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年的《商業周刊》雜志公布了2007年度最佳商界領袖,上榜者包括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波音CEO詹姆斯·邁克納尼、新聞集團CEO默多克、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
除了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商界巨人外,阿爾·戈爾的名字赫然在目。這位59歲的美國前副總統,以蘋果公司董事的身份上榜。從2007年年初的奧斯卡“小金人”到年末的諾貝爾和平獎,其間還有無數大大小小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獎項,被這位“成功地完成了由美國副總統向一名環保主義者的轉型”的戈爾先生一一笑納,“拿獎拿到手發軟”。 一個下野7年的“過氣”政要為什么會頻頻獲獎?答案要從環保入手。
全球環保代言人
先看一段“戈爾與環保的故事”。
戈爾在自己創辦的非盈利環保組織——“氣候保護聯盟”擔任主席;他撰寫的環保書籍《難以忽視的真相》獲得美國圖書出版界“鵝毛筆獎”;他加盟知名風險投資公司KPCB,承諾將爭取更多投資用于開發“清潔技術”;在全球6大洲8大城市同時舉行的“拯救地球”音樂會上,他通過視頻發表講話,向20億全球觀眾呼吁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他儼然成了全球環保代言人,似乎哪里有環保的聲音,哪里就有戈爾的身影。
自從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惜敗給現任總統布什后,卸任后的戈爾一直致力于推動環境保護。他說現在已對政治“失去興趣”,相反覺得能為保護環境出力是件很有益的事。“我一直想說這個故事,但一直沒有機會……”戈爾的身后出現一張張圖片:干涸的土地,消失的湖泊,燃燒的森林……據研究,許多自然災害都直接或間接與全球變暖有關,而始作俑者是人類自己。他語氣凝重,“如果我們不采取任何行動……”
類似的場景在過去的7年中已達上千次。自敗選后,戈爾就開始了他環游世界宣講環保之旅。而根據戈爾作品改編、并不計報酬地參與和部分投資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在全球公映后,引起了巨大反響。該片在高票房之外,還入圍了戛納電影節和奧斯卡金像獎。更重要的是,它再次將戈爾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推到了公眾面前。終于,最重要的一個獎項落到戈爾的頭上——他因“為確立和傳播人類活動引起氣候變化的更多知識作出努力”而從181位獲提名的個人和團體中脫穎而出,與聯合國氣候組織共同獲得了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環保在讓戈爾收獲了名譽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可觀的利潤。《難以忽視的真相》全球票房達4500萬美元,并售出100萬張DVD影碟,成為電影史上票房收入第三的紀錄片,僅次于《華氏911》和《帝企鵝日記》。因為影片的轟動效應,戈爾四處演講,每次出場費高達10.2萬~17.3萬美元。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戈爾在過去7年里,通過出書、演講、拍紀錄片和商業投資等活動,收入近1億美元。
對環保的興趣超過當總統
環保給戈爾帶來了巨大的榮譽和利益,也招致了大量的批評。有人懷疑戈爾是一個虛偽的環保主義者,并沒有身體力行自己所倡導的環保原則。事實上,戈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是一以貫之的,并不是許多人所想象的那樣在競選總統失敗后才“忽然環保”的:早在30歲左右國會眾議員任上,戈爾就主持了“有毒廢物和全球溫室效應”的聽證會;當了參議員后,為撰寫《平衡中的地球》而走遍世界進行調查;當上副總統后,又積極推動簽署《京都議定書》。在環境問題上,沒有一個美國政治家比他更有資本。1992年競選副總統時,戈爾被老布什嘲笑為“臭氧人”,意即完全脫離美國的生活實際。那時的選民對“溫室效應”一詞還十分生疏,2000年大選中,戈爾聲稱要限制煤炭工業以優化環境,這讓煤炭工業發達的西弗吉尼亞州的選民很不高興,結果他們把該州5張選舉人票都給了小布什。白宮一名高級職員感嘆說:“這簡直是一場建立在燃煤基礎上的勝利。”甚至有人分析,戈爾的環保理想斷送了他的總統夢。
從2006年秋天開始,戈爾與一群志同道合的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一道,在全美培訓上千名志愿者,讓他們赴各地推廣他的危機普及教育。正是戈爾不遺余力的參與,其名人效應的發揮,使環保這個科技話題成了社會話題、娛樂話題和政治話題,從而進入了普通人的視野。
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識到氣候變化的緊迫性。85%的保守神職人員曾是布什的牢固支持者,現在也在反對布什的環境政策。一些支持過布什的商業企業包括通用電氣、沃爾瑪等最近在這一問題上也與其決裂。美國已有230多個城市獨立批準了《京都議定書》,這其中,戈爾的宣傳功不可沒。
戈爾本人對環保也是身體力行,一個細節頗能說明問題。去年嫁女時,戈爾要求婚宴一定要符合環保理念:婚宴上所有的螃蟹是合法捕撈,且都不是瀕危物種;請柬用的是回收紙,盤子碟子是能回收降解利用的,就連照明燈都選用節能的日光燈;而新郎新娘的出行工具竟是轎子,燒油的汽車一輛不用,至于親朋好友也事先被提醒說“盡可能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如果我很好地完成了環保工作,無論將來誰當總統,都會意識到氣候危機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戈爾說,“我現在意識到,當美國總統并不是我人生的最高目標,我應努力建立一種全人類的共識(環境保護)。”
撬動環保產業金礦
2007年11月13日戈爾宣布加盟全球最大風險投資機構之一的KPCB,成為其合伙人。
成立于1972年的KPCB有著輝煌的戰績,先后投資過近500家企業,經典案例包括投資美國在線、亞馬遜和Google等。從1999年起,KPCB開始介入綠色科技領域的投資,至今,其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已超過兩億美元。該公司認為,諾貝爾獎認可了戈爾在解決全球氣候危機方面的領導地位,其在全球各地的演講預計將吸引到眾多企業家,而他們正是KPCB要尋找的對象。戈爾的加入已給KPCB帶來了合作機會——與世代投資管理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世代投資由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任CEO大衛·布拉得創建,總部位于倫敦,管理著15億美元的資金,主要投資于從事綠色科技的已上市公司,戈爾成為世代投資的主席,KPCB打動戈爾的,則是其在綠色科技領域的雄心。KPCB合伙人塔·史萊說,綠色科技市場未來將達6000億美元,遠遠超過信息技術和生命技術。“當年我們投資互聯網時,誰也不會想到今天互聯網這樣流行。在綠色科技領域,同樣的事情會發生。KPCB未來會將三分之一的資金投資于綠色企業。”
在戈爾的推動下,隨著全球變暖的深入人心,氣候變暖問題正吸引著包括創業公司、跨國公司、政府和投資者在內,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共同來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環保產業已成為企業界一個最為熱門的商機。戈爾在2000年沒能得到鮮花和掌聲,而在環保上正得到加倍的回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