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雜志在選題策劃內容上側重思想的原創性和問題導向,堅持學術研究為本,基礎理論創新與現實重大問題研究并重,既有國家改革、社會發展的主導方向,同時也有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現實社會變革中的焦點問題和深層問題。現根據本刊常設欄目發布2017年選題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欄目: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創新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與特點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整體性研究;堅定“四個自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進程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等。
“馬克思主義理論”欄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當代意義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和范疇發展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辯證統一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構建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地位與深遠意義研究;等等。
“經濟建設”欄目: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歷史經驗研究;更好發揮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兩方面優勢研究;“五大發展理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國制造2025”實施的創新體系保障研究;新經濟發展路徑與體制機制研究;經濟全球化新態勢與我國對策研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問題研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研究;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研究;共同富裕與分享經濟問題研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等等。
“政治建設”欄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思想研究;政治穩定與社會風險防范研究;政府治理制度創新路徑研究;健全國家安全保障體制機制研究;加強精細化網絡空間管理的制度研究;法治中國建設的制度供給機制研究;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研究;創新和健全基層民主機制研究;等等。
“社會建設”欄目: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研究;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研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基層治理與公眾參與研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研究;大數據與治理技術發展趨勢研究;完善扶貧脫貧扶持政策體系研究;精準扶貧政策績效評價研究;鄉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公眾參與視域下的環境群體性事件預防治理機制研究;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等等。
“文化建設”欄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機制研究;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研究;中國傳統價值觀形成規律、經驗及其當代價值研究;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價值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科學內涵與相互關系研究;文化自信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研究;當代中國價值觀的國際傳播研究;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特點與規律研究;網絡空間意識形態話語權研究;等等。
“生態文明建設”欄目: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及制度創新研究;生態價值觀教育與公民環境道德養成研究;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研究;綠色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體系研究;綠色發展產業研究;綠色金融模式研究;中國低碳經濟增長路徑研究;市場主導型環境資源政策研究;環境治理體系和體制機制改革研究;跨區域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聯動機制研究;等等。
“黨的建設”欄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研究;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研究;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與黨內監督機制創新研究;新形勢下堅持民主集中制和發展黨內民主關系研究;運用大數據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研究;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研究;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研究;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關系研究;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研究;等等。
其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構建研究;合作共贏的新型全球治理體系構建研究;國際秩序轉型與中國的應對;“一帶一路”戰略與提升中國制度性話語權建設研究;當今世界發展中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研究;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新態勢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研究;國外學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社會主義的歷史、規律和經驗;等等。
敬請投稿作者注意以下事項:
(1)投稿論文必須是未曾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物或網站上發表過的,字數以不超過8000字為宜,需附200至300字的內容摘要并列出關鍵詞3至5個。如果論文是作者承擔的科研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基金項目最多注明2項)。
(2)注釋:是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的進一步解釋、說明,在行文的右上角用圓圈序碼標出。來稿注釋一律用尾注,請勿用腳注或夾注。
(3)參考文獻:指著者引文(正式出版物)所注的出處,按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正文中用序號標注置于行文的右上角,并與文末的參考文獻序號一一對應。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行的著錄格式標注。
(4)請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地址、郵編、電子郵箱、電話;論文注釋格式須符合本刊要求。
(5)本刊對來稿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及編輯部三審制度。作者在投稿后2個月內未接到采用通知時,可自行處理。
(6)凡本刊錄用的作品,其與本刊相關的匯編出版、網上傳播、電子和錄音錄像作品制作等權利即視為由本刊獲得。上述各項權利的報酬,已包含在本刊向作者支付的稿酬中。如有特殊要求,請在來稿時說明。
投稿請將電子稿投向我刊郵箱tese816@126.com。
歡迎廣大讀者、作者繼續關注并支持本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