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春
摘要:本文以新疆四所高中女子籃球隊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效度檢驗等研究方法,對影響新疆四所高中女子籃球隊的運動水平發展的因素進行了問卷調查,從運動員身體素質、技戰術水平、生源質量、教練員執教水平、學校管理等方面展開調查,研究影響四所高中女子籃球隊運動水平發展的因素,對四所中學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新疆高中女子籃球隊運動水平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新疆中學;女子籃球隊;發展現狀
中學籃球是我國學校體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高校CUBA后備人才培養的搖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新疆四所高中女子籃球隊為研究對象(沙灣一中、烏市101中學、昌吉州二中、烏蘇一中)。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檢索工具查閱了相關內容,圍繞CUBA新疆女子后備人才的現狀與所存在的問題等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對新疆四所女子籃球隊進行問卷調查,主要采取隨機調查法。共發放運動員問卷35份,回收有效問卷32份,有效率為94.1%。使用SPSS13.0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場館設施情況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標準籃球場,隊員們有充足的場地進行訓練,不會因為天氣原因影響訓練。調查顯示,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還是比較注重力量練習的,但由于學校的重視程度不高,均沒有專門的力量訓練房。
(二)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運動員參賽情況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新疆每年只舉辦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和年度賽,每年有六支參賽隊伍,分別是:烏市101中學、昌吉州二中、沙灣一中、烏蘇一中、石河子競體、烏市八中。新疆地域遼闊,女子籃球球隊較少,比賽交流匱乏。
調查研究表明,新疆女子高校每年有75%的隊員都參加過兩場大型的籃球比賽,有25%的隊員參賽次數超過四場。籃球運動是在高強度激烈的身體對抗下,完成的技戰術變化,攻守轉換的體育項目。籃球比賽瞬息萬變,往往細節將決定了比賽勝負的走向。但身體對抗和技戰術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不是訓練能夠完全提升和改變的,比賽才是檢驗訓練效果的最有效手段。
(三)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運動員訓練情況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由上表可見新疆中學女子籃球隊隊員的訓練時間是比較寬裕的,大多數的隊員每周的訓練天數都超過了5次,有足夠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籃球水平。
籃球隊隊員的訓練技戰術水平是辦好運動隊的首要條件,運動員是籃球訓練的直接參與者,在訓練活動中起著主體作用,運動員的各種因素將直接影響球隊訓練效果和球隊競技水平。
(四)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運動員學習情況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由上表可見有50%學生認為訓練是學習的主要目標,只有通過訓練取得好的成績,才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調查表明,由上表可見在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一小部分18.75%人能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因此,教練員要讓學生明白:要明確學習目的,只有樹立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才能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讓學生認識到艱苦的學習對將來的發展大有好處,從學習的必要性出發,才能搞好學習。
(五)新疆四所高中女子籃球隊運動員情況調查
通過調查,由上表可看出隊員接觸籃球時間較短,大部分隊員在上高中以前都來自于普通中學,沒有良好的籃球基礎,個人的身體素質較差,進隊之后都要從最基礎的動作教學。
通過走訪調查,新疆四所中學每年招生情況比較理想,烏市101中學每年招生人數大概在11-15人之間,畢業人數只有3-6人。昌吉州二中每年招生平均人數在6-10人之間,畢業人數只有2-4人。沙灣一中每年招生人數大概在11-15人,畢業人數卻只有1-4人。烏蘇一中每年招生人數在6-10人,畢業人數有1-2人。由此可見,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的培養率太低,大多數隊員不能堅持訓練到最后。
研究表明,2016年有一人考入新疆大學,有一人考入新疆財經大學,有三人考入伊犁師范學院,有二人考入昌吉學院。由上表顯示新疆高中女子籃球隊每年為CUBA輸送人才較少,主要原因為中學女子籃球隊培養率太低,每年畢業人數有限。
(六)新疆四所女子籃球隊教練員個人訓練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新疆中學女子籃球隊的教練員配置都是比較專業的,她們從事籃球訓練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有豐富的訓練經驗。研究表明新疆中學女子籃球隊的教練員在帶隊之前全都來自于體育院校,說明他們在執教之前就對各體育項目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認識。
通過研究顯示,新疆中學女子籃球隊的教練員在訓練水平上都相對來說比較專業,都有自己的訓練方式,能夠讓隊員貫徹自己的指導思想,讓隊員更好地學習領會技術動作。
調查顯示,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的教練員在臨場指揮上有的教練員還有待改進。教練員是籃球訓練的直接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在訓練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
通過調查可見,新疆四所女子籃球隊教練員很少參加培訓及學習,即憑自己具有的專業技能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訓練,沒有辦法掌握先進的教學和訓練方法,對其訓練對象的思想、身體、技術、技能、戰術和道德意志品質等全面設計、培訓、引導與督促,促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較快的提高。
