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健
摘要:采用全生命周期造價的方法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進行分析探討,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
中圖分類號:F284;F4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6—0025—01
引言
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就是工程項目全生命期的造價進行管理的過程。由原來的靜態管理轉變為動態管理,由原來的階段性管理轉變為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是目前急需研究和采用的造價管理方法,本文就如何加強這一造價管理方法進行探討。
1目前我國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所采用的是以定額為基礎的靜態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將實施階段的工程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忽略了決策、設計階段的管理,并且過分強調建設成本,以致對未來的維護成本考慮的過少。靜態的管理方式導致其與市場價格脫軌,不能反映出工程真實的價格。
缺乏系統的綜合管理意識。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常常缺乏統一的造價目標和足夠的相互溝通,在控制工程造價方面缺乏力度。
工程量清單報價方式的實施帶來的問題。工程量清單招標是由競爭的施工單位自主報價,目前計價費用項目的劃分對工程費用在工程成本和施工組織措施、利潤上分割不清,不利于施工單位明確自己的優勢,確定合理的綜合單價。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的概念及優勢
2.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的概念
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創立于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工程造價的研究者和工作者提出。現在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即從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設前期、建設期、使用期和翻新與拆除期等階段)出發去考慮造價和成本問題,運用多學科知識,采用綜合集成方法,重視投資成本、效益分析與評價,運用工程經濟學、數學模型方法,強調對工程項目建設前期、建設期、使用維護期等各階段總造價最小的一種管理理論和方法。
2.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的優勢
工程造價考慮范圍廣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的考慮時間比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模式要長,其主要把考慮的范圍延伸至整個工程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工程竣工后運營期及翻新拆除期,可以充分考慮成本問題。設計方案更合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可以指導設計者全面地從項目全生命周期出發,綜合考慮工程項目的建造成本和運營與維護成本,從而實現更為科學的建筑設計和更為合理的選擇建筑材料,以便在確保設計質量的前提下,實現降低項目全周期成本的目標。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策略
3.1項目在決策階段對各方案的比選
是選擇和決定投資方案的過程,是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論證的過程。造價方面的選擇依據必須依賴于生命周期成本,因此全壽命周期成本較小的方案是可選擇的方案。這樣才能在決策階段對后期的各過程的成本進行合理的考慮和控制。不僅要考慮運營和維修的費用,還要考慮社會成本的影響。項目相關監管部門要實行報審制度,對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嚴格審批,從源頭上控制工程造價。
3.2設計階段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
一般來說,設計包括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設計階段要以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概算,以設計概算控制施工圖設計預算。設計階段要考慮后期施工和投入使用階段的成本,從地點的選擇、材料的選擇、室內環境的構建以及后期的維護拆除等方面綜合考慮,進行方案的設計。實行限額設計,鼓勵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利用價值工程優化設計、優化造價。加強設計圖紙及其概算的審查,設計單位嚴格自審,建設單位和審批單位加強對設計的審查,做到事前控制。
3.3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
施工階段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合同實施階段,這一階段,造價控制要以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為基礎。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定期進行工程造價實際值與目標值的比較,實現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嚴格控制材料消耗量,杜絕浪費。施工單位要密切注意市場行情,可以在材料價格低的時候囤積一部分材料。在施工過程,工程變更時常發生,要認真處理必須發生的設計變更及現場變更,對于涉及費用增減的設計變更,要先計算費用的增減額,控制變更費用。
3.4使用階段的造價管理
使用階段即是指項目發揮使用功能的階段,在此階段產生的造價費用,包括運營費用和維護費用。這一階段的造價控制重點應放在制定合理的使用維護規劃上,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和修繕技術,按照合同對已投入使用的各類設施實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統一管理,進行連續、有效、優化的運營及維護。同時避免維護過度或不足,降低運營及維護費用。
4結語
基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的探討,我們需要利用這一理論方法,對工程的各個階段進行全方位的造價管理,使工程造價工作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積極提高項目的造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