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艷云
從世界范圍來看,集團化、大型化是出版業發展的趨勢,在上世紀50年代,出版集團化趨勢日益增強,進入90年代末期,出版集團紛紛進行兼并和擴張,取得了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探索轉型模式,本文主要以國際大型出版集團為例,從多個角度出發,探索適合我國出版集團的發展之路。
一、出版集團的歷史沿革
1.建立在自愿基礎上,跨地區的松散聯合體。1990年以前,我國出版業的集團建設開始起步,該時期的出版聯合體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是由企業自發組織形成的;其次是多個行政區共同合作的;再其次主要是以銷售圖書為目的。以地方文藝出版社聯合發行集團為例,該集團是由花城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組成。該集團章程規定:全體成員社在各自管轄范圍內掛牌,設立相應的圖書經銷處,并開展定期的交流活動,進行選題討論等活動。這一時期的主要作用力量是市場,在市場的推動下逐漸形成發展規模,因此又被稱為市場主導型階段。但是通過分析發現,這一時期缺乏系統的管理,集團成員之間比較分散,很難維持長遠的發展。
2.以行政區劃為基礎,由地方政府批準的聯系緊密的企業集團。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企業集團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企業集團的組織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以試點集團的形式,逐漸形成一個核心集團,堅持統一的領導標準。以四川出版集團公司為例,該集團首先確定了核心企業,主要是以四川教育出版社、印刷公司、物資公司為主,下設多個經營部門,根據集團的統一規劃進行管理和發展。在這一時期中,主要特點是以地方政府批準為主,開始逐步探索政企分開的模式,但是還未完全獨立,因此又被稱為政府主導型集團。由于許多出版社對該模式采取觀望態度,沒有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許多觀念尚未深入出版社經營發展之中,因此這一時期的發展也不成熟。
3.中央政府批準的,以資產為紐帶的國家試點集團。當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大型企業集團開始嘗試新的發展模式,許多以母子公司的形式進行上市管理,將現代企業制度運用到集團管理中,實行自負盈虧的自主經營模式。其中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為例,該集團的成立標志著開始進行試點階段。在這一時期中,主要是國家的推動作用,擴大了集團的類型,在圖書的基礎上,增加了報業集團,許多集團改變了傳統的發展模式,開始進行創新發展。
二、中外出版集團發展階段的比較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國出版集團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主導力量由最初的政府管理,逐漸過渡到集團自主發展,逐漸形成今天的專業化經營模式。國外的出版集團發展與我國有很大不同,國外主要是由于外部競爭引起的,是自發進行改制,因而競爭實力、創新能力都比較強,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三、出版集團的上市情況及對策
1.出版集團的上市基本情況。通過對國外出版業調查發現,許多著名的出版集團主要依靠上市,在出版行業中獲取一定的地位,比如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朗文出版公司等。此外,一些出版集團還拓寬海外市場,在其他國家上市,以湯姆森集團為例,它不僅在紐約上市,還在多倫多、倫敦等地區上市發展,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通過對目前我國出版集團的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的出版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在產品機構和布局上還缺乏科學的規劃,而且缺乏核心競爭力,許多國外集團紛紛在中國成立分社,對國內本土集團產生了極大威脅。我國為應對這一情況,在2006年鼓勵集團上市,探索新的發展出路。以上海新華傳媒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主要是通過借殼上市的形式,也為其他出版集團樹立了榜樣。
2.出版集團的上市原則和思路。出版傳媒業由于自身性質比較特殊,雖然具備一定的商業屬性,但是自身文化屬性也比較強,具有獨特的意識形態,對國家精神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推動出版集團上市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則,首先要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科學的文化發展方向。其次要根據國家的文化發展要求,約束集團自身的發展行為,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最后還要根據證監會的相關要求,利用正規的手段進行上市。根據企業集團的上市經驗來看,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公司上市,其一是整體上市,其二是分立上市。在出版傳媒行業中,出版集團通過借鑒企業的上市經驗,學習這兩種上市模式,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借殼上市,成為我國第一家整體上市的出版集團。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則采用第二種模式,將集團旗下的部門進行改制,組建不同的公司,進行分立上市。
四、出版集團多元化經營思路
出版集團自身產品比較豐富,除了基本的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外,還在廣播媒體等行業投入一定的資本,擴大發展規模。根據調查發現,有的集團還涉足一些不相關行業,比如房地產行業等,由此可以看出出版集團實施多元化經營模式。這種經營模式具有一定的好處,可以有效規避經營風險,防止出版集團過分投資一個行業,能夠實現利益多元化。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出版集團的經營能力有限,對房地產等不相關產業缺乏科學管理的經驗,如果出現投資失敗的情況,有可能造成資金鏈的斷裂,很可能影響出版集團的核心業務。
對此,在開展多元化經營時,我國出版集團應該看到其中的利弊,對相關多元化和不相關多元化進行全面認識,首先要堅持自己的核心品牌,進行科學定位,其次還要重視市場的作用,避免政府的過度干預,運用外部環境的作用,激發集團的競爭潛力,同時放寬政策,吸引諸多的投資者,為出版集團的發展奠定基礎。
五、出版集團專業化經營戰略
通過對國外著名出版集團的分析發現,許多大型出版集團均具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專業性較強,比如麥格勞·希爾公司,主要以科技書籍為生,而且出版質量比較高,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迪斯尼出版公司也是國內外著名的企業,在兒童讀物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其中培生集團在專業化方面最具代表性,它主要是以教育類為主,并將教育范圍擴大到人的一生中,即不僅有兒童、青年讀物,還開發了專門適合老年群體的讀物等,“一個人一生的學習,用培生的教材就足夠了”,這是該集團的口號,也是該集團專業化的重要體現。
我國出版集團也要學習培生集團的專業化發展模式,根據集團的實際發展情況,找出自己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同時進行積極推廣,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優勢。此外,在集團收購方面,也要重視揚長避短,選擇適合集團需要的產品或者服務,不可進行盲目擴張。以湯姆森集團為例,該集團的信息服務在國際范圍內占據領先優勢,為提高自身的專業化程度,該集團將湯姆森學習集團出售,購買了路透社,為集團開展更專業化的“信息服務”奠定了基礎,根據市場份額表明,該集團的并購計劃是有效的。但是目前我國的集團并購等行為還缺乏科學的規劃,很少從長遠目標出發,對集團的專業化發展認識不足,因此需要學習這些國家的先進經驗,綜合考慮我國各個出版集團的特色,制定有針對性的專業化發展策略。
我國出版集團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時期,雖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目前還存在許多制約因素,與國際其他大型出版集團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因此要積極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充分考慮出版集團的專業化、多元化經營,制定科學的發展模式,推動我國出版集團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