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自然而然的改變
Bernard Charlès,法國達索系統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從1995年開始,已經掌舵這家公司超過20年。如果從1983年加入達索系統從事科研工作算起,Bernard Charlès事實上已經為達索系統工作了整整33年。
“所有的改變都來源于整個市場的變化,以及用戶對軟件產品需求的變化,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Bernard Charlès所說的改變,來自于本世紀初的幾年。
從整個大的環境看,到了本世紀初,經濟環境持續低迷,工業企業首當其沖,一場尋求變革的企業需求開始成為企業采用信息化系統的首要考慮。按照以往的經驗,工業世界的任何一次變革,都是以科技變革為先導,在基礎科技已經難以提供足夠支持的時候,此時的工業企業開始將更多的期許投入到工業軟件系統提供商,希望從工業軟件和信息化系統獲得更多變革的思路和支持。
此時的工業軟件,早已經從最初的設計軟件(CAD)升級到了可以管控整個企業的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雖然可以實現信息化的環節增加了,但是從根本上,工業軟件依然處在解決單點問題,難以從全局角度,給工業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意見。
與此同時,來自IT科技領域的新技術,無論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還是AR/VR,都在要求工業軟件領域做出某種選擇:在軟件技術與應用模式之間。
工業領域轉型升級的需求,以及來自新科技的蓬勃發展,開始成為催促工業軟件領域改變的市場動力。
對于達索系統來講,Bernard Charles也一直在尋求一種更合適自己的改變方向和開始實踐。Bernard Charlès顯然開始意識到,曾經達索系統引以為傲的豐富產品線正在成為影響自己發展的“包袱” ——要想了解達索系統的軟件功能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加上版本的更迭、軟件之間融合交錯的關聯,要從中選擇適合自身企業需求的產品,必須非常專業的人士才行。面對越來越嚴苛的市場、越來越急迫的用戶,以及越來越同質化的產品,過于復雜的選擇和對比顯然不是明智的。因此第一步,Bernard Charlès從達索系統的產品線開始入手。
2008年,達索系統在ENOVIA V5和MatrixOne的基礎上,提出PLM2.0并發布新一代的ENOVIA V6平臺。與V5桌面級的產品數據管理系統不同,通過V6平臺,用戶可以管理所有用到的達索系統的軟件和功能:無論是以CATIA為代表的設計工具,還是以SIMULIA為核心的仿真分析工具。
這個真正意義上的、面向用戶的“平臺”產品成為日后達索系統進行全盤產品和商業模式改變的技術基礎和理論依據。這也標志著達索系統正在試圖擺脫PLM工具軟件提供商的思維方式,開始用一種系統服務商的思維規劃自己的產品和所提供的服務,并且正在試圖為用戶企業提供一個更全局化的引領。
更大的改變是從2010年開始
事實上無論是否承認,達索系統多年的工程師文化,使得整個達索系統的核心價值觀都關注在技術本身的進步,而對于商業領域的操作,始終都處在一種不疾不徐的節奏當中。因此從整個市場上來看,達索系統始終是在一個“閉環”當中穩定地運行——在某些領域和工程師當中擁有絕對的優勢和良好口碑,而在另外一些領域則很少被人知曉。
在技術主導市場的時代,這當然是優勢;但是當用戶的選擇更多、行業用戶逐漸飽和的時候,達索系統在產品市場定位和宣傳方面的短板也成為Bernard Charlès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2010年,達索系統與一家消費品零售企業合作,為其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這對于達索系統來講,應該是一個全新的行業。當然,這個項目不僅幫助達索打開了一個領域,也讓達索收獲了一個難得的市場人才。
項目結束后,對方公司的負責人Monica Menghini正式加入達索系統,成為消費品和零售行業副總裁。
達索系統看重的不僅僅是Monica Menghini在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的經驗,更多的是其自1998年加入寶潔公司開始,就是在負責市場和營銷方面的工作經歷,這顯然能夠給達索系統工程師背景的決策層提供一個完全不同、完全商業化和市場化的視角。
