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云南省昆明市晨光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昆明 650034
摘 要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以數字技術為主要特點的新媒體技術形式已經應用于人們生活中。國家越來越重視兒童未來的發展問題。新媒體時代下,童書出版在傳統的出版方式上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給童書出版注入了新的方式,更加便捷和迅速的數字媒體傳播方式補充了原有傳統出版方式的不足,合理地降低了童書出版的成本,提升了童書傳播的速度,拉近了兒童和圖書的距離。文章通過對童書出版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進行分析和探討,進一步展望了童書出版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童書出版;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0-0087-02
在新媒體時代下,微博、微信等很多“微工具”不斷興起。在不斷興起的同時形成了一股微力量,推動著傳統閱讀方式的變革。微童書就是以微工具為基礎,并在微工具的作用下進行發行和傳播的兒童圖書新文體。童書出版在改變了傳統的印刷方式出版的方式下,進行和微工具的出版,這種出版方式的便捷性和節約性受到家長及孩子的好評,在傳統出版向新媒體出版積極發展的情勢下,童書忽然轉變了出版策略開始進行新媒體時代的傳統出版,在這種情勢下,童書是否仍然能受到家長和孩子的購買閱讀是萬眾矚目的問題。
1 童書微時代的傳統出版
在微信和微博出現前,雖然網絡中也有網絡論壇、博客等自媒體出現,但是由于其用戶端在操作過程中沒有合理的與移動通信中端相結合,所以這種網絡媒體在發展中作用并不明顯。“微工具”的推出,對傳統媒體的影響逐漸加大,雖然“微工具”的興起沒有完全改變傳統的出版的方向,但是在多媒體的作用下,會使童書出版中選擇更加豐富,合理地提升童書營銷工作的發展。童書出版在傳統的出版方式中,采用的是先出版后營銷的模式,往往都是作品出版后,出版社才進行線上和線下營銷工作。在多媒體盛行的當下,合理地改變了這種營銷方式,采用先營銷后出版的新模式,一定意義上促進了童書的發行量和實用度[1]。
2 “微平臺”影響下童書出版的新方向
借助“微平臺”的影響力和作用力,童書的“微平臺”出版在兒童文學出版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童書出版主要以微平臺為載體,涉及的故事以及內容篇幅較短,主要是靠著微信、微博等方式傳播。在童書出版過程中,推出的新的內容方式,例如新形勢親子圖書的出現。微童書的內容精短易懂,非常適合兒童閱讀。兒童為學理論家譚旭東老師主編過“睡前親子365”系列圖書,可以讓家長每天分享不同的微童話給孩子。在通過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不但可以充分體會微童話的獨特魅力,還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有些家長可以借助自身的文化修養通過微童話的閱讀中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適當地引導孩子進行故事的拓展和故事的改編,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
3 新媒體時代童書出版的五個新變化
3.1 出版發展模式的變化
中國童書出版正在從數量、規模的增長逐漸向質量、效益型的增長做轉變。從1978年到2014年,在這幾十年間,參與童書出版的出版社越來越多,童書種類的類別也越來越多。在2014年,全國已經有600多家出版社參加進了童書出版的行業,在這些出版社出版過的兒童讀物中,上報出版的圖書種類達到了6萬多種。在珠江發展的過程中,本來為圖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數量及種類會越來越多,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到了2015年,出版兒童讀物的出版社少了幾十家,發行的兒童讀物數量也少了8 000多種,中國童書出版自發展以來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加大了對兒童圖書出版問題的重視程度,從發現的問題中找尋結果,終于我們了解到,兒童圖書出版到了一定時期必然會出現下降的結果,因為時代在不斷進步,傳統的出版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兒童的發展需要,兒童圖書的出版量下降的原因并不是人為的原因,是市場競爭所產生的結果,所以,在童書出版中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童書出版方式進行不斷的更新[3]。
3.2 出版格局的變化
隨著我國不斷發展以來,中國童書的出版模式被稱之為舉國體制的出版格局,也有很多業界人士將其稱之為“滿天星式的”出版格局,隨著輿論聲越來越大,國家針對這種問題也提高了重視程度,對這一模式漸漸地實行轉變策略。在2013年,長沙兒童出版集團誕生了。長沙兒童出版集團是一家大規模的少兒出版社,是由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與海豚出版公司共同組成的。在2014年,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正式上市,它是由內生裂變產生的法人實體集團,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中國少年報社聯合組建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從實際角度出發,這是一個跨媒體的國家級少兒出版社[4]。
