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摘 要: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傳媒業也獲得了蓬勃發展。但是,由于網絡電子傳媒的興起。作為新聞傳播信息的載體的媒體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對于新聞的時效性與準確性具有較高的要求,新聞記者必須持續提升自我的信息采編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傳媒業的發展趨向。因此,本文重點闡述了如何有效的提升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
關鍵詞:記者 提高 新聞采編能力
引言
新聞采編的事務重點涵蓋了新聞的采訪與編輯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新聞記者必須獲取現場的“原始信息”,并要深入的分析與研究信息,以此來確保所獲取的信息的真實度與可信度,另外,記者必須編輯與詮釋新聞事件,而在較短的時間內難以有效的完成龐大的工作量。因此使工作難度大幅的增加,為能夠提升新聞采編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即時的還原真實的新聞事件,在當前亟待提升記者的新聞采編的綜合能力。
1、不斷提高新聞專業知識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正確的政治觀。所構思新聞采訪的內容必須科學合理。所編輯的新聞稿件必須具有創新性,才能較好的彰顯出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在以往,由于社會上對于精神文化的要求較低,因此也未對新聞工作者的采編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由于新聞專業的院校較少,因此畢業的新聞專業人才不多,直接導致了新聞從業人員的短缺。當時的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高,因此,不會對新聞稿件的質量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現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聞媒體行業,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新聞人才的加入,就讀新聞傳媒的專業的新聞人才,也日益受到新聞傳媒業的普遍歡迎。而這也進一步佐證了對于一位新聞工作者而言,專業知識與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現今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背景大都是以新聞、中文等專業的畢業生。伴隨著傳媒業的持續發展,在當前的受眾會對新聞稿件的領域、稿件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需求,已不再像以往限定在單一化的新聞形式當中,更為注重社會當中發生的各類大小事情。因此,在當前新聞行業的從業人員各個專業背景都有,而且這樣的非新聞專業的人才進入新聞行業的比例也在持續的上升當中。因此,從實踐運用可以證明,當前作為一位新聞工作者,必須是一個跨學科領域的知識淵博的綜合性的人才。如果說專業知識是新聞工作者的根本能力,那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就必須對國內、國際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管理、法律、娛樂等各方面的信息、知識有所了解,真正的成為一個“雜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新聞工作者豐富其內涵,才能夠完全勝任新聞工作者這一職業要求。新聞工作者文化底蘊厚重還是貧乏,發現、判斷新聞的敏感還是遲疑,都會對新聞事件價值產生不一樣的觀點和影響。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通常會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儲備文化底蘊來豐富自己、武裝自己,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準確地、更迅速地在第一時間發掘事件的真相與內涵;才能夠非常機敏地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和信息來源。反之,若新聞工作者不勤奮工作,滿足現狀,從不與時俱進,不去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就會慢慢地變得知識匱乏,信息面狹窄。即便是發生事關重要的新聞事件,也不能準確、及時地發現新聞事件的價值和意義,最終會與新聞事件失之交臂。
2、保持一個良好的穩定的情緒和狀態
新聞就是事實,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客觀事實的真實反映。尊重事實,講究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這些都是新聞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專業能力。我們都知道,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復雜的,它是受眾了解新聞信息與新聞報道的傳播者。正是因為這樣,新聞工作者更要意識到采訪、編輯稿件的成功不僅取決于新聞報道數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新聞質量的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新聞報道的質量已經成為了我們每位新聞工作者的最終追求。可是,許多新聞工作者在新聞采訪和編輯方面,都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迫切需要我們新聞工作者在平日里注重提高個人的專業素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有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在采訪和編輯技巧上采用各種方法,來扎扎實實的提升我們自身的綜合素質。新聞工作者要勝任這光榮而神圣的職業,就要用心來創造自己的新聞稿件,要采訪、編輯出正面鼓舞受眾、激勵受眾、震撼人心的好作品。新聞工作者還要具備發現新聞的能力。發現新聞的能力來源于生活,依靠個人生活經驗的積累,勤奮的工作,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思維的活躍性。這直接影響著新聞工作者的整體工作效率。要知道,好的采訪題材都是“走出去,跑出來”的。記者必須走出辦公室,多搞調查研究。要及時、準確地報道新聞。新聞工作者要肯吃辛苦,多下基層,融入到百姓生活當中去,在社會最底層發掘好素材。只有不怕辛苦,不怕勞累,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新聞事件背后隱藏的新聞價值,敏感地捕捉到新聞事實和新聞價值,并且迅速地做出判斷。
3、努力提高新聞敏感性
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在現今紛繁變化的社會現象中,充分應用自身的智慧來判斷哪些社會現象具有新聞價值。作為新聞工作者應具有對于新聞的高度敏感性。新聞從業人員必須對外界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提升自我的觀察能力;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善于尋找新聞信息的線索,并做出正確的判斷。有效的發掘有具有新聞價值的社會現象。并要把握好進行采訪時的時機,在進行采訪時,必須較好的捕捉采訪對象的微小的變化。借助于認真細致的觀察,來有效的獲取“原始信息”,以此較好的體現出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在編輯稿件時,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以及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要對各樣新聞體裁進行熟練地掌握,能夠較好的運用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而這也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綜合業務能力。好的新聞題材有助于稿件的編輯。采訪與寫作的關系,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大的講究,這是一個記者的基本功底。怎么讓我們的新聞報道清晰而富有條理?怎樣使自己的新聞報道更讓受眾通俗易懂、更打動人?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深入調查而不是文字數量上的簡單堆砌?這其間的確有很多寫作手法表達的技巧,這些都是建立在新聞工作者扎實的采訪當中的。新聞工作者在動筆寫作之前,必須對采訪對象有著非常清晰和準確的認識。如果我們采訪態度不認真,采訪時總是馬馬虎虎,那么,寫出的稿件肯定是充滿遺憾的,更何談價值!只有采訪前期工作準備到位了,對新聞都理解了,才能最終寫出清楚的新聞報道。新聞工作者擁有一個特殊的社會角色,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擔負著傳播思想和信息的重任與為人民服務的職責。因此除了具備以上的種種新聞能力以外,還要時刻牢記“公正”和“盡職”。公正,就是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堅持真實性、客觀性,因為這是新聞的生命。盡職,就是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既然做,就要做最好。如果新聞工作者不肯吃苦、不肯冒險、不肯鉆研,那是干不好這一職業的。
結語
總之,掌握新聞從業人員在開展采編工作時,必須具有正確的政治導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并要培養自身良好的新聞素養,要充分發揮新聞傳播作為黨的喉舌的重要作用,以正確的社會輿論來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有效的體現出新聞自身的價值,展現出真實可信的新聞,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新聞媒體自身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尚春.淺談新聞記者如何提高新聞采編能力[J].新聞研究導刊,2016,(24):232.
[2]周唯妍.新聞記者如何提高新聞采編能力[J].新聞傳播,2015,(13):102.
[3]畢紅梅,畢宏宇.試論如何進一步提高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J].新聞傳播,2014,(05):181.