彩等進行欣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哪里畫得好、哪里畫得不好等,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
2.創設環境指導學生體驗美
創設富有情趣的美術課堂教學環境是對小學生審美情趣進行有效培養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富有情趣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小學生的美術課堂生動、豐富起來,改變過去單一教學方式對小學生情感產生的壓抑,讓小學生在豐富多彩、靈活快樂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審美情趣。例如,在教學《剪剪撕撕畫畫貼貼》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盡情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剪、撕、畫、貼,并且配上靈動的音樂,讓小學生“手舞足蹈”投入到作品的“創作”中,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情緒處在最佳狀態,能夠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將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大膽展示出來,有利于小學生對美術教學興趣的提升,同時在培養小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能力方面也具有十分明顯的效用。
3.通過生活實踐指導學生審視身邊真實的美
審美情趣的培養是從小學生的感性認識出發的,而感性認識的來源則是小學生的生活實踐,因此,將生活元素融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在生活實際中發現美是培養小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充滿了五彩繽紛的色彩、多種多樣的形狀,這些都是針對學生開展審美情趣培養的重要素材,同時也是創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重要基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做好審美情趣的培養。例如,在教學人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四季的色彩》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相關元素融入課堂教育過程中,并且帶領著學生進入校園、進入大自然,對當季的色彩進行發掘,配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四季的色彩”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對生活實際中的色彩進行發現,從而提供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效果。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時也是優化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創造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融入生活元素,不斷提升對小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肖偉.切實做好小學美術教育提升新一代的審美情趣[J].學周刊,2013(29):199.
[2]于靜.注重審美情趣,讓小學美術課堂煥發魅力[J].新課程導學,2015(1):1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