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毅
摘要:武術目前已是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但是其中的禮文化教育卻很淡薄,本文正是基于此,對武術教學中禮文化教育展開研究。
關鍵詞:武術教學;禮文化;教育研究
武術是我國在世界中的一張名片,我國擁有讓世界羨慕的五千年歷史文化,武術也有其禮文化,在武術教學中正確對待武術禮文化,提高武術禮文化教育的比重,有助于武術更好的發展與教學。
一、明確武術禮文化教學目標
武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十分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武術已是我國在世界中的一張名片,武術中蘊含著非常豐富濃厚的文化底蘊。在武術的教學過程中,武術禮文化是很重要的一塊,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著重學習武術教學中的禮文化,教師也應著重的講解武術教學中的禮文化。武術禮文化是武術發展與傳承的精神,也是武術所蘊含的內在底蘊。克己復禮,尚武精神是武術禮文化的教學目標,克己復禮講究人需要用禮儀來約束自我,規范自我的言行舉止,健康快樂的發展自我的身心,保證身心的陽光健康。尚武精神則是說明在武術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戰勝自我,降伏內心的心猿,培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武術禮文化的教育,是武術禮儀和武術禮法的教育,前者是規范武術學習者的準則,后者是規范武術學習者的精神。武術禮文化的思想,也稱作武德,其中包括:舍己為人、自強不息、舍己為人等精神。
二、豐富武術禮文化教學內容
(一)規范武術禮文化教學內容
我國目前武術的教育處于一種缺失的狀態,對于禮文化方面,更是處于一種斷層的局面,現如今的教學內容大多只是依著拳架子學習一遍,但是我國武術向來以復雜、枯燥和難學出名,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武術時,毫無興趣可言。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武術禮文化方面也是我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如今的武術教學過程中,對于禮文化的教學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有的教師自己都不是很明白武術禮文化的內涵,至于動作更是不標準。教師大多僅靠幾句話便模糊的將禮文化介紹完,學生們很難系統的學習武術禮文化。在武術的發展過程中,講究先禮后兵,兩人相斗時,需先抱拳行禮,再進行一番切磋。
在此普及一下抱拳禮。抱拳禮,與其類似的禮節稱“拱”、“揖禮”,漢族傳統禮儀(多見于習武之人)中一種相見禮,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是漢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適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用左手抱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不尊重對方的“兇拜”。 另外武術界中的抱拳禮是由“作揖禮”和少林拳的抱拳禮(四指禮),加以提煉、規范、統一得來的,并賦予了新的涵義,這是在國內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禮法。要領是一手握拳,另一手抱著拳頭,合攏在胸前,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古代練武之人切磋時抱拳禮有兩種。一個是右掌左拳,一個是左掌右拳。道德經31章講到: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兇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因此右掌左拳的話含有決生死之意,但是右拳左掌只是切磋而已。
(二)取人之長,補已補短
武術禮文化如今處于一種缺失的狀態,雖然我國的歷史文化悠久源遠流長,但是國外也有許多優秀的禮儀文化值得我們去學習與借鑒。日本以武士道精神聞名,他的劍道精神也是值得我國武術學習的。其劍道中具有承載著日本傳統文化,影響著習武者的心性與人格。日本的柔道也是承載著完善自我的文化。韓國的跆拳道通過結合文化進行傳播,特別注重禮文化的教育,將武術與禮文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展現出其民族獨特的魅力。
三、整合武術禮文化教學方法
(一)創設學習情景,開發實驗環節
在武術禮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學習的情景,通過引導學生,來開發與實驗。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個簡單的話劇,主題是以武術禮文化為主,讓學生們自己通過課后的學習以及查閱資料,感受武術禮文化的獨特魅力,然后再通過話劇的形式為其他同學進行展示,如此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武術禮文化的興趣,又能夠幫助到學生有效的對武術禮文化的學習。
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創設學習情景,更容易帶動學生學習氣氛。太極拳是一門需要靜心、慢節奏的武術,在學習太極拳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加上一個背景音樂是那種夜店搖滾風格的音樂,可想而知,這個武術教學能進行下去嗎?但是如果背景音樂是一首高山流水,這種輕緩的音樂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便心靜,心靜學習便專注許多,然后才更能從中體會武術的禮文化。
(二)拓展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
現如今許多體育課上學習武術教學時,僅僅由老師帶著學生做,老師做一遍,然后學生跟著做一遍,這種教學模式,導致了很多同學僅僅只是簡單的應付,并沒有深入的進行學習,既無聊又乏味。因此教師應該拓展學習的渠道,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武術。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武術演練,班級與班級之類進行互演,然后相互進行交流與分享,針對禮文化,也可以讓雙方列舉出各種武術的禮文化,以對答的形式開展,看哪一個班級對武術禮文化了解的更多,通過類似這種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于武術的興趣,提升學生武術禮文化以及內在修養。
四、小結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正確認識與對待武術教學中的禮文化,有助于傳承中國悠久的文化底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武術文化越來越被人們所遺忘。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只是對武術進行操練,對武術文化的教育卻少之又少,學校應引導學生重視武術教學中的禮文化教育,傳承與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李建建.武術教學中禮文化教育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2016(06).
[2]孫樹濱,李長龍.試論高校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教育[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09).
[3]虞定海,張茂林.高校武術課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05).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