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
摘要: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的重要體育教學環節,針對目前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從健全組織機制、提高學生重視程度、強化場地器材保障、強化結果分析利用等方面,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規范化發展。
關鍵詞:體質健康測試;組織機制;場地器材
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重要舉措,它旨在通過對大學生進行體質測定,評價體質狀況和體育鍛煉效果,健全并督促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有效機制,科學地指導大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從而不斷地增強大學生體質。筆者所任教的四川財經職業學院是2006年升格的一所高職院校,在校生總人數5000余人,每年參加體質測試的大一、大二學生接近4000人。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指引下,通過我院師生共同努力,學生體質測試達標率多年來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為進一步推進學生體質測試規范化,結合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本文擬對進一步優化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學院體質測試管理體制
學生體質測試是一個全院性質的大事,參與測試的學生人數接近4000人,這個巨大的工作量不是僅靠一個藝術體育部的十余名教師就能承擔的。從前期的宣傳動員,到場地器材的配備管理,再到測試時間、測試人員的協調保障,以及測試完成后的數據整理與分析,這都要求學院管理部門對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給予專門的管理。建議學院設立專門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委員會,協調學院教務處、團委、后勤處、財務處、及藝術體育部共同完成此項工作。
二、推動學生進一步重視體質健康測試
從現狀來看,學生對待體質健康測試的認識不夠深入,僅僅當作是完成一次體檢,沒有提升到自身終生健康的角度來看待,導致參與積極性不高,平時參與鍛煉少,準備不充分,甚至有個別學生有僥幸心理,出現代測、代考等舞弊現象。要杜絕此類問題,必須從思想根源上入手,除了對學生進行測試前充分的動員,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外,還需要學院、系部及輔導員等從誠信等多方面加強引導和教育。建議在測試開始前一至兩個月由學院團委牽頭,學生會體育部具體負責,就體質測試的目的、意義、標準及鍛煉方法等進行廣泛宣傳,使學生在測試前有較充分的思想準備和體能鍛煉貯備。同時要建立測試成績與體育課成績掛鉤,這一點,國家沒有做出明確的要求,但有部分院校做了這方面的有益嘗試,不僅將測試成績與體育成績掛鉤,甚至與畢業證掛鉤,取得了較顯著的促進學生重視體質健康測試、積極鍛煉,從而增強身體素質的作用。這個值得借鑒。
三、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場地器材保障機制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每年固定進行的一項全院性大型工作,但因為學院搬遷修建等多重原因,體質測試一直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場所,除耐力跑及短跑項目在田徑場地進行外,其它項目往往集中在一個比較狹窄的空間,學生人數眾多,空氣流通不暢,既影響學生測試的發揮,也影響了測試人員對測試的有效組織和監督,加大了管理難度。測試器材的準確性也是影響測試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質測試的器材是一套系統化的測量儀器,其結構復雜,質量要求高,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在質量和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且因為使用人數多,使用頻率高,容易出現自然損耗,這是不可避免的。除了要求測試人員及學生科學使用及愛護器材外,最重要的還是學院應建立體質健康測試場地器材的后勤保障機制,為體質測試提供較開闊的測試場地,配備精度較高的器材,將每年的器材折損納入預算,以備器材的維修或補充。
四、加強對學生體質測試的組織
我院學生體質測試采用的是體育課隨堂測試加其它時間見縫插針地安排測試,學生比較散亂,再加上測試時間緊,場地器材不足等因素,導致測試組織難度大,測試結果不理想。從這一點而言,體質測試需要教務處組織全面協調,從時間上給予充分的保障,才能使測試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五、加強對測試人員的專業培訓
學院體質健康測試的測試人員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專職體育老師,另一部分則是勤工儉學的學生。在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是否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測試,是否對受測人員進行到位的指導和監督也是影響測試結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就應當加強對專業體育老師的在職教育培訓,特別是體質健康方面的繼續培訓,以跟上體育健康測試發展的新形勢;同時,要對配合的勤工儉學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培訓,并做出嚴格的紀律要求,確保測試工作嚴肅認真,科學有效。
六、加強對測試結果分析利用
國家進行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初衷是旨在通過對大學生進行體質測定,評價體質狀況和體育鍛煉效果,健全并督促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有效機制。而實際上在經過繁重的測試工作之后,數據一旦上報成功,此項工作便往往沒有后文了。如果將這些詳實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既可以充分地了解我院學生的身體各項素質現狀,更可以就我院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進行有針對性地課程教學設計,推動我院體育教學工作改革,促進我院學生體質健康水準的提高。目前我院藝術體育部在這方面有了較好的突破:在對2015級學生進校以后進行的體質測試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后,對教學課程設計進行了有針對性地改革,并推動開展了陽光體育運動,將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納入學分考核,促使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開展科學有效的身體練習。從2015級學生大二的體質測試數據來看,我院學生在最初進校時較薄弱的腰腹力量及耐力素質兩個方面取得了較明顯的進步。
以上是筆者多年來在體質測試工作中的一些發現和思考,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的內容較多。接下來,我們將結合教學實踐,配套學校相關部門,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規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清澤,郭聰,高羽.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分析與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33).
[2]郭志剛.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與數據上報過程中的主要問題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08).
[3]曹曉林.高校建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視界,2014(24).
(作者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藝術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