3.3 出版競爭模式的變化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提高,互聯網時代到來了。傳統的圖書出版進入了多媒體互聯網時代的新的生態局面,競爭模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有許多業界人士指出,在出版社出版童書的傳統出版方式以外,利用互聯網的圖書出版競爭也日益增強,現在可謂是童書出版多媒體時代的競爭局面。在我國各省市,都在多媒體時代下對童書出版的方案進行調節。例如在湖北,湖北長江少兒出版社就推出了“童書出版互聯網”的童書出版發展模式,建立了我國幼教領域的第一個網云平臺,合理地進行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方式,用網絡手段推進了兒童讀物的出版方式[5]。
3.4 童書出版國際化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童書出版已經逐漸的趨向于國際化,國際化模式的形成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單純的買賣版權貿易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增加了很多模式。首先在合作出書方面,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就曾經把波蘭的畫家請到南昌,合作出版了很多兒童讀物作品,同時和日本的畫家也合作出過很多優秀的兒童讀物作品。通過在與外國作家或畫家的合作中,我國出版了很多影響力很大的作品,在國際上和國內都受到一致的好評。我國在童書出版方面還與國際著名的出版機構進行合作,聯合出版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圖書;這就說明,我國的童書出版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在新媒體模式下,能夠改善自身出版方面的不足,合理結合當下社會的出版趨勢,提升自身出版的影響力和作
用力[6]。
3.5 新媒體時代兒童圖書出版發展的契機
童書出版想要順應時代發展,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兒童圖書品牌,品牌的經營與管理要借助于一定的媒體宣傳。在新媒體時代,兒童讀物產業結合了媒體的高互動性,拓寬了發行渠道,一定意義上擴大了消費人群,最大限度地擴張了兒童圖書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形象力,同時有助于童書出版的開發、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等產業的中重要環節的健全。新媒體時代給了我們很多途徑的傳播方式,兒童圖書的出版和發行應結合多途徑的方式進行出版,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發展和出版的通道,為孩子和家長提供便利的閱讀和學習條件。
4 結論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我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便利。我國童書出版離不開新媒體時代和網絡時代,雖然我國童書出版不可能完全離開新媒體時代進行獨立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要保證自己發行的特點,不能完全依賴于網絡發展,要網絡和實際共存。網絡出版的益處在于不分時間、地點、場合能使兒童無時無刻不進行學習,但是,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工具會對孩子的視力和身心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出版社進行出版的童書是我們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在閱讀的同時能加強兒童對書本的熟悉度,在閱讀中了解書本的重要性。所以,新媒體時代下童書的發展離不開網絡發行,更離不開實際發行,希望家長在選購時進行合理的比較,為孩子選購更適合孩子成長和閱讀的圖書閱讀方式。
參考文獻
[1]李金秋.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發展之路[J].出版廣角,2015,5(12):95-97.
[2]曹健敏.傳統出版的新媒體融合與創新實踐研究——以時代出版“時光流影”項目為例[J].編輯之友,2s015,7(13):31-35.
[3]暴曉楠.新媒體時代文學圖書出版綜述[J].傳播與版權,2015,7(6):52-53.
[4]馬霄行.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之道[J].新聞研究導刊,2016,16(19):291.
[5]茹家鵬.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出版單位的數字化轉型探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
[6]湯曉穎.新媒體時代中國漫畫圖書出版的新契機[J].編輯之友,2011,8(1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