果然,幾個月后,Monica Menghini敲開了Bernard Charlès的辦公室,對達索系統如何更加市場化、如何讓用戶更加了解達索系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從用戶的角度去規劃軟件,用零售業的方式去改造軟件業。Monica Menghini的做法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下,這無疑是達索系統在市場上獲得更多關注的訣竅之一。徹底消除軟件技術本身的門檻,讓用戶與軟件提供商的交流采用用戶的語言。用戶無需了解一個軟件系統的功能如何實現,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業務需求就可以。就好像用戶在選擇洗發水或者牙膏時,只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是去頭屑還是增白,而無需了解產品的具體配方。
在那次談話后不久,Monica Menghini就任行業執行副總裁,并獲得董事會的認可,成為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開始面對達索系統業務所涉及的12個行業領域用戶。
在Bernard Charlès的全力支持下經過2011的準備,到了2012年,達索系統正式宣布推出了全新的、更加強調社交化行業體驗的3D體驗平臺。
3D體驗平臺對于達索系統來講,相當于同時對產品本身、商業模式、服務模式和對新技術的應用等層面,建立了一種更具有成長性和發揮空間的業務模型。
從產品本身講,3D體驗平臺就好像是蘋果的OS系統,而原有的軟件系統都成為在這一操作平臺上運行的APP,所以產品本身軟件級和代碼級的整合已經不重要,對于用戶來講,他們只需要面對3D體驗平臺——這樣一個產品而已。其他產品之間的關聯、任何與軟件技術相關的技術細節都以不在用戶的關注視野當中。
從商業模式上看,達索系統基于3D體驗平臺提出更多合適不同類型企業、不同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因此對于用戶來講,此時要選擇的不是軟件,而是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達索系統的商業模式也不再是銷售給用戶一張光盤或者系統,而是服務。由于加入了更多的新技術——如VR/AR和云計算等,使得用戶獲得3D體驗平臺的方式更多樣,應用體驗也更完整。
3D體驗平臺為達索打開了一扇窗
3D體驗平臺的推出,對于達索系統的改變是根本性的,很難想象沒有這樣的改變,達索系統會怎樣,更難以想象沒有Bernard Charlès的謀劃和推進,這樣的變化何時才能到來。總之,我們看到的是隨著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改變,達索系統開始擁有了更多進軍其他領域的機會。
2012年,在宣布推出3D體驗平臺的同時,Bernard Charlès還宣布將數字化和仿真的適用范圍擴大至消費者體驗,正式開啟達索系統與非傳統工業企業合作的序幕。用時下的說法:是從2B向2C跨界。
2015年,達索系統與新加坡總理辦公室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合作開發的“虛擬新加坡”(Virtual Singapore)——一個包含語義及屬性的實境整合3D的虛擬空間,通過先進的信息建模技術為該模型注入靜態和動態的城市數據和信息。
2016年6月2日,達索系統與賽伯樂投資集團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成立合資公司,利用達索系統的技術打造具有體驗經濟價值的“智慧城市”
“雖然達索航天航空業非常出名,在汽車和交通運輸行業也全球排名第一。但是我們依然努力進入到更多全新的行業,比如生命科學、包裝消費品、能源、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它們雖然本身不是大的行業,但是同樣是我們核心的產業,我們收入的30%來自新的業務領域。” Bernard Charles說。
記者后記
區別于一板一眼的商業禮儀,Bernard Charlès是一個擁有真正紳士風度的法國人。無論何時,他總是一臉燦爛的笑容,即便是公司員工為他遞上一杯咖啡,他也會欠身點頭致意,并微笑說一聲謝謝。工作在他身邊的人說,在他身邊工作,不由得你不努力,不是因為怕丟了一份工作,而是怕因為自己不努力,辜負了Bernard Charlès的信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