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珍
(江蘇省高郵市送橋鎮送橋小學,江蘇 高郵 225600)
摘 要:疑問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閱讀教學不能只關注教師講授,而要多從學生視角關注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教學中,要從緊扣預習環節、關注設問方法、聚焦文本核心等角度生發疑問,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依托疑問;方法傳授;點撥引領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7-0058-01
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疑問不僅是學生文本解讀的成果體現,也是學生深入文本進行解讀的一種策略,更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因此,閱讀教學不能一味地關注教師的講授,而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引領學生在生發疑問、分析疑問、解決疑問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
一、緊扣預習環節,在感知大意中生發疑問
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尤其在當前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大環境下,學生課前預習就顯得更有必要。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是說教師可以做甩手掌柜,使預習變得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偏離了預習的最終目標,而是要求教師在學生預習時要作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在預習中形成有價值的提問。這些疑問一方面可以成為教師組織教學的有利資源,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帶著困惑走進作品,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引發深入思考。例如,在預習《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做出這樣的引導:讀了課文的題目,圍繞其可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紛紛在預習本上寫下提出的問題:金字塔是用來做什么的?金字塔是怎么建起來的?金字塔的內部是什么樣的?金字塔有多高……一個個精彩的問題提了出來。這樣,教師引導學生從題目開始的提問成了學生進入課文的通道。學生們已迫不及待地想走進文本,揭開金字塔神秘的面紗,一睹金字塔的風采。這樣的預習為學生接下來的閱讀奠定了基礎,加足了馬力,效果顯著。預習時發出的疑問,是學生內心發出的求知信號,也是后續學習的動力。提問,讓學生的思緒瞬間進入作品,有利于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寫作意圖,形成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和交流,從而引發更深入的學習和思考,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二、關注設問方法,在指明方向中生發疑問
自主提問不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作為支撐。有些學生空有一腔質疑的熱情,但提出的問題或者東拉西扯、漫無邊際,或者煩瑣雜亂,毫無依據。這種缺少方法支撐的質疑,其效益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內容為學生指明質疑方向,從而保障自主設問的質量。例如,在教學《半截蠟燭》一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伯納德夫人的一句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這句話可以說是伯納德夫人臨危不亂的直接體現,雖然語句平淡,卻承載著豐富的表達效果。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的認知思維進行適當點撥與調整:請同學們從當時安靜卻緊張的情境中來讀這句話,會有什么問題呢?學生們紛紛靜思默想。有的學生問,這句話在這樣的情境下,有什么作用呢?有的學生問,簡單的幾個字,為什么能將狡猾的德國軍官騙住呢?還有的學生這樣設問,伯納德夫人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才能輕松地騙過德國軍官呢?還有的學生關注了語言的細節,他們認為可針對“瞧”這個字進行設問:簡單的一個字,在騙取德國軍官信任的同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學生這一系列的提問,實際上已經證明他們對伯納德夫人的這句話有了較為充分而深入的理解,為后來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形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之所以能夠在這一環節中提出眾多且富有思想含量的高質量問題,主要在于教師在學生提問之前,對學生進行了適當的指導與引領,充分關注學生提問的范疇,將所有的問題都設置在文本的具體情境之中,從而保證了問題與課文的內容、表達的主題、人物的形象有著密切的關聯,確保了學生的思維沒有偏離文本。
三、聚焦文本核心,在點撥引領中精巧設疑
語文教學中巧妙設疑,可以引發學生新舊知識矛盾的沖突,營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引領學生在不斷思索中探究新知識。可見,設疑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課堂“教”的藝術體現,更是提升課堂整體效益的所在。精巧的設疑,不僅要關注教學中的重難點,更應該重視所設問題的視角要新穎,要給學生以新鮮的體驗。既要有相應的啟發性價值,又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含量,才能體現設疑的最終目標。例如,在教學《司馬遷憤寫<史記>》一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鋪設這樣的梯度問題:“司馬遷為什么要寫《史記》,又為什么要發憤寫呢?他是怎樣發憤寫的?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教師的層層設疑在探究問題中將學生引入文本深處,體悟了作者創作的意圖。環環相扣的問題為學生創設了一道道關口,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分析和思考中,能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喜悅,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他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穿梭于自由的空間,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
四、結束語
課堂設疑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教師只有掌握這門基本功,在課堂上適時、適當地進行巧妙提問,才能將知識的學習轉化成語文素質能力的訓練,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升教學效益。因此,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與文本相得益彰的提問,富有特色的提問,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
參考文獻:
[1]肖慧琴.探析小學語文教學方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04).
[2]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