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中心幼兒園)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世間萬物繁衍生息,互受恩澤彼此回報,有情、有義、有愛。這份簡單的愛就好比一縷溫情,一抹絢麗的朝霞,一道旖旎的陽光,振蕩著需要關愛的心靈!老師與孩子亦可以借著課堂這座橋梁袒露真心,互訴衷情!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調皮、不守紀律、不愛學習、讓班主任頭痛的學生,被安排坐在一個特殊的角落——前門靠墻的地方。后來來了一位教數學的新老師,他仿佛特別喜愛這個坐在角落里的孩子,出門進門都會伸手摸摸孩子的頭。孩子開始喜歡數學老師,每天都渴望他來上課,自然成績一天天好起來。許多年過去了,這孩子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數學家,說起當年的老師他依然淚光閃閃,飽含深情:“他是我的太陽,他讓我的前方一片光亮。”由此可見,師愛,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可以說,老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曾經,我也嘗試讓自己與孩子之間充滿溫情,但是耐心和恒心的缺乏總讓自己的宏圖擱淺!記得那年擔任五年級班主任時,我們班來了一名留級生——一個桀驁不馴的“小賴皮”,全校出名的問題學生。他經常不交作業,過幾天連書包都丟了,還會說謊。一段陰雨連綿的日子,他的作業依舊沒有寫,他的說詞卻是昨天下午幫著家里人摘蘋果了,聽得我只抓狂,真想狠狠地揍他。后來我思考了一下,把他叫到辦公室里,告訴他:“你可以不做作業,但絕不能撒謊,以后你的作業減半,但你必須得天天完成,能做到嗎?”他答應了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經常和他談心,甚至和他加了QQ好友,在網絡上和他交流,隨時掌握他的心理動態,常常鼓勵他認真完成作業。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學習進步相當大,尤其是他的作文在班上是出了名的好,學習語文的興趣很是濃厚,再加上他對班集體的熱愛,現在成了班里的“香餑餑”,大家都很喜歡他。看來愛心真的猶如一劑良藥,能夠根治學生內心的頑疾。
愛是教育的陽光,教師越是滿懷深情地去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越能建立起來并得到健康發展。這種愛的交流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它可以有力把學生吸引到教育過程中來,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從而推動學生朝著培養目標所指引的方向努力攀登。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如我們班的學習困難生顧××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我從一名怕學習的人變成現在愛學習的我,其中飽含了張老師對我多少的關心呀,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報答老師對我的恩情……”看到這樣的話語,我知道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心血沒有白流,作為教師我真的無比自豪,萬分開心。
后來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到了幼兒園工作。不知不覺在幼兒園已經過了三個年頭。有付出必有收獲,因為自己的勤勤懇懇,讓孩子們對我產生了依戀;因為自己的踏踏實實,讓我所在的班級有更好的班風,更具團結向上的精神。有人問我有什么帶班的秘訣,我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
首先,用愛心對待孩子。要把幼兒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因為他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我們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愛心,像父母般的照顧他們,使孩子有在園如在家的感覺。從孩子進入校園的那一刻以及我們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對孩子負起所有的責任,這也是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期望。
其次,用愛教育孩子。師愛是學生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面對一張張童稚的面孔,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難道只要教會他們知識就足夠了嗎?錯了,五育并舉,德育為首,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并用自己的愛潛移默化感染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最后,用愛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老師的愛,所以我們不能對孩子們有偏愛。不能說我喜歡某某孩子,就對其多加關心,使其處處享受優厚的待遇,時間一長,就會使其他孩子感覺老師只愛別人,而不愛自己了。因此,我們要創造一個公愛的氛圍,讓每個孩子都感覺老師是愛他們的,老師對任何孩子都是一樣的。
總之,擁有愛心是我們干教育這份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對孩子的愛,何談對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無從談起。“愛的教育”,教育不就是用愛來實現的嗎?這份簡單的愛就好比一縷溫情,一抹絢麗的朝霞,一道旖旎的陽光,振蕩著需要關愛的心靈,讓心靈成長!看著花兒茁壯地成長,我也享受著花兒回贈的芬芳,那是成功的味道,那是幸福的氣息!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