(七)新疆四所女子籃球隊經費及發展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可見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的球隊經費全部來源于學校,經費來源單一,訓練經費的不足,會影響籃球隊的快速健康發展,導致教練員無法有序的安排訓練任務。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的經費都相對緊張,學校對球隊無獎勵政策,衣食住行全部要學生自費,每年的撥款僅限于參加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和年度賽。
調查表明,由上表可見領導支持與否是學校籃球隊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因素。領導對一事物的支持是該事物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學校籃球運動的認識也決定了學校籃球隊能否能夠健康有序的生存和發展。在客觀條件相同時,主觀因素成為了決定事物發展的重要原因。所以說,領導的支持對中學籃球隊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領導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學校競技籃球發展緩慢基本成為了各中學籃球運動開展受阻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通過調查可見,影響新疆高校女子籃球隊訓練水平及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生源質量問題,只有解決生源質量問題,新疆高校女子籃球隊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為CUBA培養出更多更好地人才。
(八)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運動水平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實力水平參差不齊,比如,烏市101中學在2016年獲得全國賽第一名;在2012年-2016年連續獲得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冠軍。昌吉州第二中學在2010年獲得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冠軍;在2011-2012年獲得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第二名。沙灣一中在2010-2012年獲得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第四名;2013年獲得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第三名。烏蘇一中在2010-2013年獲得全疆中學生籃球比賽第六名。由此可見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實力相差較大。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新疆女子籃球隊隨著運動對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疆女子籃球隊的總體發展前景較為樂觀。但由于生源匱乏、教練員能力、學校政策支持及經費保障等方方面面對新疆女子籃球隊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1.訓練器材缺乏
有的中學籃球訓練器材相對缺乏,特別是力量訓練與恢復性訓練的器材,基本每個學校的力量設施都相對薄弱,恢復性訓練器材基本沒有,教練不重視,學校也不給予支持,導致隊員不能更好地進行恢復性訓練,身體素質也不能全面發展。
2.經費的不足
影響新疆女子籃球隊發展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既相互交叉又各有不同。主要的經費來源為學校的行政撥款,來源渠道單一。訓練經費的嚴重不足,制約了籃球隊的快速健康發展,導致教練員無法有序的安排訓練任務,運動員參訓積極性不高。
3.領導重視程度不高
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主要問題存在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必要的經濟投入;對于籃球隊的管理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機制,社會化程度低,辦隊的目標多數集中在為校爭得榮譽上,與教育部關于組建中學籃球運動隊的初衷不符。
4.比賽經驗缺乏
新疆四所中學女子籃球隊每年比賽場次有限,各隊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交流賽事,導致運動員嚴重缺乏比賽經驗,不能很好的將訓練中所學到的技術動作轉換到實戰當中。
(二)建議
1.加強力量和恢復性訓練設施,提高訓練全面發展
讓每個教練員都充分的認識到力量訓練和恢復性訓練的重要性。一切體育活動的基礎是力量素質訓練,如果沒有好的力量訓練,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就無法進行高強度的對抗,而恢復性訓練能更好地幫助運動員進行肌肉放松和韌帶拉伸,為第二天訓練做更好的準備。
2.加大對學校籃球隊行政經費的投入,推廣籃球隊的宣傳力度
相關教育部門及學校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改變單獨依靠學校專項撥款提供球隊經費的局面,同時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加大對籃球隊的支持,大力提倡以單位贊助來增加經費來源是解決球隊經費來源的另一重要途徑。
3.以賽代練,提高運動員認知水平
增加新疆女子籃球隊的訓練時間和比賽次數,激發運動員訓練動機;改變訓練多、比賽少的問題;對新疆女子籃球隊隊員進行訓練動機的目的性教育,使女籃隊員了解訓練的目的、任務、要求與安排,并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訓練計劃的制定和籃球訓練的組織,逐步樹立起自覺訓練的態度。
4.建立獎罰制度,調動運動員積極性
學訓結合,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對運動成績突出的運動員給予獎學金及相對應的獎勵,充分調動運動員訓練和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閆藝.影響新疆普通高校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與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
[2]張利勇,曹勇.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來源及學習方式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4.
[3]熊鑫.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5.
[4]李祥輝.高校教學中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培養的分析與探討[J].體育世界,2015.
[5]邵凱旋.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女子籃球隊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3.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