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10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4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推介」活動已圓滿落幕,譯林出版社《博物館變遷:博物館歷史與功能讀本》入選「十佳圖書」,鞠躬撒花~
|作者介紹|
愛德華·P.亞歷山大教授是國際知名博物館學家,曾任美國紐約州歷史學會會長、威斯康星州歷史學會會長、美國博物館協會主席等,是美國德拉華大學博物館學學科的創始人,并榮登美國博物館協會“百年榮譽榜”?,旣悺啔v山大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位博物館教育員和管理員,曾在多家博物館任職,并出版多本博物館學術研究著作。
《博物館變遷》說了什么?
探尋六大類型博物館的歷史
——藝術、自然、科技、歷史、動植物園、兒童
詳解博物館運營的五大功能
——收藏、保護、展覽、闡釋、服務、行業
直擊博物館發展核心議題,引入新環境中的新思考
一部博物館變遷史,一份博物館學者和工作者的思辨筆記
《博物館變遷》是一部探尋博物館發展脈絡和使命的綜合性、通論性著作,對博物館的歷史和功能進行了宏大的敘事和概述,展現了自18世紀以來六大類型博物館的動態發展史,分析了博物館行業的五大功能,清晰詳實,蘊蓄極富。
學者專家如何評論這本書?
|陳建明,湖南省博物館館長|
本書的最大亮點在于其每章最后的“挑戰”部分,收錄了圍繞該章主題提出的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無一不關乎博物館的現在和未來,反映出博物館在變化環境中需思考和做出的變革。它們當中很多都還沒有或剛剛引起學術關注,而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索勢必會拓寬博物館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
|羅斯瑪麗·克里爾,德拉華大學博物館研究項目負責人|
本書對于整個博物館界意義深遠。它不僅解讀了令人著迷的博物館歷史,而且關注了新科技對博物館的最新影響,展現了公眾視角下的博物館。
|洛尼·邦奇,史密森博物學院理事|
瑪麗·亞歷山大將她父親的經典著作推向了新高度。本書是美國博物館學的核心著作之一,它對于博物館歷史變化及相關問題的敏銳度和深入探討尤其引人注意。
|湖南省博物館博物館學研究所|
較之先前翻譯的幾本書,這本書難度尤甚?!恫┪镳^變遷》一書承載著幾個世紀以來博物館發展與演變的海量信息:博物館類型林林總總、無所不及,博物館工作方方面面、無所不到。
我們鼓足勇氣,精選本書中出現的部分專業術語,制成《職務翻譯對照表》。一來對本書的翻譯做出說明,二來希望能對日后統一翻譯術語做積累,更期盼拋磚引玉(或激起質疑),引發業內人士對博物館關鍵概念(包括對比研究)的議論和思考。
另外,我們還與國外相關機構核實過嚴格查證匯集書中重要博物館及協會等名稱制成《機構組織翻譯對照表》。如果在目前階段,術語方面的統一還需時日,那么我們至少能嘗試的是合力在這些固定名稱上使用共同語言。
更多精彩書摘↓
在本微信號下回復以下編號或直接點擊標題,可閱讀本書精彩書摘:
150601 兒童博物館是博物館嗎?兒童博物館的起源、發展與思考
150305 穹頂之中|博物館藏品保護基本實踐:控制有害氣體
更多關于博物館及文化遺產的好書推薦,戳這里閱讀「世界讀書日怎么能不推送文博好書|2014~2015收藏書單」,好書多多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