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贊梅++王忠祎
為了不斷提高研究所設備管理水平,落實設備精益管理思想,將TPM管理融入設備的日常使用與維護工作中,規范新增設備的操作與維護,充分發揮設備效能,更好地為科研試驗、生產經營服務。一個單位,要產生效益,完成各項任務,除了必需的第一生產力“人”以外,“機”與“料”在工作試驗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以試驗測試技術為主要任務的試驗測試技術部,儀器設備在整個工作環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人、機、料、法、環”中關鍵環節。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適時更新同時不斷加強試驗人員技術、業務水平是提高設備使用壽命,提供準確試驗數據的有力保證。
一、國家實驗室認可準則對儀器設備的要求
目前,我國在實現國際實驗室之間互認時主要依據的是中國合格評定委員會頒布的認可準則,CNAS-CL01:2006/ISO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其中包含10個管理要素和15個技術要素,每個要素之間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內在關聯。該準則主要是針對技術能力要求的認可,共在“服務和供給品的采購”、“設施和環境條件”“設備”等要素中對儀器設備提出了具體要求。
1.服務和供給品的采購要素。要求試驗室應制定政策和程序規范購買、接收和存儲,以選擇和購買對檢測和/或校準質量有影響的服務和供給品,包括儀器設備。并且要求經檢查或以其它方式驗證了符合有關檢測和/或校準方法中規定的標準規格或要求后才投入使用。同時,對供應品和服務的供應商進行評價。
2.設施和環境條件要素。規定了用于檢測和/或校準的實驗室設施,要有利于檢測和/或校準的正確實施,確保實驗室的環境條件不會使結果無效或對結果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對可能影響檢測和校準結果的設施和環境條件的技術要求加以文件化管理。應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進行監測并記錄環境條件。
3.設備要素。要求檢測、抽樣設備及其軟件是能達到要求的準確度,并符合檢測或校準的相應規范要求。制定對結果有重要影響的儀器的關鍵量或值的校準計劃;投入服務前,校準或核查設備(包括抽樣設備),以證實其能夠滿足實驗室規范要求、符合有關標準規范;設備應經過授權的人員操作;設備使用和維護的最新版說明書(包括設備制造商提供的有關手冊)應方便合適實驗室有關人員取用;用于檢測和校準并對結果有影響的每臺設備及其軟件均應有唯一性標識;應具有設備維護計劃,以及已進行維護的記錄;如果設備有過載或處置不當、給出可疑結果或已顯示有缺陷或超出規定限度時,應停止使用,并予以隔離以防誤用或加貼明顯的停用標簽或標記,直至修復且經過校準或測試表明能正常工作。儀器設備是試驗檢測活動中的關鍵環節,必須要保證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以確保檢測結果的質量。
二、完善制度管理,做好基礎工作
首先,建立制度,配合檢測。試驗測試技術部承擔著所內外大量橫向試驗,所有的檢測都離不開這些設備,單位按照設備管理的日常工作流程,指定專人負責管理設備儀器,安排專用儀器間存放設備儀器,并及時建賬造冊,標明設備代碼,辦理領用、登記制度,建立日常儀器領用、收、發管理流程,配合檢測工作有序進行。在質量手冊的程序文件中,儀器/設備自校準方法制定程序的第4項工作程序中明確規定:4.1各種儀器設備的管理、維修、保養按BF/C·28-2008《儀器設備的購置、驗收、使用、維護、維修、降級、報廢管理程序》進行;4.2儀器設備一旦發生事故,按BF/C·13-2008《檢測事故處理程序》規定進行處理。
其次,做好儀器調配,提高設備利用率。做好儀器調配是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充分發揮儀器設備作用的重要手段。以整車室為例,整車試驗室大多數試驗在室外進行,需用大量的儀器、儀表測量車輛的操穩等性能試驗,經常遇到試驗任務交叉的情況,儀器負責人根據試驗的輕重緩急,對在用儀器進行合理調配,各試驗人員顧全大局,服從調配,使各項試驗既能按照計劃完成,同時提高了設備使用周轉率。
三、加強設備的維護,保證良好技術狀態
隨著試驗任務的不斷增加,試驗人員要愛護儀器設備,對儀器設備經常進行維護保養,按照檢定規程和校準方法的規定,進行周期檢定。
環境試驗室主要設備均從國外引進,主要包括環境高低溫模擬系統、車輛測功試驗系統、鹽霧模擬試驗系統和測試系統。每年與后勤服務公司簽訂設備清理、擦洗合同,安排專人定期維護,按合同約定保養設備;編制儀器檢定計劃,對需要檢定的儀器按有效時間的先后登記造冊,按時間要求與檢定部門聯系,按時送檢,保證試驗儀器的受檢率大于95%,儀器性能滿足試驗要求。
設備維護、保養的情況,應按季、年定期檢查考核,加強大型設備的使用、維護、檢測和修理工作。我所擁有著國家一流的檢測設備,對車輛的整車及部件等性能的檢測發揮著重大作用。按照設備預防維修的原則,對設備技術狀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修,提出維修計劃,審批維修基金,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四、引進精益思想,提高設備試驗性能和效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設備不僅是商品,而且是重要的物質資源、資產和資本。為了不斷提高研究所設備管理水平,落實設備精益管理思想,將TPM管理融入設備的日常使用與維護工作中,規范新增設備的操作與維護,充分發揮設備效能,更好地為科研試驗、生產經營服務。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設備的改造和更新,是設備管理的重要任務,是提高設備技術試驗性能和效率的重要環節。設備管理的功能,也由單一的保證設備正常運轉,轉變為既要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又要保證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雙重功能。因此,加速設備更新改造是企業設備管理的重要任務。為了促進我所對外試驗資源開放,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我單位到廣州澤爾公司進行調研,購買了一套GPS測試系統,用新設備替換到期報廢的舊設備,或以新的技術裝備對原有的技術裝備進行改造。用這套測試系統為用戶準確的提供各項技術參數,這是實現以內涵為主的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方式。儀器設備更新改造是對技術上或經濟上不宜繼續使用的舊資產用新資產更換,或用先進的技術對原有儀器設備進行局部改造。VBOS操作系統每一項設備更新改造計劃都要認真進行技術論證,積極進行市場調查,采用技術性能先進的、符合試驗需求的設備用到具體試驗中。
五、有計劃的培訓,并用于試驗中,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
結合工作實際情況,組織各種方式對試驗人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以《設備操作維修規程匯編》為學習教材,宣貫學習了第一章試驗系統(P1-329)、附錄A規章制度、附錄B相關知識。培養試驗人員不斷地更新知識,開拓技能,提高試驗人員的工作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勝任現在的日常工作,改善工作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組織試驗人員學習設備使用操作規程,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修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堅持做到各試驗室以班組的形式進行日常培訓,組織開展講解所遇、所聽的設備異常、故障、事故,以及處理方法,進行經驗總結;大型復雜和高新試驗設備要選派試驗人員到廠家培訓,比如,整車試驗室安排6人組織前往英國學習“自動駕駛機器人系統”的操作和使用,讓試驗人員在培訓學習中提高綜合素質,能更好的勝任工作,提供真實、準確的試驗數據;對儀器設備管理、使用比較好的單位,組織開展評優活動,進行總結評比,給與表彰,以資鼓勵。
在設備全過程管理中,做好儀器設備的使用與調配、設備的維護、保養、設備的改造和更新,以及設備的使用人員的學習與培訓等,抓好每一環節,綜合管理儀器設備,保證試驗任務正常完成,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616廠軍事代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