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黎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港口物流企業在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中的功能地位日趨重要,這也為我國提高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進港口物流企業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對于增強我們港口物流業發展以及國際競爭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立足于港口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實際情況,在分析了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必要性的基礎之上,論述了作業成本法在港口物流企業的具體應用,以期促進我國港口業的發展。
一、港口物流成本的組成及特點
1.港口物流成本的組成。港口物流成本指的是,產品在整個包裝-搬運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物流管理的港口物流活動中所需要耗費的各種人力、物力和財力等物質要素的總稱。按照港口活動的不同構成可以將港口物流成本分為貨物流通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信息處理成本三個大類。
2.港口物流成本的特點。①多樣性。港口物流成本的構成比較復雜,通常會涉及多個運營環節的活動,而各個環節的活動又包括種類繁雜的費用,其中不僅包括裝卸費用、倉儲費用、運輸費用和管理費用,還包括企業在運營活動中產生的折舊費用、維修保養費用以及財務費用等。②效益背反性。一般來講,要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就會相應增加,兩者存在著背反效益,這是整個物流業的普遍現象。因此,要將整個物流鏈作為整體,而不是只著眼于降低某一個物流環節的成本,只有這樣才能使整體的物流成本達到最優。③隱藏性。物流成本的隱藏性也可稱為“物流冰山”現象。這一現象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西澤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是指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物流費用,大家只注意到物流費用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卻忽視了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費用的主要部分。
二、港口物流企業在成本控制問題上存在的問題
1.不能準確的反映真實的成本信息。港口物流企業的營運成本中,營運間接費用所占比例很大,而這部分費用是按照單一的標準分攤到各項物流業務的成本上的。這種分攤方法既不能提供準確、詳細的成本信息,也不能滿足企業管理者的決策需要。
2.績效評價與考核體系不完善,缺乏約束激勵機制。港口企業的物流成本常常是跨公司、跨部門發生的,現有的傳統成本核算方法極易造成各部門、各環節之間成本費用分攤的不匹配,無法明確成本費用責任,不便于各部門的績效評價與考核,沒有對員工形成激勵機制,淡化了員工的成本問題意識,無法調動員工的成本控制積極性,造成資源浪費現象。
3.無法按照客戶需求提供成本信息。港口物流企業的客戶需求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港口物流企業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不同的客戶對于產品和服務的不同要求。而物流作業是混合進行的,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無法將成本按客戶進行分攤,很難核算出具體某一客戶或產品的物流成本。
三、港口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必要性
1.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資源產生的附加值。前面提到,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下,港口物流企業的資源存在很大的浪費現象。而作業成本法能夠提供詳細的成本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整理,我們可以找出港口物流企業運營過程各環節所有作業產生的成本是否合理與必要,從而去除和優化不合理的作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資源產生的附加值。
2.提高管理層決策的有用性。傳統的成本核方算法是按照各業務的產量或人工工時等單一的標準將間接費用進行分配,但是這種分配方法并沒有考慮到不同產品耗費的間接費用可能相差很大,導致成本信息失真,使許多的物流成本信息失控,會導致管理層的決策失誤。作業成本法相比較下可以增加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性,使管理層更為清晰地理解到成本的詳細信息,制定科學的經營管理策略,做出正確的產品決策。
3.有利于績效評價與考核。企業作業鏈也是一條責任鏈,傳統的標準成本控制在港口物流企業已經不能體現其價值,作業成本法的加入,明確了各部門、各環節的成本費用責任,可以使所有員工都增強成本控制的意識,對員工形成激勵機制,調動其控制成本的積極性,有益于各部門進行業績評價和考核,也有利于對成本進行事前控制和事后考核。
四、作業成本法在港口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中的具體應用
1.定義港口物流企業主要涉及到的作業。作業成本法中的作業是指一個組織內部為了某一目的而進行的消耗資源的工作。作業成本法是在定義作業的基礎上實施的,同時定義作業也是能否成功運用作業成本法的關鍵一步。
該港口物流企業在利用作業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時所定義的主要作業如下:①集裝箱轉棧:作為集裝箱碼頭的后方堆場,集裝箱在碼頭卸船后,后方堆場起著暫時存儲進口集裝箱的作用。先取得業務單據,接卸碼頭轉棧至后方堆場的集裝箱,再由貨主提走。②空箱管理:主要是為海運公司提供集裝箱的存儲管理,由用箱貨主提走。先從海運公司取得進箱的業務單據,從碼頭提取進口的空箱,再到公司后方堆場進行存儲管理。③拆箱:為滿足客戶需要,為貨主提供拆卸集裝箱的服務,先有貨主將貨提走,然后空集裝箱進入空箱管理業務。④裝箱:將集裝箱從空箱中卸下后把貨物裝入集裝箱,然后將裝載貨物的集裝箱運至碼頭。集裝箱運輸:在港區內從事碼頭與堆場之間以及各堆場間的運輸業務。⑥驗箱:作為海關、檢疫檢驗單位實現查驗的配套堆場,向貨主收取一定的作業費用。等待貨物檢查檢驗合格后由查驗單位放行。⑦海鐵換裝:負責海運集裝箱和鐵路集裝箱貨物的換裝業務,實現海運和鐵路之間的聯運。⑧修箱:修理存在毀損的集裝箱,并向貨主收取相關的修理費。⑨冷箱:冷藏集裝箱主要適用于存在保質保鮮要求的鮮蔬、海洋產品等的海運業務。需要電力制冷和專用的冷箱電源插頭。
2.確定港口物流企業的資源消耗。各項作業消耗的資源如下:①集裝箱轉棧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運輸、重型機械、場地(折舊)、直接人工等。②空箱管理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運輸、空機、場地(折舊)、直接人工等。③拆箱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重型機械、空機、叉車、場地(折舊)、勞務等。④裝箱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重型機械、空機、叉車、場地(折舊)、勞務、加固材料、運輸等。⑤集裝箱運輸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燃料、維修、司機工資、車輛折舊、保險等。⑥驗箱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重型機械、叉車、場地(折舊)、勞務等。⑦海鐵換裝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重型機械、空機、叉車、場地(折舊)、勞務等。⑧修箱作業所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空機、材料、場地(折舊)、直接人工等。⑨冷箱作業所消耗的資料除了場地(折舊)、機械資源外,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
3.依據所確定的資源動因,將資源分配到作業成本庫。在對作業進行了界定之后,要為每個作業設立一個作業成本庫對資源消耗進行歸集。在將各項資源分配至成本庫之前,首先要確定各項資源的資源動因,因為資源動因是對資源消耗進行分配的依據。在確定資源動因時,對于可以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資源消耗不需要再分配到作業成本庫;對于能夠確定歸屬于某一個作業的資源消耗直接計入該作業的成本庫;而對于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作業的資源消耗,要根據資源動因分別計入每項作業的作業成本庫。常用的資源動因包括人工小時、機器小時、材料數量等,港口物流企業要在充分考慮其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來確定資源動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作業中心所分配的資源費用是符合實際的。
4.確定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至最終產品。在作業成本法中,我們把成本形成和變化的原因稱為成本動因。成本動因是作業成本法的核心內容,它揭示了作業消耗的資源大小和作業產生的原因。然而,在不同情況下,即使對于同一項作業,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成本動因。例如企業的運輸作業,在企業的各個客戶距離配貨中心距離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如果需要配送的客戶對于產品或服務的要求相差無幾,則可以選擇將配送次數作為運輸作業的成本動因,而如果客戶距離配貨中心的距離各不相同,而且對于產品或服務提出了特殊要求,就應該選擇工作小時作為運輸作業的成本動因。
(作者單位:上海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