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深基礎施工的安全與質量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經調查數據顯示,坍塌事故已經轉變成繼觸電、高處墜落、機器傷害以及物體打擊之后的第五大傷害,且其造成人類死亡的數量位居首位。究其主因,歸咎于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不恰當、設計不夠規范合理、管理不大健全等。為此,施工管理人員應以深基坑工程安全為著眼點,指出解決問題的詳細方案以防發生事故。
關鍵詞:建筑工程 深基坑支護 施工管理
一、深基坑工程施工現狀剖析
近幾年來,在工程操作的精挑細選當中,衍生了滿足不同地質條件的基坑深度的既合理又經濟實惠的支護結構體系。其主要土釘墻支護、排樁支護、錨桿支護、地下連續墻、攪拌樁支護、柱列式灌注樁、內支撐。其中,土釘墻與水泥土攪拌樁是當前我國五米范圍之內,前者甚至是十米范圍之內的深基坑工程進行支護的首選方式。若土層條件優越,約15米的基坑也時常采用該方式。其中,水泥土攪拌樁不僅能擋水還能擋土,而土釘墻則較適用于地下水位能被疏干降低抑或是地下水位較低的場區。當然,土釘墻,單獨應用也可,和別的支護型式聯合應用也可。也正因為如此,土釘墻支護結構變成了當前深基坑工程當中采用的主要技術手段。
二、深基坑工程當中的技術難點
深基坑工程施工比較繁雜,其需擁有并掌握地質學、土力學以及結構力學等學科知識,再加之充裕的施工經驗,才能設計出支護的管理手段與圍護方案。如今,我國建筑工程建設正處在飛快發展階段,然而也存在下面幾大問題。
1、擋土墻不夠穩定
在淺基坑6米范圍內的擋土墻選用重力式水泥攪拌樁實施圍護是較好的方案,因此,大量單位把重力式水泥攪拌樁當成深基坑的圍護結構。然而,在此情況下,就算想采用也一定得綜合考慮施工質量、地質條件以及附近環境等因素。否則,若條件不允許卻采用該方案,后果不堪設想。
2、現場管理不健全
深基坑工程設計務必要基于設計方案與設計原則之上實施,如今,雖然有部分單位擁有設計方案,但是為了節省造價,其設計往往較為粗糙,或者是減少工程造價,盲目地調節支護結構,對于施工過程當中的深基坑進行自行管理、對外承包,導致基底土凸出地面,圍護塌陷,給經濟帶來嚴重的影響。
3、在深基坑內不降水的情況下開挖土方
通常在大于六米的狀況下的深基坑的底層的基土為淤泥質粘土層,且帶有大量薄層粉細砂層,此類情況下的地下水的滲透力很強,若不降水,土體將會出現滑動。
4、基坑附近的堆載太多引發塌方
深基坑附近的堆載不可多于10~20kN/mm,然而,因施工現場面積有限,部分鋼筋與棺材堆在基坑附近,如此就加大了擋墻背后的土壓力,使得基坑的穩定性喪失。
三、深基坑的施工技術及其管理方式
1、深基坑的施工技術
因深基坑施工時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例地質情況的變動使得原先設計的支護已無法滿足現實施工的需要,一旦深基坑支護碰到軟土層或流沙,會降低穩定性,若此時不積極采用新手段,開挖就會出現塌方。除此之外,若施工無法達到支護設計標準,加之監測部門對信息的反饋不到位,且在施工時未定期觀測深基坑當中的位移量與沉降量,未曾及時探析所測的資料并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有效應急方案就進一步實施深基坑的支護安裝,施工單位仍舊依據原先的設計方案來實施,這些均會給深基坑施工帶來不利影響。
事實上,深基坑中時常會出現地下水,若不將其及時排除,那么就會嚴重威脅到支護安裝的安全,若排水,則不利于附近環境,如此若不能較好地處理并協調好此二者的關系,極易出現工程事故。而深基坑附近的支護僅僅是臨時性支護,若圍護不正確也許會引發事故。
2、深基坑的施工管理分析
深基坑的現場管理的環境極為復雜,若管理人員未高度重視現場管理工作抑或是沒有健全施工的質量監控體系,那么會阻礙施工工作的開展,且對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舉個例子,在注漿法施工過程當中,因注漿的壓力未達設計標準,也會給錨桿的抗拔力帶來極大的影響,而在錨噴支護中變換錨桿孔徑與長度,灌注材料不合格抑或是不達標、錨拉力不足、護坡樁樁長的插入不夠深等,若無法及時對其進行監控,也易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四、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的幾項建議
1、深基坑工程設計的管理
深基坑工程的設計方案與支護工程的成敗息息相關,因此,支護設計方案應堅持技術可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實際上,我國的深基坑施工所經歷的時間還不大長,支護的設計有大量現實問題出現。據相關數據反映,由施工技術引發的施工事故占了很大比重,而這主要歸咎于設計缺乏正確的引導、未挑選出合理的支護方案等。這就要求深基坑工程的設計人員務必要充分了解有關的專業理論知識,知曉本地的水文地質狀況,立足于附近環境與建筑實施有效而又合理的基坑支護設計。而工程管理人員則應在未進行深基坑工程施工時對施工方案進行仔細審核,讓所有工序均能依據已定的程序合理有效的展開。除此之外,深基坑工程的設計方案應當挑選出帶有豐富的經驗的設計人員與設計單位來設計,從而確保深基坑工程設計的合理性。
2、施工組織設計的審定
深基坑的施工組織設計是對施工進行有效指引的重要文件,如若一味地照搬別的施工單位的設計方案,未按詳細的工程施工要求組織設計,抑或是設計不夠周全,如此就喪失了指導價值。為此,監理人員需仔細審核施工單位上交的組織設計,并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若出現問題,應及時監督、催促修改健全設計,嚴格依據程序要求申報,待允準之后方可施工。對于監理部門而言,其審核的內容主要有檢測布置、施工平面圖、基坑的支護及降水措施以及基坑開挖方式等。
3、質量安全方面的管理
施工質量安全方面的管理是指在施工時對施工材料進行檢驗的工作。首當其沖,施工時所用到的材料務必要配備出廠合格證書,待送檢結果顯示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嚴禁不合格材料在工程當中使用。其次,工程施工的管理需以安全與技術為著眼點,安排專業技術水平好的人員管理施工全過程,同時積極建設緊扣項目經理的安全監管服務體系,明晰安全職務與責任,且簽好有關的安全責任書。再者,要加大安全意識的教育力度,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并將其貫徹落實到實處。當然,也應注明深基坑工程施工全程當中的所有安全隱患,讓施工人員保持警惕,以安全為主,并事先預防或制定有關防治措施。
4、實現信息化施工過程管理
深基坑的支護設計施工是基于大量影響因素之上開展的理論工作,然而,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需歷經實踐操作的檢驗,就拿施工中的變形狀況來說吧,其需依靠管理與監測來實施。因此,要獲取到較好的施工效果,確保施工安全,就必須在施工過程當中投入一定的資金對施工實施監管。在部分情況下,因深基坑的平衡喪失或者支護移位,導致附近建筑出現異常,這些均需詳細的監測結果來證實。然而,監測的結果僅僅是施工單位對施工時的不足與部分問題提供的信息反饋,讓其及時對施工方案進行調節,換言之,就是深基坑工程施工過程的信息化及其動態設計。
五、結語
總之,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設計與管理可謂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施工管理與施工技術是同時存在的,不管是哪方面有缺陷均存在造成工程失敗的可能。縱觀深基坑工程支護出現的問題,其主要有現場管理不全面、基坑附近堆載數量太多引發塌方事故、擋土墻沒有較好的穩定性以及在深基坑內不降水情況下開挖土方四大方面,并針對施工的管理與技術進行剖析,最終給出了深基坑支護的施工管理與技術的執行策略,從而實現深基坑工程管理與設計的安全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